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一斌
現代社會,脫發和斑禿在人群中十分常見,在我的臨床工作中,就常會碰到患者這樣問:“為什么我的斑禿反復不好,頭發也越脫越少了,這都與哪些因素有關?我又該如何治療?”的確,斑禿者多數毛發能再生,但也能再次復發,脫發愈廣泛,病程愈長,毛發再生機會愈少。
斑禿,俗稱“鬼剃頭”,是一種精神因素主導、與自身免疫相關的非瘢痕性毛發脫失性疾病,各年齡段均可發生,但以青年多見,沒有明顯的性別差異。常表現為突然出現的、圓形或橢圓形脫發斑,邊界清晰,脫發處皮膚光滑,無炎癥、鱗屑和瘢痕,可發生于身體的任何部位。
患者通常除了脫發沒有其他不適,也有患者伴輕度頭皮癢感或頭皮緊繃感。對于脫發斑數量少、面積小、病程短的患者來說,多數毛發可再生,但也能再次復發。部分患者癥狀持續加重可致全禿(頭發全部脫落)或普禿(全身毛發,包括頭發、眉毛、腋毛等全部脫落)。受累面積越大,毛發全部再生的概率越小,遷延不愈的可能越大。只有一種情況例外——急性泛發性全禿,此病進展很快,但自愈概率較高。
關于斑禿的發生,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認為可能與遺傳、精神與情緒應激、內分泌失調、免疫炎癥等多因素有關,可能屬于多基因疾病范疇。遺傳易感性是斑禿發病的一個重要因素,約25%患者有家族史。神經精神因素被認為是重要的誘發因素之一。
相當多證據提示,本病與免疫機制相關,如斑禿常與一種或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并發,橋本甲狀腺炎、糖尿病、白癜風患者及其親屬患本病的概率比正常人增高;斑禿患者體內存在針對毛囊自身抗原的免疫反應,生長期毛囊免疫赦免(編者注:將異體組織器官移植到機體的某些特殊部位可以得到長時間的存活幾率而不被排斥,這一現象稱為免疫赦免)喪失,進展期或早期脫發及再生毛發毛囊周圍有以Th細胞(白細胞的一種)為主的炎癥細胞浸潤;部分斑禿患者對糖皮質激素治療有效。
因此,臨床對于斑禿的治療也主要從這幾方面入手:
祛除可能的誘發因素,注意勞逸結合。絕大多數斑禿可在6~12個月內自然痊愈。對禿發范圍廣或全禿、普禿患者,宜戴假發以減輕心理負擔。
應在醫生指導下,結合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藥物。可外用或注射糖皮質激素減輕毛囊周圍炎癥,可用潑尼松龍混懸液或復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作皮內注射,一般3~4次后可見效。也可以用2%或5%米諾地爾(敏樂啶)溶液、10%辣椒酊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毛發生長,應用2~3個月可有毛發新生。
胱氨酸、泛酸鈣、維生素B族口服有助于生發。對于精神緊張、焦慮、失眠的患者可給予其他鎮靜劑。迅速廣泛脫發包括全禿及普禿者可口服潑尼松、環孢素、甲氨蝶呤等,近年來,JAK抑制劑等生物制劑靶向治療應用越來越多。還可以配用復方甘草酸苷、白芍總苷、養血生發膠囊、薄芝片及何首烏片等。
有研究報道PUVA療法、長波紫外線、窄譜中波紫外線、光動力療法、308nm單頻準分子光和準分子激光、脈沖紅外二極管(904nm)、低能量激光及點陣二氧化碳激光等均對斑禿具有一定治療效果。
中至重度斑禿(禿發面積>50%)可以外用接觸致敏劑二苯環丙烯酮(DPCP),主要通過誘導發生接觸性皮炎而導致病變部位毛發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