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炎羿環保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王海鳳
當前大氣污染成分主要為氣態污染物和氣溶膠兩種類型,按照污染發展的情況還可以分為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通常二次污染的毒性要比一次污染更加嚴重。在氣溶膠污染物中主要包含液體粒子和固體粒子。根據污染物直徑可以將污染物劃分為總懸浮物(d<100μm)、飄塵(d<10μm)、 降 塵(d>30μm)、可吸入粒子(d<10μm)、PM2.5(d≤2.5μm)。此外,大氣污染物中還存在多種類型的形態,比如煙氣(d<1μm)、煙塵(0.01-1μm)、霾(d<1μm)等。
空氣污染主要的氣流擴散的方式擴散,擴散范圍廣難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因此如果出現了空氣污染問題通常會迅速擴散至周邊的區域,嚴重影響周圍居民的日常生活,且污染處理難度大大增加。
受到污染的空氣中含有諸多復雜類型的成分,各種污染物不同程度的破壞生態環境,各個成分之間還會存在相互吸附,甚至相互之間有可能發生反應。當前汽車尾氣和工業廢氣是最為主要見的空氣污染物來源,只有有效地控制這些污染源才能將空氣污染問題解決。近些年我國加大了治理霧霾的力度,霧霾作為一種嚴重的污染天氣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威脅,同時是我國非常重視的大污染問題。經過近幾年的治理,霧霾天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見圖1。

圖1 霧霾下的長安
在治理空氣污染,工作人員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治理方法,有效實施預防措施和控制手段。但是對當前大氣環境污染問題進行分析可知,空氣污染會涉及較廣的范圍,且污染物成分,導致難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空氣污染源。當前我國在預防和治理空氣污染方面有待改進,空氣污染治理的難度仍然很大。
位于大氣上層的臭氧層能夠有效地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從而有效保護地球上的生物。人類在生產生活的活動中釋放出的有害氣體會破壞臭氧層結構,最終臭氧層出現出現空洞的情況,進而導致臭氧層難以更好地吸收紫外線,直接影響地球生物的生寸和健康。
由于受到空氣污染加重的影響,酸雨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酸雨會嚴重損害建筑物、植物,還會直接傷害動物。大氣中的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問題的主要因素,如果大氣中含有過高濃度的二氧化硫,其會結合空氣中的水分,形成PH值呈酸性的酸雨,直接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過高是氣候轉暖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比例達到一定的濃度會引發溫室效應,進而導致全球變暖。溫室氣體有著較強的吸收長波輻射的能力,這就導致地球產生的熱量難以及時地釋放出去,使地球處于不斷升溫的狀態。全球變暖不僅會直接傷害地球上的生物,還會引發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問題。
通常大氣中有著較為穩定的氣體組成成分,但是由于受到惡性污染等外界因素的影響會改變大氣中氣體組成成分的含量,尤其是空氣中的各種固體粉塵顆粒、煙塵等會嚴重影響大氣的能見度,甚至會對太陽光線產生阻擋作用,比如前些年京津冀、上海等地區的霧霾問題就是典型的顆粒物過多的污染問題。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在顆粒物增多時太陽能難以向地面傳輸能量,會對人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產生嚴重的影響。
大氣環境一旦受到污染,遇到冷空氣時凝結核現象會較為嚴重,形成面積過大且大量的降水,降水量過大會引發不同類型的地質災害,比如山體滑坡、泥石流等。長時間降雨還會對地面產生嚴重影響,還會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產量。
大氣環境中含有一定比例的直徑相對較小的懸浮顆粒,這些懸浮可以隨著呼吸進入到人體內部,如果顆粒物過多那么會傷害人體組織。直徑在5μm以內的顆粒物在進入肺部后會引發肺部驗證,還會引發其他并發癥。可見,大氣中的懸浮顆粒會對人體產生顯而易見的傷害,甚至會直接威脅人體健康。
氮氧化物在空氣中的占比較小,但是如果其含量超出了合理的范圍就會刺激人的眼睛、呼吸系統,傷害人體表皮組織。根據調查顯示,我國近些年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呈現逐漸增多的趨勢,這和氮氧化物含量的增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燃燒化石燃料過程中如石油、煤炭等,氮氧化物會隨之釋放到空氣中,現如今工業化發展速度過快,導致大大增加了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一氧化碳是一種有著較強毒性的無色、無味氣體,大氣中并沒有多少一氧化碳,這主要是因為其性質不穩定,容易發生化學反應,難以在大氣環境中穩定地保留。如果人體吸收了一氧化碳,其會結合人體血紅蛋白,導致血液輸送氧氣的能力降低,如果吸入的一氧化碳過多會產生中毒的現象,甚至引發窒息導致死亡。
二氧化硫不但可以溶于水,還可以飄浮在空氣中,隨著人的呼吸系統進入到肺部,并且會刺激呼吸道黏膜,威脅人體的身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此外,二氧化硫還會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功能,危害發育期的孩子的生產發育。
開展大氣環境污染的治理首先要全面地提升環境保護意識,多管齊下,通過嚴格的監管、持續的改善等工作落實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比如北京在治理大氣污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20年內北京的PM2.5平均濃度在每立方米38μm,二氧化氮的平均濃度在每立方米29μm,二氧化硫的平均濃度在每立方米4μm,PM10的平均濃度在每立方米56μm,該項數據比2019年有著很大的改善,相比往年各項指標大大降低,有效改善了空氣環境質量。2020年經過治理北京全年都未曾出現嚴重的污染,可見,經過大氣污染治理有效地改善了北京的空氣環境。為此,各大城市都應當積極借鑒其治理經驗,重點控制PM10、PM2.5等大氣污染問題,加大治理力度,堅持不懈地開展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戰。
第一,PM10治理。揚塵污染是導致我國PM10含量超標的主要因素,這和工地施工、露天焚燒、餐飲油煙等方面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為了做好PM10污染問題的有效治理,需要重點控制揚塵污染。比如可以利用霧炮車噴灑降塵劑將空氣中懸浮的污染物直接降低。工地需要做好揚塵治理,不但要配備抑塵車,還要做好地面硬化、裸露地表的覆蓋等控制措施,盡量避免在大風天氣開展土石料裝卸等工作,以免產生較大的揚塵。京津冀地區還通過嚴禁焚燒秸稈等一系列禁燒行為有效地降低了空氣中的PM10污染物。對于餐飲業,要加強監督管理。治理人員還可以使用“防塵網+結殼型抑塵劑”復合型防塵保護膜的方式完成對PM10污染物的治理。相關政府部門要加強檢測空氣質量情況,嚴格監督工地、餐飲等各個行業。
第二,PM2.5治理。在大氣環境中,PM2.5可以停留較長時間,有著較高的污染性和危害性,其不但可以直接危害人體,在空氣中還可能結合其他污染物質發生化學反應,轉變成危害人體健康的其他物質。我國一直十分重視PM2.5的治理工作,該指標是大氣污染程度評價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大氣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PM2.5有著較為復雜的來源,只要充分控制源頭就可以提高治理效果。比如當前企業已經開始廣泛應用除塵技術、除塵設備(如圖2)。此外,還要加強揚塵管理工作的深化和改善,在礦山、工業勞動作業環境中積極應用生物納膜技術,加強新型清潔能源的應用,加強控制城市內PM2.5污染物的排放。在具體的環境治理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多管齊下,提高治理效果。

圖2 工廠袋式除塵設備
第三,臭氧和VOC氣體治理。臭氧是一種極不穩定的物質,其本身不但會威脅人體健康,在受到光化學反應時還會和其他氣體發生反應產生其他類型的污染物質。在臭氧的治理過程中有關部門需要將時間重點放在夏季高溫階段,尤其是雷雨天氣。VOCs氣體即揮發性有機物是治理臭氧污染問題的重點。相關工作人員要加強控制臭氧源頭,多部門協同治理臭氧污染問題,將空氣中的臭氧含量、VOC氣體排放量有效減少,從而達到控制污染的目的。比如可以通過巡查確認各個企業是否已有效處理廢氣,可以采用復合光催化技術完成廢氣治理工作。還可以引入分子篩技術、一體化廢氣處理技術等將治理提高揮發性有機物的效果。
低碳經濟時代,生產工藝落后、能源消耗過多、污染問題嚴重的工廠要逐漸被淘汰,通過優化產業結構,表明環境治理的決心,感染廣大社會生產主體,使其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大節能減排的力度,將大氣污染防治全面滲透到企業生產的各個階段,充分展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不斷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新常態下,堅持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企業才能在行業競爭中取得優勢,如果能夠將市場上的新材料、新設備應用到企業生產中,采用先進技術治理廢氣,嚴格控制企業廢氣排放量,勢必會激發產業改革升級活力,促使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邁進全新階段。除此之外,國家要出臺一些補償政策,讓那些積極開展環境保護工作、在大氣污染防治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能夠獲得一定的補貼,企業在生產技術工藝的優化創新方面會保有高度熱情,成為低碳經濟時代下助推社會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煤炭燃燒過程中會釋放顆粒物,如果燃燒不充分還會釋放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為此,要加強做好污染物的治理,積極使用新能源。從政府方面可以加強監督,敦促企業及時將落后的設備淘汰,引入新型節能環保設備設施,加大先進技術的應用,同時還可以加強天然氣等新型能源的應用,控制露天焚燒,加大宣傳力度,將人們的節能環保意識提升,促使國民主動參與到大氣污染的治理工作中。
農業生產活動也會從一定程度上造成大氣污染,比如有毒、有害物質的任意排放、秸稈焚燒、超量使用化學肥料等。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要注意加強農作物種植結構的改善的調整,積極綠色種植植物,保證施肥工序合理,并積極采取生物治理和物理治理的方式防治病蟲害,減少農藥的使用,積極采用環保的治理方式。同時,要加強回收利用廢棄物的力度,提高食物鏈原理的應用,合理處理農業廢棄物,盡量實現清潔作業,減少化學手段。
當前存在多種引發大氣環境污染問題的因素,工作人員要及時采取嚴格的管控辦法,有效控制大氣環境污染,提升空氣質量。結合當前情況分析引起空氣污染的原因,做好廢氣排放路徑和廢氣成分的分析,及時采取科學的治理辦法,保護大氣環境。在處理廢氣過程中,可以通過二次利用、凈化等措施避免廢氣污染環境。
工作人員還可以結合當地的空氣污染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方式策略和體系,實現規范化、標準的化治理大氣污染問題,切實落實相關防治體系、條例,提高空氣污染治理力度。如圖3為環境工程中的空氣污染防治常見措施。

圖3 環境工程中的空氣污染防治措施
大氣污染不但會破壞環境,還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在大氣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各界人士、每個國民都應當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主動參與到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當中,加大綠色環保治理技術的應用。只有持續打好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戰,凈化大氣環境,才能保證我們生存環境的質量,才能實現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
相關鏈接
大氣污染是由于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呈現出足夠的濃度,達到足夠的時間,并因此危害了人體的舒適、健康和福利或環境的現象 。
大氣污染物由人為源或者天然源進入大氣(輸入),參與大氣的循環過程,經過一定的滯留時間之后,又通過大氣中的化學反應、生物活動和物理沉降從大氣中去除(輸出)。如果輸出的速率小于輸入的速率,就會在大氣中相對集聚,造成大氣中某種物質的濃度升高。當濃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直接或間接地對人、生物或材料等造成急性、慢性危害,大氣就被污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