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民
人說“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幸福生活的港灣,更是拒腐防變言傳身教的前沿。”對此,我是深有體會。
結婚40多年來,老伴兒一直默默承擔著家里監督員的職權,每逢遇到有大事時,老伴兒就會囑咐我和家人:“出門在外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能由著性子胡來。更不能貪圖小便宜做對不起祖宗的事情。”老伴的囑咐,就像一封《家風廉潔自律提醒書》,時刻提醒我廉潔自律,守住底線。
在2008年初,老伴兒就加入了志愿者隊伍按時到崗值守維護社區治安。受老伴兒的影響,我2011年底退休后也加入了治安志愿者隊伍和老伴兒一起分享志愿奉獻的快樂。
記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襲,老伴兒和我一起去投入到社區防控值守之中,我和老伴兒身穿紅馬甲,手拿測溫槍,于臘月二十八就上崗了,值班地點分別在社區大院南北門口,職責是巡查來往社區的每一位到訪者,問明白他們從哪里來,到誰家去,去做什么。三天的新鮮勁兒過去后,我就感覺枯燥乏味,“不好玩兒”了。覺得每天無數次的重復著一件事,特煩人。老伴兒明察秋毫,中午一起吃飯時她問:“老吳,你是不是有點兒煩了呀?我看你今天沒有前幾天那么主動‘出擊’的勁頭啦,有時還有點兒慢吞吞的。”我忙接過話茬說:“不是,我是因為這兩天有點兒腿疼,走路吃力。”老伴說:“那好,我明天就給你請假,讓你在家養幾天。”
此時,我立刻感覺臉上火辣辣的,像是喝了酒一樣。“我說到你痛處了吧?”老伴問道,“我們是在做抗疫志愿者,一定要努力認真的做好。不然讓人戳脊梁骨啦! ”我忙說:“是,是,是。”
這回我可不能再讓老伴兒看不起了。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打起精神逐個盤問每一位來小區的人。一天下來雖很累,但做到了認真負責。
迄今為止,我和老伴兒一起,風風雨雨已經生活四十多年啦。大到家里添置大件家具,小到一句話,老伴兒都能及時提醒我。“下次不能這樣說或這樣做”這句口頭禪,是老伴常說的一句話。這旁人看來,也許認為我是個沒主見的男人,可我卻覺得有家里的“賢內助”管著真好。她就像我的方向標,讓我永遠不會迷失方向。
有時,和好朋友一起聚會,老伴兒只要在場,保準小聲囑咐我一句,少喝點。到家后,老伴兒也要說上幾句剛才在酒桌上我哪點有毛病,需要下次注意的話。如:“今天你不該哪壺不開提哪壺說,老張太溺愛孩子,別人聽到了不說,為啥就你說出來,讓人家多沒面子呀。”我忙解釋:“我不是故意的,是提醒他呢。”
老伴兒勸慰我:“提醒朋友應該在沒人的時候背后交換意見,不能在桌面上讓人家下不來臺。每個人都有優缺點,我們要學習人家的優點,少說人家的不足之處,還有就是在外面少說多做,不能圖一時痛快,滿嘴跑火車,什么都說。”我忙說,老伴兒說的極是,我一定注意,沒有下次了。
你們看,我家的“賢內助”合格不?大事小情沒有她不管的。為此,有人說我是典型的妻管嚴,可我卻說,有錢難買樂意呀。你說對不。
責編 蘇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