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雪娜 趙萌
Forest Chief Scheme
林長制
2021年,山東省榮成市依托信用管理平臺,創新管理模式,以“信用+林長制”為抓手,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做好“管林”“增林”“護林”三篇文章,有力推動“林長制”向“林長治”轉變,森林資源管護能力和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做好“信用管林”文章
注入森林管護“推進劑”
2021年,榮成市集中配置資源要素,高標準謀劃林業信用的推進路徑,逐步構建起“四個一”運行機制。
建立一個健全有力的組織架構。成立由自然資源局局長任組長的信用工作領導小組,安排部署和督促落實信用體系建設階段性重點工作,組織審定并發布相關制度和標準,內設考核辦,作為全局開展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執行機構,牽頭制定相關制度和標準,協調和監督信用評價和應用工作。
構建一套措施嚴密的標準體系。出臺《榮成市自然資源信用評價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制定包括135 項加減分項的信用評價辦法,采用千分制模式,明確了社會法人和自然人、“一長兩員”“民間林長”等信用考核管理的范圍、信用評分等級標準、評價內容及程序,構建全民參與的林長制架構體系。按照《管理辦法》的具體指標,在日常監管、行政審批、招標采購、評先選優、涉林項目、護林員招聘等方面,對擁有信用A 級以上信用等級評價的社會法人或自然人,給予優先考慮;對有不良涉林信用記錄的,從嚴把關、從嚴控制,原則上不予審批。
搭建一個運轉高效的管理平臺。以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為底圖,將全市林地信息、林長組織體系、1837 名“一長兩員”信息納入信息化管理范疇,明確責任區域,實現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從根本上解決保護發展林業資源力度不夠、責任不實等問題,充分調動各級林長在森林資源管護工作中的積極性,讓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更有保障。
捋順一個基層林業管理體系。成立市林業發展中心,負責全市林業資源保護、造林綠化、林業產業發展、野生動植物保護、國有林場建設等事務性工作;成立偉德山國家級森林自然公園管理服務中心、槎山地方級地質自然公園管理服務中心,與原有的大天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服務中心、成山頭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服務中心,共同形成了獨具榮成特色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加大了對重點區位的監督保護力度。
做好“信用增林”文章
打開造林綠化的“動力閥”
2021年,榮成市堅持建章立制與責任落實并舉,通過剛性的制度約束,推動造林綠化工作落實、效能提升。一是將林長制工作納入市級考核,堅持日常督察與專項督察相結合,對日常工作、市級林長、市林長制辦公室或聯系部門反饋問題完成情況、分管區域森林資源保護與發展督導檢查情況、分包區域森林資源保護與發展突發事件處理情況、參與整治重點難點落實情況等進行考核驗收。另外,為激勵各級林長、各聯系部門履職盡責,對在森林資源保護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可以在考核中加分。考核結果同時納入“森林資源管理保護和發展年度目標責任制”及“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考核體系,作為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二是建立“三級林長+民間林長”運行機制,完善原有的市鎮村三級林長體系,織密林長制監管網絡。榮成市林長制辦公室制定《“民間林長”巡查臺賬》,并督促相關部門和單位對民間林長在重點林區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實行銷號管理,將各類破壞森林資源行為終止于初始狀態。

槎山云霧

防火演練
全市用好“考核”和“監督巡查”兩個抓手,努力探索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發展協調統一的綠色發展之路。偉德山生態修復工程造林項目規劃人工造林3.2 萬畝,栽植苗木220 萬株,播種面積4170 畝。2021年3月5日工程啟動實施后,共完成苗木栽植191 萬株,播種造林4170 畝,占工程總量的84%,初步檢查成活率超過90%。2021年,榮成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村莊綠化,著重打造夏莊、崖西、寧津、滕家、東山5 個綠化重點鎮,努力改善鄉村生態環境,促進鄉村振興。全市共計栽植苗木30 余萬株,綠化村莊120 多個。全市以創建“齊魯放心果品”“省級經濟林示范園”為抓手,持續推進經濟林產業健康發展,努力增加農民收入,走“生態美百姓富”有機統一的綠色發展之路。目前,榮成市已創建2 個省級經濟林示范園、3 個齊魯放心果品品牌,同時充分利用國有林場紅色教育和自然資源,依托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等平臺,加大旅游、康養、養生產業的開發力度,打造國有成山林場+沈秀芹紀念館紅色教育基地,創建石島管理區、好運角旅游度假區、成山林場、斥山景區、槎山景區5 處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及慢生活休閑體驗區。
做好“信用護林”文章
織密森林資源安全“監督網”
榮成市始終將森林資源安全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在積極爭取上級專項扶持資金的同時,加大市級財政資金配套力度,重點實施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和宣傳引導能力提升三大工程。
病蟲害防治工程。全市切實做好松材線蟲病的普查、疫木清理、督導巡查、防控宣傳、執法監管、檢查驗收、飛防施藥等工作。開展松材線蟲病春秋季普查和全市松材線蟲病“百日攻堅”和“春季攻堅”專項行動,實行疫木清理“日調度、周通報”制度,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按期完成清理任務,累計清理疫木和火燒松木281.3 萬株,并完成全面驗收。2021年10月啟動的“秋季攻堅”專項行動,截至12月底累計清理疫木24.2 萬株,清理比例為71%。2021年秋冬季以來,實地督導檢查30 余次,累計下發12 期通知通報,層層壓實責任,狠抓清理質量。對重點鎮街引入第三方監管機制,嚴格把好除治過程的每道工序、每個環節。組織下屬8 個自然資源所,持續開展疫木清理進度和質量巡查,同時加強林區作業安全、疫木工人管控、新冠疫情防控及森林防火工作。利用農村廣播、農村大集宣傳車等形式廣泛宣傳非法加工、使用疫木等違法行為的危害性,印制松材線蟲病防控明白紙和承諾書15 萬份,向居民發放。組織自然資源、公安、生態文明部門及各區鎮、街道持續開展疫木運輸監管執法,對進山主要路口和重點部位進行嚴防布控,同時加大村居私自堆放問題摸排,嚴防疫木非法存放及流出問題發生。自2021年5月下旬開始,抽調相關技術人員組成檢查組,對全市疫木清理情況進行檢查驗收,驗收結果列入年終差異化考核,全市通報并與補助資金掛鉤;6—8月對全市松林進行了三輪飛機施藥防治松材線蟲病媒介昆蟲,總作業面積55.92 萬畝次,進一步降低蟲孔密度,有效提升短期和長期防治效果。

野生動物保護宣傳
森林防火工程。針對“大風天氣多、林區植被覆蓋多、森林火險等級高”等困難,突出重點,創新思路,細化措施,狠抓落實,早謀劃、早動員、早行動。強化督導考核,夯實森林防火屬地責任,嚴格執行林長制,以森林防火工作責任目標考核和一票否決為抓手,嚴格考核獎懲,不斷健全森林防火工作考核新機制;強化火源管控,確保所有進山車輛每車必檢、每人必查、信息必登,嚴禁一切火源火種進山入林;強化督導檢查,市森防辦組織應急管理、自然資源等部門在元旦、春節、清明節等重要時間時段,對森林防火工作進行明察暗訪、督導檢查;強化文明祭祀,春節、元宵、清明節期間,全市大力開展鮮花換黃表紙活動,共組織各鎮街訂購鮮花80 萬余枝,發動志愿者4.5 萬人(次);強化可燃物清理,組織力量對墓地及其周邊50 米范圍內可燃物、林區道路兩側50 米范圍內的可燃物進行清理;強化防火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建設完成蓄水池11 處、塘壩29 處、森林防火通道24650 米;強化信息化平臺建設,整合全市高低點視頻監控,建成市森林防火智慧監管中心,對全市主要林區及穿山公路實行24 小時監控;嚴格落實祭祀臺賬管理制度,并研發祭祀臺賬管理系統,對祭祀人員進行管控。
宣傳引導能力提升工程。榮成市加大對林業法律知識的宣傳力度,特別是在“濕地日”“愛鳥周”“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森林防火宣傳月”及保護森林資源專項整治活動中,利用廣播、設點宣傳、張貼宣傳標語等形式,向全社會宣傳有關林業法律法規和政策,為提高行政執法水平創造良好的氛圍;加強林業執法培訓,進一步提高林業行政執法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業務能力,規范執法行為,提高辦理案件水平;依托森林督察、省審計圖斑、環保督察、打擊毀林等專項行動和集中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等,對亂砍濫伐嚴重的區域實施重點打擊,確保森林資源的安全,同時以案釋法,教育群眾參與愛林護林行動,共同維護林區治安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