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新,丁國菡,王光嶄(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四川 廣漢 618300)
近年來,以危險品作為運輸對象的航空運輸在異地貨物運輸中比重越來越大。據統計,我國95%以上的危險化學品都涉及到異地運輸的問題,科研、醫療行業等很多在運輸中存在危險性,不安全性的產品基本上都需要通過航空來運輸,但同時由于運輸對象的特殊性,也給航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風險隱患。同時在航空運輸中,還有一部分是隱含危險品(指那些未正確申報,瞞報的危險品)一旦品名申報不規范,本應進行特殊包裝和謹慎對待的危險品就被當作普通的貨物進行航空運輸,則會威脅到隨后的每一個運輸環節,發生不可估量的損失。
例如,在1996年5月11日,瓦盧杰航空的一架飛機墜毀在飛行途中。飛機上無一人幸存。事故原因是因為飛機貨艙里的兩個金屬探測器和144個化學氧氣發生器,沒有經過適當的包裝和檢查,在氧氣發生器釋放氧氣的同時,產生的高溫點燃了飛機兩側的輪胎。2014年3月10日吉祥航空的HO1253航班在飛行過程中發生火災報警。原因也是因為一箱未標明品名和重量的散發強烈刺激氣味的腐蝕性液體。2021年4月11日,在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452號機位,一架貨運飛機失火。關于起火的原因,調查顯示和飛機裝載的某品牌手機鋰電池有關。以上危險品航空運輸不安全事件說明如果不在事故發生前采取有效地預防措施并且在事故發生后采取及時有效地應急措施,則會帶來超乎想象的經濟和非經濟損失。
由于我國危險品的航空運輸起步較晚,所以截至目前這方面應急管理的研究很少。相關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危險品運輸的流程,存在的風險問題及其評價、監管建議等方面。孫金鑫(2017)就危險品航空運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進行研究;李靜(2018)對危險品航空運輸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做了研究,分析了在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關鍵流程和重要方法;張青松、羅丹、董藝云(2018)對危險品航空運輸航空應急管理機制中的經營人、地面服務代理人和機場三個主體進行研究,構建了以這三個主體作為危險品應急處置行動的核心力量構建的應急救援運行機制;毛寧(2019)分析了航空運輸中隱含危險品安全風險的影響因素,建立了隱含危險品安全風險影響因素評估的量化模型;張燕(2020)使用層次分析法進行分析,對危險品源進行分類研究,并提出了相關的管理建議;可以看出在航空危險品運輸方面,針對航司應急管理方面的研究很少,比如羅鳳娥(2017)等人在大量的航空公司突發事件信息的基礎上,構建了航司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質量評價體系;宋小強(2019)提出了航空公司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的評價方法,并結合物元可拓模型建立了評估模型。都是主要針對航司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而危險品運輸有其特殊性,需要更加細化研究。
實踐中,航空公司雖然非常重視應急管理工作,也逐漸制定出一些關于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但是,部分的應急預案由于內容不夠全面、職責不夠明確等缺陷,在面對突發事件時經常不能發揮其真正的效用。因此構建應急能力評估模型,通過應急能力的評估結果確定航空運輸危險品機上應急能力水平,找出機上應急能力的薄弱環節,對航空危險品運輸應急能力水平的提升提出相應的建議措施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本篇論文主要是運用4R理論的核心思想,構建出一套危險品運輸應急處置能力評估模型,以求使航空公司針對其應急管理能力薄弱的地方能有所提高,有效減少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以及非經濟損失。
羅伯特·希斯(Robert Heath)(2001)是世界上著名的危機管理專家,也是最早研究危機管理的學者之一。2001年他出版了《危機管理》,其中提出了 “4R”模型,即縮減力(Reduction)、預備力(Readiness)、反應力(Response)和恢復力(Recovery)。
其中,縮減力貫穿于危機管理的整個過程,目的在于通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從根源上降低。預備力是在危機情況出現前做好準備和防范,可通過完善應急保障體系,做好應急事件、資料、人員的前期準備工作來實現。反應力指的是當危機發生時對事件的辨識、所采取的決策、進行的現場處置等。恢復力是在危機發生過后為防止危機影響進一步擴大及防止下一次危機的發生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總結經驗,為日后的管理提供依據。
目前4R理論還未在航空運輸應急管理方面有所應用,但是在其他行業被廣泛用于應急管理的研究。張姝瑜(2018)以杭州地鐵為例,借助希斯“4R”危機管理理論、公共治理理論等對杭州地鐵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進行研究;劉沛瑤(2020)應用“4R”危機管理理論探討了危機管理理論對于解決煤礦突發事件的指導意義;王文雅(2021)從公共危機管理4R理論的角度對社區公共危機管理進行定性分析,基于公共危機4R理論模型構建了社區公共危機管理體系。
現在關于應急管理階段的劃分沒有一個統一的結論。所以基于“4R模型”,本文將航空公司危險品運輸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劃分為四個部分,即縮減力(Reduction)、預備力(Readiness)、反應力(Response)、恢復力(Recovery)。本文的思路就是把航司危險品運輸處置能力理解為對于航司運輸危險品時,為了預防發生不安全事件和發生了不安全事件所采取的應對措施,滿足航空公司對安全要求的程度。以4R為基礎,構建評價指標體系。
危險品航空運輸的應急事件管理也是對突發事件的整個過程和整個周期的管理。本文根據突發事件的性質和特點,以及危險品航空運輸的整個流程,運用4R模型將應急管理分為縮減力(Reduction)、預備力(Readiness)、反應力(Response)和恢復力(Recovery)四個部分。通過指標的初步確立,反復的篩選最終確定評價指標體系。包含4個一級指標,13個二級指標,31個三級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航空公司危險品運輸應急處置能力評價指標
G1法(序關系分析法)是由東北大學郭亞軍教授提出的一種給指標賦權的方法,它是在層次分析法的基礎上做了改進。而G1法避免了層次分析法的判斷矩陣不一致性。對相鄰指標進行重要性的判斷也使其更具科學性,并且不需要進行一致性檢驗。目前在學術界也被廣泛應用。步驟是由多位專家先對一系列指標的重要程度進行排序,然后對相鄰兩個指標再進行相對重要度的定量判斷,依據計算公式來求解各個指標的權重。序關系分析法具有的保序性、一致性和指標無限制性,使得評估結果更合理。
(1)對指標進行排序
首先由一組專家對個指標重要性程度進行排序。評價指標有個,記為{,,…,X}。若評價指標X的重要程度大于X時,記為X>X。在式(1)中, “≥”的含義為左邊的指標相對于評價準則的重要性程度大于(或不小于)右邊的指標:

(2)確定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
設r為專家經過判斷得出的對于相鄰的評價指標X與X的重要程度之比,數值可以用式(2)來表示。

其中:W,W分別表示X,X的權重系數。X取值參考表2。

表2 rk賦值參考
在表1評價指標的基礎上,為了獲得每個指標的權重,請了5名相關的專家,有一線工作者、局方管理人員以及相關的專家學者,對各指標之間的關系及相對重要程度作判定。
(3)計算各指標的權重


w表示第個指標的權重。這樣,可以計算出各個指標的權重系數。由于專家的從事領域、知識水平、業務能力、專業經驗等各不相同,所以不同的專家對序的排列往往并不相同,因此需要對權重進行修正。
由表3所知,在對一級指標進行判斷時,其中三位專家的序關系判斷一致,兩位專家的序關系有所區別。

表3 一級指標重要性專家判斷表
①對序關系一致的前3位專家,得到相鄰指標的相對重要度的平均值為:r=1.333,r=1.267,r=1.267,于是有:

從而各指標權重系數為:

即:w=0.2164,w=0.3472,w=0.2741,w=0.1632。
②對于第四位專家可得:

③對于第五位專家可得:

④對5位專家判斷的權重系數進行算術平均的計算,得出四個指標的權重系數分別為:

同理,采用同樣的方法對二級、三級指標進行指標的排序打分和相對重要程度打分,采用G1法的公式來計算各個指標的權重。得出數據如表4所示:

表4 評價指標權重
(1)確定評估指標集。根據相關規章文件以及文獻和專家的意見,依據航空公司應急管理工作流程以及各流程中的質量要求建立危險品運輸應急能力評價指標集。

(2)確定評估尺度。根據行業性質與相關專家的建議,把航空公司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情況評估定義為={差,一般,好,很好 }共4個等級,例如應急預案完善,并具有效性;應急預案完善,有效性欠缺;應急預案不完整,具有有效性;應急預案缺失并部分無效。分別為優秀6~8分;好4~6分;一般2~4分;差0~2分。
(3)確定評估指標權重(見表4)。
(4)構建評估隸屬度矩陣。邀請專家結合給定的評價集對各指標進行評定,并對收集到的各個指標相對于各個評價等級的頻數n 。此時可以得到隸屬度矩陣:

為參與評估的專家數,r表示待評估指標從個屬性考慮對第個評判等級模糊集的歸屬等級。從而構造模糊關系矩陣。
(5)模糊綜合評價。分別計算各級指標A 相對應的評價矩陣R,并結合權重w計算從而得到模糊綜合評價矩陣:

(6)計算綜合得分。
最后利用評價矩陣計算得到綜合評價值E(依據各個等級的隸屬度與相應等級的數值相乘,然后相加計算評估的綜合得分記為):

(7)評價得分的解讀。本文規定應急處置能力情況評估集對應的分數為=1,=2,=3,=4,于是評判結果的計算公式為E=ZD,是一個介于1~4之間的數值。越接近4,說明航空公司應對危險品運輸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越好;越接近1,說明應急處置能力越差。
本文首先闡述了航空公司危險品運輸應急處置評價模型研究的現狀與意義。然后,通過對航空公司應急手冊以及危險品運輸流程進行梳理,以4R模型為基礎構建評價指標,其中共包含4個一級指標,13個二級指標,31個三級指標。接著,使用G1序關系法與模糊評價法建立了危險品運輸應急處置的評估模型。通過對評價指標權重進行分析,得出縮減力中航空公司風險管理能力,預備力中的應急保障能力以及事件發生時的對事件的辨識和組織實施,事件發生后的重建和恢復能力對整個航空公司危險品應急處置有著關鍵的影響,本文可以幫助航空公司對危險品運輸事故進行分析總結,也可以為航空公司對應急手冊和危險品運輸的全流程的完善提供理論支撐。但是因為本文評價指標的打分評估帶有專家的主觀性,其科學性可進一步加強。在后續的研究中,可以考慮對評價指標進行改進,并選取更加科學有效的評價方法。也可以對處置過程中的動態控制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