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
會發展司編著
中國旅游出版社出版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旅游越來越成為人們閑暇時光休閑娛樂、放松身心的最佳選擇。黃河三角洲是我國最年輕的土地,不僅區域遼闊,而且三角洲濕地和生態系統的完整使得其擁有數量龐大的動植物資源,是真正原生態的旅游資源,適合發展生態旅游。隨著國家對黃河三角洲經濟發展的重視,國家和當地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旨在促進黃河三角洲開發的政策,推動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兼具的生態旅游業快速發展。但在黃河三角洲旅游資源開發建設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對黃河三角洲生態旅游開發產生了影響。《黃河文化旅游帶精品線路路書》一書設計了40條精品路線,用生動的語言和精美的圖畫全面展現了黃河豐富的旅游資源,為黃河三角洲生態旅游開發提供了思路和參考。
《黃河文化旅游帶精品線路路書》一書包含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黃河文化旅游帶世界遺產名錄,包括長城、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曲阜孔廟、孔林和孔府等20余處;第二部分介紹黃河文化旅游帶40條精品線路,其中,青、川、甘、寧、內蒙古五省(區)21條線路,陜、晉兩省10條線路,以及豫、魯兩省9條線路。通過省區之間的連線和省區內部深度融合的設計理念,穿點成線,整合區域優勢旅游資源,打造特色黃河文化旅游精品線路,將黃河流域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文化資源呈現給讀者,有利于推動黃河經濟帶旅游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旅游行業發展迅猛,推出了很多旅游產品,紅色旅游、觀光旅游、生態旅游、度假旅游等旅游產品吸引了很多游客的目光。其中,生態旅游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野生動植物以及相關的文化資源受到廣大游客的青睞,既實現了經濟價值,也保護了生態環境。黃河三角洲生態旅游開發得到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視,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但開發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制約了黃河三角洲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黃河文化旅游帶精品線路路書》一書中介紹了許多旅游開發的策略和具體案例,可成為黃河三角洲生態旅游開發的參考,下面從4個方面來論述黃河三角洲生態旅游開發的策略。
第一,加強宣傳工作,打造品牌形象。當前,品牌價值的重要性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因此黃河三角洲生態旅游的開發需要打造特色品牌形象。地方政府可利用當前火熱的新媒體平臺,通過拍攝短視頻的方式將黃河三角洲的優勢旅游資源進行宣傳,也可在中央電視臺和地方電視臺投放廣告,還可拍攝、制作類似于《黃河入海流》的紀錄片加強黃河三角洲生態旅游的影響力。此外,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地理雜志和旅游網絡平臺等進行宣傳,也可通過舉辦旅游節、運動賽事等大型的活動來吸引游客的關注。總之,黃河三角洲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要通過大量的宣傳手段和途徑將優勢旅游資源宣傳出去,逐漸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旅游品牌形象,使游客真正了解黃河三角洲的獨特魅力。
第二,加強黃河旅游帶區域合作,發揮整體優勢。黃河在中國人心中有著獨特的地位,這是黃河旅游開發的最大優勢。黃河三角洲生態旅游開發要重視利用黃河旅游資源豐富的優勢以及黃河獨特的地位,加強黃河旅游帶區域合作,開發具有黃河特點的精品旅游路線,進而形成集團優勢,通過成立黃河旅游聯盟,打造黃河特色旅游產品,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之上將黃河獨特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最大化地進行開發,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保護的雙豐收。
第三,完善基礎設施,建立旅游服務體系。當前旅游產業的發展不僅要依靠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開發特色的旅游產品,而且良好的旅游體驗逐漸成為旅游產品開發建設中需重視的環節。黃河三角洲生態旅游開發,應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資源的基礎上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資金投入,改善道路、食宿、衛生等基礎設施條件,同時還要引進先進的旅游開發建設人才,加強旅游區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技能培訓,通過多種手段不斷打造黃河三角洲生態旅游服務體系,為游客提供優質的旅游服務,使游客獲得良好的旅游體驗。
第四,突出優勢資源,打造特色旅游產品。黃河三角洲地區擁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因此開發建設中要重視利用這些資源,打造富有特色的旅游產品。首先,地方政府要利用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打造生態觀光旅游產品;其次,可打造歷史文化旅游產品,如宋代大殿、魏氏莊園等;再次,要打造專項特色旅游產品,如春季觀賞候鳥遷徙等;最后,還可打造休閑度假和科普探險旅游產品,例如采摘蓮藕、池塘垂釣等休閑產品和沼澤、灘涂科普探險旅游項目等。
作者簡介:饒曉俊(1982—),女,江西撫州人,江西應用科技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