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軍
摘要:牛結核病是一種主要由牛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肉芽腫病,普遍存在于非洲和亞洲國家,近年來該病發生率呈現增加趨勢,無疑給養殖戶帶來巨大挑戰,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危害人畜健康。本文詳細分析了牛結核病的發病原因,闡述其臨床病狀,并介紹幾種診斷方法,提出預防、病前和病后的綜合防治對策,以期促進養殖業的穩態發展。
關鍵詞:牛結核病;發病原因;防治
牛結核病是一種主要由牛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肉芽腫病,在我國列入二類動物疫病。牛結核病如果暴發,會導致動物健康方面的重大經濟損失,其影響包括生產力下降、行動限制、篩查成本、受影響動物的撲殺和貿易限制等,這些直接降低養殖戶的經濟效益。由于牛結核病是人畜共患慢性病,對人類健康也帶來巨大挑戰,尤其是該病的易感人群,比如實驗室人員、獸醫、養殖工作人員、檢疫員等,需要引起所有高危人群的極大重視。因此,開展實施有效方案防控牛結核病是當前養殖業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結合目前疫病實際情況,對該病的發病原因、臨床癥狀、診斷方法及防治對策進行闡述,有利于養牛戶掌握診斷防控技術,建立科學管理機制,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1 發病原因
結核病的發生主要是由牛分歧桿菌造成的傳染病,水牛、黃牛、奶牛、牦牛都易感,特別是奶牛易感性最大,除此之外有包括豬、家禽、鹿、獅子、獵豹在內的近100種動物均能感染此病,羊通常不感染此病。一旦個別牛受到該病原體的感染,這些病牛是引起周圍牛群感染致病的主要傳染源,病牛會隨著糞尿、鼻汁、乳汁、呼吸道等排出分歧桿菌污染牧場,比如墊料、器具、飲水、飼料及空氣,則健康牛通過接觸會導致傳播,同時病牛在交配時也會交叉傳染,犢牛吮吸來自受感染的母牛乳汁時也會引起感染。
2 臨床病狀
家畜中牛對結核分歧桿菌的易感性最高,該疾病沒有顯著的季節性,四季均可發生,是個慢性發病過程。牛結核病潛伏期因牛體質不同而長短不一,在飼養管理規范牧場的牛體中潛伏期相對較長,幾個月甚至可長達數年,而較差體質的患牛只有十幾天,潛伏期不固定。牛發生的結核類型主要表現出五種:肺結核、腸結核、乳房結核、腦結核和淋巴結核。
1)對于肺結核,患牛在發病初期容易表現出疲憊狀態,存在干咳現象,特別是呼入冷空氣、運動以及起立行為之后。隨著病情加重,干咳次數增加,并逐漸轉變為濕咳,在咳嗽癥狀時,患牛表現很痛苦,呼吸加促伴有氣喘現象,呼吸較為困難。獸醫對患牛進行肺部聽診,發現聲音呈現啰音或摩擦音,進一步檢查時,會發現頸部、肩前、咽部、頜下、股前等多處部位淋巴結腫大明顯。患牛日漸消瘦,食欲大減,也會出現貧血現象,處于哺乳期的病牛產奶量下降,體溫呈升高趨勢。
2)對于腸結核,患牛的腸壁細胞遭到破壞,使腸道功能受到不同程度地影響,對日常飼料沒有明顯的食欲,消化吸收也受到影響,初期腹瀉與便秘均會發作,后期主要表現出腹瀉,并且糞便排泄物腥臭摻雜著膿汁或血,脫水嚴重,尤其犢牛患于腸結核的癥狀更明顯。
3)對于乳房結核,患牛乳房出現炎癥,乳腺區淋巴結呈現腫大,伴有凹凸不平大小不等的結節,無痛熱現象,乳汁質量和產奶量也發生變化。初期乳汁變化不明顯,病情加重時乳汁較稀薄,如水一樣,分泌量減少,伴隨著萎縮癥狀,嚴重時乳房表現出不對稱,乳頭肉眼可見變形及位置不正常,導致乳汁分泌停止。
4)對于腦結核,患牛腦細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會出現過于興奮、驚嚇、不安、震顫等行為,也會導致長年臥地不能站立,存在頭和頸部位局部僵硬的現象。如果病情出現進一步惡化,會引起呼吸急促、昏迷、痙攣以及心律失常等問題。
5)對于淋巴結核,患病牛體內的各個淋巴結均有結核病變,當咽部淋巴結發生結核病變時,會因腫大出現咽喉壓迫,呼吸聲音變得粗厲;當肩前淋巴結和股后淋巴結發生結合病變時,會出現前后跛行的癥狀;當縱膈淋巴結腫大時,會伴隨瘤胃鼓氣的癥狀。
牛結核病的主要病理變化是形成多個結核結節,最常發生在肺部和發病部位的淋巴結,剖檢患病牛可見肺臟內有大量肉眼可見的增生性結節,形態大小不一,呈黃白色或白色,切開結節可看到干酪樣壞死病變,也有的出現鈣化。肺臟組織壞死或軟化溶解,最終形成空洞。患病牛的胸膜、腹膜上有白色珍珠樣大小不一的結節,故牛結核病也稱為“珍珠病”。
3 診斷方法
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如果發現牛群出現異常行為或上述臨床癥狀時,要結合實際情況,及時采取適當的診斷方法來進一步確診,與時間賽跑,盡早診斷盡快實施拯救措施,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單一的方法準確性難以判斷,因此采用多種方式綜合評估疫病情況是十分重要的。
3.1 分子生物學診斷
當前,相對先進的分子生物學方法已被許多國家當作牛結核病診斷的有力方式,其主要包括如下技術,各有優劣:①PCR檢測法。該方法具有較多優勢,檢測速度快,縮短檢測時間,提高診斷效率,而且靈敏度高,改進整個檢測過程,應用范圍廣。此方法更多的是進行基因序列分析研究,提升其特異性,保障了檢測的準確度,確保檢測順利進行。然而,PCR檢測法對設備、技術和分析方面要求很高,一旦操作不規范,直接影響最終結果的準確度,因此前期準備工作要充分有效,才能更好地用于檢測;②DNA探針法。該檢測方法特點主要體現在探針方面,對被分開的寡核苷酸進行標記,隨后標記的片段與體外的擴增產物發生雜交過程,可以產生特異性的菌株。
3.2 細菌學檢測
以牛結核病病原體分枝桿菌為對象實施檢測,主要有涂片染色鏡檢、細菌分離培養等方法。涂片染色鏡檢可以直接采集痰液、尿液或其他部位的分泌物作為樣品進行涂片處理,染色后觀察顏色即可判斷,操作過程比較簡單,但是該方法靈敏性不高,難以區分分枝桿菌與非典型分枝桿菌。而細菌分離培養法是對細菌進行培養,周期較長,且生長情況容易受到諸多條件影響,導致檢測結果的準確率降低,在臨床診斷上沒有廣泛推廣應用。
3.3 免疫學診斷
結核菌素試驗是當前畜牧業在檢測牛結核病方面相對來說最標準的方法,在實踐過程中,該方法的優勢脫穎而出。結核菌素試驗是用0.1mL的結核菌素進行皮內注射,等待72h后進行結果判定,當注射結核菌素部位的皮膚出現紅腫,皮厚增加超過4mm時,認為有明顯的炎癥反應,判定為陽性;當注射部位皮膚沒有明顯紅腫,但皮厚增加2~4mm時,認為是疑似病例;當注射部位皮膚無紅腫,且皮厚增加小于2mm時為陰性。判定為疑似病例時應當30d后再對疑似患病牛進行復檢,結果仍為疑似時,間隔30~50d后再次檢驗,若仍為疑似,則可判定為陽性牛。然而,該方法也存在一定劣勢,操作時間長、流程復雜,物理、生物因素不易控制,從而影響試驗結果。
4 綜合防治對策
4.1 定期檢疫,加強監測管理
為了確保牛群的基本健康,每年需定期開展至少2次檢疫工作,制定科學的監測方案,加大監測管理力度,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對應措施。如果檢測結果呈陽性,要立即對牛群凈化處理,捕殺患牛并對其尸體無害化處置,患病牛使用過的圈舍、用具要進行嚴格的消毒,消毒藥品應同時使用2%氫氧化鈉熱溶液、10%漂白粉或5%甲酚皂溶液,徹底將傳染源消滅掉。如果發現養殖場存在疑似患牛,需要立即采取隔離手段,獨立空間居住,避免與其他健康牛交叉感染。如果養殖場新引進牛,按照當地相關部門要求進行檢驗檢疫,確認是健康體體質方能混入牛群。
4.2 預防接種,強化衛生工作
隨著社會的發展,養殖戶在疫病預防工作方面越來越重視,預防接種增強免疫機制成為普遍現象。通過接種疫苗,可在牛體中產生抵抗病原體的抗體,當受到外來侵染時,自身免疫系統會形成保護,自動識別并清除,有效降低疫病的發生率。此外,養殖戶要正確認識做好衛生管理的重要性,制定清潔管理制度,保證牛舍陽光充足,溫濕度適宜,合理控制飼養密度,讓牛群在良好的環境下健康成長。
4.3治療
牛結核病的治療相對較為困難,根據國家規定,當養殖場發現陽性牛時應當立即撲殺并進行無害化處理,當牛只的經濟價值較高,確有治療必要時,應當首先做好隔離措施,避免結核桿菌的擴散與污染,而后使用鏈霉素進行治療,但通常治療效果不顯著,且有導致周圍易感動物患病的風險,不建議進行治療。
5 小結
養殖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近年來牛結核病發病率呈現增加趨勢,給養殖戶帶來巨大挑戰,需要給予高度關注和重視。因此,實施有效方案防控牛結核病是當前養殖業亟需解決的問題,掌握診斷防控技術,建立科學管理機制,各部門加強監管力度,研發新型快速準確檢測方法,對牛群的健康成長和養殖業的穩態發展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