劉書琴
摘要: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精神文明建設和民族文化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尤其是像畬族舞蹈這類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傳承,更是應當得到國家、社會及教育的支撐,讓畬族粑槽舞發揚光大,音樂素養的滲透要從小抓起,將畬族粑槽舞滲透于小學音樂教學中,讓粑槽舞這類非文化物質遺產中的精神得到升華與繼承。
關鍵字:畬族粑槽舞;小學音樂教學;融合路徑
引言:粑槽舞作為畬族文化的精髓,在舞者的一顰一蹙之間盡顯阿夢東家人勤勞淳樸,熱情厚實的美好精神。為了讓小學生從小了解到傳統文化的內涵,將粑槽舞與小學音樂課程做好有機結合,積極響應國家素質化教育的教育目標,全面促進小學生發展,在傳承畬族文化的同時,培養小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小學生的民族文化底蘊與音樂技能本文筆者將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對如何將粑槽舞與小學音樂相融合進行一番討論,希望能對廣大教師和學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畬族粑槽舞的特點
畬族是我國古老民族之一,作為我國南方的一個游耕民族,大多數居于山地。正是因為居住環境的特殊性,造就了畬族人民獨特的民族文化——粑槽舞。粑槽舞主要劉傳玉貴州地區,其起源于一個悲壯的傳說,經過長時間的演變,沖粑槽逐漸逐漸成為一項風俗,形成了今天的喪葬舞蹈,按照一定的節拍,借助木棍和木棍之間的拍打,以此來繼承先祖留下的日常生活習慣和風俗。粑槽舞是畬族特有的舞蹈模式,將過去畬族人民的娛樂、祭祀和生活場景集于一體,以生活器具作為粑槽道具,傳達出古樸的擊打聲和粗狂的舞姿。另外,這類舞蹈僅限于六項男性參與,不僅將畬族人民的精神信仰和價值取向準確地表達出來,同時也演繹出了粑槽舞獨具一格的特點。
二、畬族粑槽舞與小學音樂課程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
1.借助信息化平臺宣揚畬族粑槽舞
音樂教學是小學階段學習的基礎性科目之一,是培養學生音樂技能、鍛煉學生音樂應用技巧的重要途徑。小學音樂教學是學生接觸音樂學習的啟蒙階段。相比于其他學科而言,音樂課程的學習對學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更高,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創新音樂課堂,利用各種教學工具來將粑槽舞與音樂課堂之間建立聯系。在當今這個信息化發展的時代,網絡信息技術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備工具和信息獲取的重要載體,為了將畬族粑槽舞更好地傳承下去,教師需要從源頭抓起,讓學生能夠從根本上認識到粑槽舞的內在,在無形中滲透跳粑槽舞的樂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跳粑槽舞的視頻,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借助生動的視頻和多彩的圖片,將音樂中所描述的抽象音樂情景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給予學生不一樣的視覺體驗,耳目一新的教學元素有利于加深學生的感官印象,通過短視頻的模式,讓學生能夠借助碎片化的時間發現粑槽舞的精髓。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突破傳統音樂教學的局限性,以互聯網為媒介,真實還原畬族人民在特殊節日進行粑槽舞活動的場景,教師要抓住學生的興趣愛好,將音樂知識理論與畬族粑槽舞相互融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打造輕松愉快的音樂學習課堂。
2.將畬族粑槽舞作為教學案例使用
良好的音樂課堂氛圍是吸引學生進行音樂學習的關鍵,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的實現音樂教學與粑槽舞的融合,教師可以單獨設置以畬族粑槽舞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圍繞舞粑槽舞的起源、歷史以及傳承為主線,對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的傳授。毋庸置疑,情境教學法對營造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起點,為學生未來音樂素養和藝術審美的提升奠定了基礎。現階段小學音樂教學模式和手段已經初具模式,教師對學生音樂水平的培養也提高了一定的重視程度。為了讓學生更積極的參與到音樂課堂中來,感受畬族文化的深刻內涵,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音樂情境的創設,讓學生通過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施展粑槽舞,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借音樂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培養學生的多元化情感。
3.將畬族粑槽舞融入校園文化建設
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為了順利實現畬族粑槽舞與小學音樂教學的融合,教師不僅要進行音樂課堂的改革,同時也要為民族舞蹈的傳承和發展創造一個大的環境,讓學生在一定的背景下受到環境的渲染。教師要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在節日之余舉行一系列的相關活動和儀式,打造濃厚的畬族文化校園環境,將新鮮的教學元素應用與于校園文化建設中,利用學生的獵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感受到畬族粑槽舞的獨特魅力,深入了解民族舞蹈的本質。將粑槽舞的創作背景以及歌頌的異域美景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加深學生對畬族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民族音樂,加深音樂學習印象。
總而言之,小學音樂對增進小學生音樂學習水平和自身情操陶冶有著重要的影響,對推進素質化教育,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養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結合小學生認知能力,將生活場景運用到音樂課堂中,激發學生自主學習音樂,提高音樂教學質量,使學生在音樂中感受“美”,聆聽“美”,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成就更好的自己,在有限的課堂教學課中最大程度調動學生音樂學習潛力,讓畬族文化得到永恒的傳承與發揚。
參考文獻:
[1] 王亞瓊. 貴州畬族"粑槽舞"傳統體育文化透視——以麻江為例[J]. 武術研究, 2014, 11(5):88-90.
[2] 張峰, 王定瑜, 楊勇,等. 貴州畬族"粑槽舞"的傳承與保護對策研究[J].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1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