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然,林學啟
[提 要]世界觀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內容和重要任務?!对谘影参乃囎剷系闹v話》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提出了世界觀教育的有效路徑——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學習社會。從對這一路徑的歷史場景、合理性邏輯、實現機制以及當代啟示等問題的探析中,深刻理解《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揭示的世界觀教育理論,對做好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著重大指導意義。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發表80年來,始終是指導我國先進文化發展的行動綱領,是一篇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光輝文獻,其中蘊含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尤其是針對當時延安知識界存在于思想、理論、工作上的問題,提出了世界觀教育的有效路徑——“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學習社會”(1)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2.(以下簡稱“雙學”),以期根本扭轉知識分子世界觀上的混亂。“雙學”路徑是《講話》以及延安文藝運動中所形成的精神遺產和寶貴經驗,為當時統一延安知識分子思想認識,提高他們的無產階級政治覺悟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也以其普遍指導意義為后來我們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樣本。
研讀《講話》,深入探析世界觀教育“雙學”路徑,深刻領悟其產生的歷史背景、內在邏輯、目標指向和當代啟示,對于我們做好做強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向心力、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世界觀體現了人對整個世界的認識和看法,是指導人的實踐、指引價值判斷、指明人生導向的“總鑰匙”和“總開關”。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世界觀教育,始終把世界觀教育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內容和重要任務。毛澤東曾說“世界觀的轉變是一個根本的轉變,現在多數知識分子還不能說已經完成了這個轉變。我們希望我國的知識分子繼續前進,在自己的工作和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地樹立共產主義的世界觀,逐步地學好馬克思列寧主義,逐步地同工人農民打成一片,而不要中途停頓,更不要向后倒退,倒退是沒有出路的?!?2)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5.“但是世界觀的徹底改變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我們應當耐心地做工作,不能急躁。”(3)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5.經過長期的理論思考和實踐沉淀,毛澤東逐步找到了適合中國革命實際和發展需要的世界觀教育路徑——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學習社會。
馬克思列寧主義深刻影響和改變了中國人民的世界觀,以其超凡的思想引領力喚起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自覺與精神主動,也為世界觀教育“雙學”路徑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前提和現實需要。
馬克思列寧主義對中國人民世界觀的影響是逐漸深入、不斷展開的過程,同時也伴隨中國革命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而不斷發生新的變化。近代以來,內憂外患的民族困境帶來了中華文明的發展窘境,幾千年來以封建正統思想構建起的舊世界觀逐漸動搖、日漸沉淪。當時的中國迫切需要先進思想喚起民眾覺悟、振作民族精神,迫切需要科學理論引領救亡運動、推動社會革命,迫切需要先進政黨完成這一系列歷史任務。“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4)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中國共產黨成立伊始,便自覺肩負起傳播真理、喚起民眾的崇高使命,通過創辦刊物、書社,開辦補習學校,組織群眾運動等多種途徑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啟蒙與普及,黨的世界觀教育工作由此發軔。我們黨因時因勢開展馬克思列寧主義宣傳教育,其傳播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由無產階級世界觀集結起來的革命力量推動新民主主義革命蓬勃發展。
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中華民族與日本帝國主義的矛盾上升為當時中國面臨的主要矛盾,時局的急劇轉換帶來了社會思想的動亂,亟須喚起全民族的精神覺醒,凝聚革命力量。從黨內來看,遵義會議后王明“左傾”與抗戰初期王明右傾錯誤交織跌宕,“‘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粗枝大葉,夸夸其談,滿足于一知半解,這種極壞的作風,這種完全違反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精神的作風,還在我黨許多同志中繼續存在著。”(5)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6-797.這嚴重阻礙了黨的事業發展。同時,黨員隊伍發展壯大,不少進步青年來到“革命圣地”延安,戰爭環境下世界觀改造任務更顯艱巨、更具挑戰。我們黨著眼于中國革命實際,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規律和經驗同世界觀教育實踐有機結合,將推進抗日救亡事業與開展世界觀教育緊密聯系,創造性地探索出“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學習社會”(6)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2.這一路徑,促進了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更好地服務于中國革命發展,世界觀改造工作更見體系、更富成效。
世界觀教育“雙學”路徑是伴隨毛澤東思想的發展與成熟而逐漸形成確立的。毛澤東思想的一系列獨創性理論,既體現了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觀和世界觀教育思想,也奠定了世界觀教育路徑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基礎。
早在井岡山時期,毛澤東就指出:“我們感覺無產階級思想領導的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7)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7.在古田會議上,毛澤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研究”列為黨內教育的材料,強調要以無產階級思想建設黨和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在抗日救亡的關鍵時期,毛澤東強調:“為了達到克服上述這些不良傾向的目的,在全黨中提高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水平是完全必要的,因為只有這種理論,才是引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指南針?!?8)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64.“在現時,毫無疑義,應該擴大共產主義思想的宣傳,加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習,沒有這種宣傳和學習,不但不能引導中國革命到將來的社會主義階段上去,而且也不能指導現時的民主革命達到勝利。”(9)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6.由此可見,長期以來的經驗積累與理論思考鋪墊了“雙學”路徑得以確立的理論基礎,“雙學”路徑也貫徹了毛澤東對馬克思列寧主義世界觀一貫的重視態度。
1937年毛澤東發表《實踐論》和《矛盾論》,從認識論和唯物辯證法的理論高度論述了什么是科學世界觀,如何樹立科學世界觀,為世界觀教育及其路徑的形成培植了哲學根基。在《實踐論》中,毛澤東系統闡釋了“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10)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7.,一方面引用列寧的“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11)列寧.列寧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45.,強調要充分認識和運用理論的指導作用;另一方面指出要“生活于(實踐于)那個事物的環境中”(12)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7.來認識事物,突出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秾嵺`論》所揭示的實踐與認識的辯證統一關系、理論聯系實際的觀點奠定了“雙學”路徑基本的理論原則,解釋了“雙學”在世界觀教育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睹苷摗访鞔_指出“兩種宇宙觀”的區別所在,闡釋了辯證唯物主義宇宙觀的基本觀點,同時,以發展的觀點揭示了學習的基本規律,“然而由于努力學習,可以由無知轉化為有知,由知之不多轉化為知之甚多,由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盲目性改變為能夠自由運用馬克思主義。”(13)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5.《矛盾論》全面呈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特別是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理論風貌,對“雙學”路徑的具體內涵作出了質的規定。
延安文藝座談會是延安整風這場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風運動中,延安文藝界暴露出脫離群眾、脫離政治、馳于空想、浮于空談等問題,突出表現為一部分知識分子存在非無產階級的思想傾向。中央決定召開文藝座談會,正是為了深刻剖析并解決存在的問題,以統一文藝界的思想認識。
1942年5月2日至23日,延安文藝座談會先后舉行三次全體會議,毛澤東在第一次、第三次會議上分別作了講話。毛澤東在第一次會議上所作的“引言”,主要是從文藝工作與一般革命工作的關系出發,闡發了關于“文藝工作者的立場問題、態度問題、工作對象問題、工作問題和學習問題”(14)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8.等重大問題,其中在學習問題上,毛澤東著重強調要“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學習社會”(15)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2.,他認為:“文藝工作者應該學習文藝創作,這是對的,但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是一切革命者都應該學習的科學,文藝工作者不能是例外。文藝工作者要學習社會,這就是說,要研究社會上的各個階級,研究它們的相互關系和各自狀況,研究它們的面貌和它們的心理。只有把這些弄清楚了,我們的文藝才能有豐富的內容和正確的方向?!?16)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2.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會有什么樣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文藝事業的方向性、文藝作品的思想性是文藝工作者世界觀的體現與具象,這里提到的學習問題從根源上看就是解決世界觀的問題,學習的過程正是改造主觀世界的過程,學習的結果反映在具體實踐成果當中。所以,毛澤東提出的學習問題,其本質是強調文藝工作者應徹底地清算資產階級世界觀的影響,樹立起無產階級世界觀并以此為指導進行文藝創作。同時,毛澤東從革命文藝工作者的工作性質與內容出發,提出文藝工作者理所應當學習文藝創作,并突出強調“一個自命為馬克思主義的革命作家,尤其是黨員作家,必須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知識。”(17)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2.毛澤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科學真理和社會生活客觀實際放在尤為重要的位置上,揭示了世界觀教育的核心內容、根本方法、具體要求。
“雙學”路徑的提出,是毛澤東對當時文藝界存在一些長期未得以解決的根本性問題的思考與解答,更是在延安整風運動中著眼于中國革命發展和未來的戰略考量,從這一意義上來看,這一路徑不僅是延安文藝座談會的寶貴遺產,也是長期以來我們黨思想政治工作的經驗總結和理論升華。
能否樹立科學的世界觀,關乎個人能否在社會生活中實現自由全面發展,能否在紛繁世界中作出合乎價值的正確判斷,能否在人生奮斗中實現自我價值,同時,也關系到一個社會賴以維系的共同思想基礎是否穩固,一個國家賴以發展的共同理想信念是否堅定,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的共同精神家園是否堅實。這說明路徑的選擇在世界觀教育中至關重要,行之有效的路徑才能真正實現世界觀教育的培植目的和改造作用。我們黨把“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學習社會”(18)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2.作為世界觀教育的重要路徑,是由其理論上的合理性、科學性和實踐中的可操性、有效性而決定的。
把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世界觀教育的路徑之一并擺在首要位置,其內在邏輯正是由于世界觀教育對科學世界觀本體有著強烈的理論需求和客觀需要,而馬克思列寧主義能夠極大地滿足這一需要,二者之間存在一種需要與滿足需要的契合關系。
針對世界觀教育的目標要求,毛澤東鮮明指出要“用無產階級世界觀完全代替資產階級世界觀”(19)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1.,世界觀教育就是要把個人舊有的世界觀中不符合社會發展進步要求的內容、不同于無產階級的認識、脫離了客觀實際和實踐要求的部分剝離開來、剔除出去,通過一定的科學有效路徑,將帶有科學真理性和鮮明階級性的世界觀樹立起來、鞏固起來、踐行起來。而馬克思列寧主義本身就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這為世界觀教育提供了現成的理想樣板。具體來看,一方面,馬克思列寧主義符合世界觀教育的科學性要求,其關于世界的真理性闡釋,實現了唯物論與辯證法、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以人類思想史上最為徹底的唯物主義哲學,蕩滌唯心主義用神、人性、觀念等解釋一切的舊世界觀的影響。另一方面,馬克思列寧主義滿足世界觀教育對階級屬性的規定,正如列寧所說“嚴格的無產階級世界觀只有一個,這就是馬克思主義”(20)列寧.列寧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71.,它是在無產階級的革命實踐中淬煉升華出來的,它是在人民群眾的長期奮斗中豐富發展起來的,它在人類思想史上破天荒地科學闡明了無產階級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創造者地位、首創地位,它是真正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符合人民大眾要求、順應人類社會歷史發展潮流的科學真理。馬克思認為:“哲學把無產階級當做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無產階級也把哲學當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閃電一旦徹底擊中這塊素樸的人民園地,德國人就會解放成為人?!?2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馬克思列寧主義世界觀的客觀必然性認為只有把人作為“物質武器”,通過其能動的實踐才能推動事物發展的可能向現實的轉化,實現自身的真理價值;而無產階級唯有掌握這一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精神武器”,才能真正實現從“自在”向“自為”的轉變,實現自由而全面發展。正是因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具有任何其他世界觀都無可比擬的真理性和階級性,所以,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毅然決然地選擇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自己的世界觀來指導自己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以實現自身解放和全人類解放事業。
需要與滿足的完美契合決定了世界觀教育必須首先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學說,認識并掌握其立場、觀點和方法。唯有如此,才能以正確立場調整思想上的偏差、以科學觀點糾正認識上的錯誤、以科學方法蕩滌頭腦中的誤區,真正通過學習世界觀理論基礎本身來改造世界觀。
改變世界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世界觀自我確定的理論主題,它在改變世界的基礎上真理性地解釋世界,再以對世界的科學解釋付諸改變世界的活動之中,而改造世界內在地包含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辯證統一。所以,馬克思列寧主義世界觀教育的意義,不僅是改造主觀世界,對客觀世界形成正確的反映和解釋,更在于為改造客觀世界提供思想指引和價值引導,而這一教育意義的實現需要在學習社會這一路徑中得以完成。
物質決定意識——這是唯物主義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也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世界觀的核心問題之一,《講話》中指出:“比如說,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就是存在決定意識,就是階級斗爭和民族斗爭的客觀現實決定我們的思想感情。”(22)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2.這一經典論述精辟地闡明了社會存在的客觀現實與人的思想觀念之間的關系。毛澤東在《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一文中進一步指出:“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23)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0.世界觀體現的是人對客觀實際的社會存在的反映,世界觀的改造不能脫離客觀實際。同時,世界并非變動不居的,正如恩格斯所言:“一個偉大的基本思想,即認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其中各個似乎穩定的事物同它們在我們頭腦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樣都處在生成和滅亡的不斷變化中,在這種變化中,盡管有種種表面的偶然性,盡管有種種暫時的倒退,前進的發展終究會實現———這個偉大的基本思想,特別是從黑格爾以來,已經成了一般人的意識,以致它在這種一般形式中未必會遭到反對了?!?2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0.所以要直接在生動的社會生活中把握并認識始終處于變化發展過程中的客觀實際,從而改造落后于現實發展的主觀世界,形成科學世界觀。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提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2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要求我們把社會生活“當做實踐去理解”(2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7.,通過改造客觀世界的現實實踐深入社會、了解社會、認識社會,深化拓展對世界的正確反映和對社會現實的科學看法,從而實現主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由此可見,學習社會這一路徑體現了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辯證統一,一方面指出要在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斷端正主觀與客觀的關系,不斷提高認識的能力和水平,從而形成并深化對客觀世界的正確認識;另一方面強調參與社會生活改造客觀世界,以這一實踐推動改造主觀世界的深入進行。
世界觀的改造不是隨意的、更不是盲目的,既要進行符合科學世界觀的面貌的改造,又要進行符合客觀實際的改造,而要樹立起無產階級科學的世界觀,斷然離不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指導,離不開社會存在的客觀制約,離不開社會實踐的錘煉改造。所以,學習社會就是一個按照科學世界觀要求改造世界觀的過程,就是通過改造客觀世界的社會實踐活動改造主觀世界的過程。
世界觀教育是一項系統工作,它并不是對思想漏洞進行簡單的縫縫補補,也不是沉疴未去便盲目地加以灌輸,而是通過有效路徑、施以科學方法從根本上影響人們對世界的整體看法以實現世界觀的徹底轉變,從而對實際能夠形成客觀反映、對價值能夠有著正確判斷、對人生能夠作出合理定位,并能把科學的世界觀轉變為可操的方法論,貫徹于社會生活實踐活動之中?!皩W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學習社會”(27)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2.之所以能夠發揮世界觀教育的路徑作用,正是由于它并不是各行其是、截然分開的“雙路徑”,而是在思想和現實的雙重影響下、在理論與實踐的雙向互動中以及在“雙學”的相促相成中實現其世界觀多維度、多方面的改造與轉變,其實現機制就是在“雙學”中堅定正確的立場、堅持正確的觀點、踐行正確的方法。
《講話》旗幟鮮明地指出:“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28)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7.“為什么人”的價值選擇標志著個人在立場站位上的選擇,在世界觀體系中,“為什么人”的立場問題是一個核心問題?!吨v話》中,毛澤東化用魯迅的名言,明確指出“做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29)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77.,生動闡明了為人民的價值取向和“我們是站在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立場”(30)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8.的觀點。
人民立場,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根本立場、基本觀點、顯著標識和亮麗底色;堅定人民立場,是唯物史觀的理論使然,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使命使然,是作為社會歷史主體的人的本質使然。解決立場問題,就必須“徹底解決個人和群眾的關系問題”(31)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77.,在這一關系中涉及對待人民群眾的思想、態度和感情等。《講話》在關于“為四種人服務”“大眾化”“提高和普及”等論述中闡明了“為群眾”和“如何為”的問題,體現了文藝工作者對無產階級的應有態度,飽含了毛澤東對人民群眾的熾熱情感,這一系列論述有力地沖垮了一部分人靈魂深處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王國”,幫助他們“感情起了變化”(32)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1.、在思想上入了黨并擁有了“共產黨員的氣味”(33)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75.,實現了個人立場甚至是世界觀“由一個階級變到另一個階級”(34)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1.的根本轉變。
用馬克思列寧主義世界觀來改造世界觀,必然要求把個人的立場擺在馬克思列寧主義信仰者的位置上、放在無產階級人民群眾其中一員的身份中,這就需要實現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人民群眾的思想認同、身份認同、情感認同,在“雙學”中感知于科學理論、感受于人民生活、感懷于群眾創造、感同于人民情感,從而明確立場定位,堅定人民立場。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堅定人民立場,必須從對唯物史觀的深刻把握中找到理論支撐,形成立場自覺;必須從理論發展歷程中找到歷史根據,堅定立場信念;必須從對理論體系的全面領悟中找到目標指向,踐行立場要求。學習社會以堅定人民立場,“要研究社會上的各個階級,研究它們的相互關系和各自狀況,研究它們的面貌和它們的心理”(35)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2.,從而在認識上了解群眾生活,在思想上體悟群眾智慧,在情感上理解群眾悲歡,在工作中解決群眾訴求,真正將人民立場貫徹實踐、落到實處。
馬克思列寧主義是指導人們正確認識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理論武器。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其徹底而完備的唯物主義哲學提供了以實踐為基礎的、以社會歷史發展現實為依據的關于整個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圖景,是對人類文明有益成果和社會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作為科學的方法論,以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為基礎的科學思維方法和分析方法是指導人們認識世界的思想工具,馬克思列寧主義富有科學探索性、前瞻性的基本結論和歷史洞見,為改造客觀世界、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提供了行動綱領和指南。
在《講話》中,毛澤東生動、靈活、巧妙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闡釋其文藝理論觀點,例如,從“物質決定意識”講明“為群眾”和“如何為”的問題;從“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中闡明文藝的來源問題;從“階級理論”中揭示無產階級文藝的本質;從“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統一”中提出文藝批評的標準,等等。從當時改造知識分子世界觀的角度來看,《講話》結合基本原理和客觀現實所提出的一系列觀點,對于從“亭子間來的”人是耳目一新的、直擊要害的,也是易于接受、易于操作的,它糾正了存在于延安知識屆中的資產階級錯誤思想,確立了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文藝觀在這一群體及成員頭腦中的堅固地位,同時,也樹立起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進行世界觀教育的成功標桿。
《講話》指出:“學習馬克思主義,是要我們用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的觀點去觀察世界,觀察社會,觀察文學藝術,并不是要我們在文學藝術作品中寫哲學講義?!?36)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74.“我們說的馬克思主義,是要在群眾生活群眾斗爭里實際發生作用的活的馬克思主義,不是口頭上的馬克思主義。把口頭上的馬克思主義變成為實際生活里的馬克思主義,就不會有宗派主義了?!?37)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8.這兩段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在“雙學”中掌握什么樣的科學理論,如何在“雙學”中掌握科學理論的問題。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科學理論,不僅要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以在理性認知層面上形成對科學理論的整體把握,也要學習人民群眾的生活、實踐、智慧、經驗中符合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部分以在感性認知層面上鞏固和完善對科學理論的深入認識,簡言之,在“雙學”中掌握的科學理論就是經過實踐證明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在實踐中運用著的活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要掌握那些經過實踐證明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需要對經典原著、基本觀點以及理論發展脈絡進行系統性、整體性的學習,需要在閱讀、授課、思考、領悟中完成,更需要在“觀察社會、觀察世界”中加以運用,這就是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掌握那些在實踐中運用著的活的馬克思列寧主義,需要直接深入群眾生活和實踐,真切感知群眾經驗和智慧,需要在調研、體驗以及對理論的回扣與反思中完成,這就是學習社會。
毛澤東說:“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38)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0.世界觀的改造需要正確思想注入頭腦、洗滌觀念,所以,實現世界觀由非無產階級向無產階級的轉變,是在反復實踐中完成的。這一實踐活動并不是關在書齋中閉門造車,也不是局限于“亭子間”坐而論道,而是需要置身火熱的社會生活、投身群眾的鮮活實踐,即深入實際、深入群眾,這既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世界觀的本質要求,又是世界觀教育這一實踐活動的必經之路。
《講話》中提道:“我們是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從分析這些事實中找出方針、政策、辦法來?!?39)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3.“中國的革命的文學家藝術家,有出息的文學家藝術家,必須到群眾中去,必須長期地無條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農兵群眾中去,到火熱的斗爭中去,到唯一的最廣大最豐富的源泉中去,觀察、體驗、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階級,一切群眾,一切生動的生活形式和斗爭形式,一切文學和藝術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進入創作過程?!?40)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0-861.這說明,唯有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才能脫離空中樓閣般的泛泛空想而獲得對客觀事實、社會生活的深刻細致認識,才能剔除為時代、群眾、現實所摒棄的錯誤傾向而獲得符合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要求、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思想觀念,這不但符合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實踐觀點、群眾觀點,而且符合客觀認識現實存在、準確定位正確立場的世界觀改造要求。針對如何深入實際、深入群眾的問題,毛澤東在《講話》中進行了原則規定和理論指導,提出了“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卻是第一位的工作”(41)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0.“只有做群眾的學生才能做群眾的先生”(42)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4.“應該認真學習群眾的語言”(43)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1.等一系列論述,在其號召與指引下,當時不少文藝工作者去到田間地頭或是抗戰前線,回歸社會、融入群眾,參加生產勞動,經受戰火洗禮,把作品寫在了邊區的土地和抗戰的前線。
在“雙學”中踐行深入實際、深入群眾的實踐方法,這既是世界觀改造的一項重要步驟,也是能夠運用科學世界觀方法論的重要體現?!吨v話》指出:“一定要在深入工農兵群眾、深入實際斗爭的過程中,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和學習社會的過程中,逐漸地移過來,移到工農兵這方面來,移到無產階級這方面來?!?44)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7.在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學習社會的過程中,用科學的理論進行思想轉變和行動指導,進一步明確什么是深入實際、深入群眾,為什么要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如何深入實際、深入群眾;用設身處地的實踐“觀察、體驗、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階級,一切群眾,一切生動的生活形式和斗爭形式”(45)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1.,進一步走入群眾以通曉社會、了解實際,進一步融入群眾以站穩立場、深化認識。
“通過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學習社會和工作實踐樹立無產階級世界觀的思想”(46)改革開放三十年重要文獻選編:下[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208.是毛澤東思想中關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論觀點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獨創性的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深刻影響了近80年來我國文學藝術事業發展和世界觀教育工作。世界觀教育問題是一個常談常新的問題,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上,我們更加需要以科學世界觀指導實踐、推動發展,更加需要用科學世界觀統一思想、統一意志。面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深刻變革和世界格局的深刻調整,不同文化交流日趨頻繁,人們的思想觀念愈加多元,文化軟實力的國際較量更為明顯,不同意識形態相互交鋒愈顯尖銳,牢固樹立馬克思列寧主義世界觀更顯重要。與時俱進地挖掘世界觀教育“雙學”路徑所蘊含的時代價值和當代啟示,為做好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歷史營養和智慧。
“學”字當頭、以“學”為先,是《講話》揭示的世界觀教育路徑的鮮明特征和顯著品格。無論是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還是學習社會,都突出強調了學習在世界觀改造中的重要性,凸顯其在世界觀教育中的重要功能??茖W世界觀的養成、樹立和穩固都離不開學習,注重學習本身就是科學世界觀的應有之義。
習近平指出:“我多次強調,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47)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40.我們黨早在延安時期便高度重視“本領恐慌”問題,在整風運動中成功找到“學習”這一制勝法寶。伴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不斷推進,我們黨始終大興學習之風,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后把建設“學習型馬克思主義政黨”擺在戰略高度上加以推進。實踐證明,重視學習、善于學習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發展的源頭活水,依靠學習取得成功、走向未來是我們黨百余年奮斗積累的寶貴經驗。
通過“雙學”路徑推動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牢牢扭住“學習”這個有效工具和基礎手段。一方面兼顧好“必修課”和“選修課”,系統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看家本領”,著重領會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以此厚植理論學習深度,提高思想領悟程度,拓展思維視野廣度,提升思想境界高度;要知曉古今中外,通達社會萬象,加強針對性、系統性、專業化的各學科門類的知識學習,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知識“荒地”。另一方面兼顧好學習與實踐的關系,明確學習的全部目的在于實踐,學習的最大意義在于實干,既要向書本學習,又要向實踐學習;既要學習理論知識,又要增進實踐本領;既要把知識運用于實踐中,也要把本領運用在學習上,在學中干、在干中學、以學促干、以干促學,切實讓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事業發展和個人進步的生動實踐。同時,要在全社會、各領域推動學習風氣,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要先學一步、帶學促學,共產黨員這一“先鋒模范”要學深一層、率先垂范,廣大青年這一“重中之重”要學出信仰、信念、信心,真正讓崇尚學習、熱愛學習成為全社會的普遍共識和自覺行動。
是否始終把人民群眾擺在最高位置,是判斷科學世界觀和落后世界觀的試金石。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就是要把群眾史觀轉變為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的世界觀,學習社會就是要從群眾實踐和智慧中汲取改造世界觀的動力和養分?!半p學”路徑以樹立科學世界觀為目標指向,理所當然地把人民至上作為自己的根本立場,把群眾路線貫徹于世界觀教育實踐中。
堅持人民至上,強調把人民群眾作為血脈根基和力量源泉,尊重人民群眾的實踐主體和價值主體地位,遵循一切為了人民和緊緊依靠人民的辯證統一邏輯。在黨的理論發展上,人民至上的立場貫徹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產生、發展的全過程,我們黨始終把理論創新發展植根于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實踐中,及時把群眾實踐形成的新鮮經驗、蘊藏的深厚智慧總結上升為新的理論。在黨的奮斗實踐中,我們黨既通過推進事業發展和社會進步不斷造福人民,又從人民群眾的發展要求和歷史創造中獲得前進動力,體現了堅持根本宗旨和踐行初心使命的一貫性、黨的事業發展同群眾利益實現的一致性。
新時代推進世界觀教育“雙學”路徑的實踐,要始終不渝堅持人民至上,最根本的是要從世界觀的高度上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人民性特征,把其中蘊含的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使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以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價值目標,作為樹立科學世界觀的思想基礎和根本指向。堅持人民至上,重點在于自覺拜人民為師,扎根人民群眾,深入群眾實踐,既要保持“虛心”又要堅定“恒心”,既要“身到”又要“心到”,把世界觀的鞏固、實踐本領的增強以及認識水平的提高植根人民群眾的實踐沃土。堅持人民至上,關鍵是要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既要在服務群眾的實踐中樹牢世界觀,又要依靠群眾不斷端正世界觀,掌握群眾路線的方法論要求,真正把世界觀層面的群眾觀點切實履行在群眾路線的具體實踐中。
“雙學”路徑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與豐富鮮活的社會生活聯系起來,把科學理論的學習與投身社會實踐聯系起來,把科學世界觀方法論與改造世界觀的實踐活動聯系起來,把理論聯系實際的理論光焰照進了世界觀教育的現實活動之中。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學習社會在世界觀教育過程中始終密切聯系、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反映出這一路徑之所以科學、有效的學理依據和精神內核——理論聯系實際。
毛澤東認為:“學風問題是領導機關、全體干部、全體黨員的思想方法問題,是我們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問題,是全黨同志的工作態度問題。”(48)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3.換言之,學風本質上反映了人們對理論的根本立場和態度,我們黨在同教條主義、主觀主義的斗爭中逐漸認識到理論脫離實際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理論離開實踐就會成為無源之水,只有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于實際、運用于實踐才能充分顯現其真理偉力和發展活力。理論聯系實際符合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征和理論要求,作為我們黨的三大作風之一,其有力地推動了我們黨的思想建設、學風建設,深刻影響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
習近平強調:“在新時代的征程上,全黨同志一定要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緊密聯系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緊密聯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實際,緊密聯系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重大變化,緊密聯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各項任務,自覺運用理論指導實踐,使各方面工作更符合客觀規律、科學規律的要求,不斷提高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能力,把黨的科學理論轉化為萬眾一心推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力量?!?49)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63-64.在實施“雙學”路徑加強世界觀教育的過程中,要牢牢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和要求,在立足新時代歷史方位,把握新時代矛盾轉化,結合新時代歷史性成就和變革的基礎上,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原創性戰略思想和創新理念,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由此使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精神世界更好適應新征程事業發展的需要。要把對我們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動態變化的把握同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成果結合起來,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個人的具體工作實踐同深學細悟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聯系起來,實現理論與實踐、認識與行動的主客觀統一,讓“雙學”促生的科學世界觀的精神力量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現實物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