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摘要:當前地區不斷加強畜牧產業結構的調整,一大批先進的養殖技術,管理理念充分應用,大大提升了畜牧養殖產業的養殖效益和養殖效率。畜牧業擴大背景之下,每天產生的畜禽糞污數量也呈現增加的態勢,有些養殖場不注重畜禽糞污的資源化利用和高效處理,不經處理的各種糞便和污染物隨意丟棄、隨意排放,對周邊生態環境構成了嚴重的危害。當前畜牧養殖污染已經成為農業面源污染的主要來源,如何采取多項措施切實做好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就成為當前畜牧養殖產業現代化發展進程中需要重點攻克的難題。
關鍵詞: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存在問題;對策
山東省高密市是一個典型的養殖大縣,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肉雞養殖大縣,年出欄生豬近百萬頭、肉雞一億只。以生豬、肉雞養殖為主導的畜牧養殖產業不斷向前推進,養殖戶依托規模化養殖產業,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但不可忽視的是,隨著畜牧養殖行業的發展進程不斷加快,畜禽養殖糞污污染問題已經成為當前畜牧養殖產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如果污染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勢必會對周邊的生態環境構成嚴重的污染和破壞,反作用于畜牧養殖產業中,影響到動物的健康生長,甚至會加重某些傳染性疾病,尤其是重大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流行,威脅到一個地區畜牧養殖安全。
1高密市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現狀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于促進畜禽糞污還田利用依法加強養殖污染治理的指導意見》,高密市成立了以畜牧、環保等多部門“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延伸績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的領導和執行力,并按照補短板、群防治的工作要求,狠抓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項目促引導,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高密市先后投資1,000多萬元,在全市1,032個畜禽養殖場(戶)實施雨污分流、糞污設施配套等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目前已全面完成,配建率、使用率均達到100%。同時抓配套促完善,加快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抓配建促整縣推進資源利用再上臺階。
1)堅持整縣推進,創建糞污處理服務新體系。一是做實項目夯實基礎。以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為依托,先后投資1.6億元,建設完成1個大型沼氣、1個有機肥生產、4個區域處理中心、“N”個養殖戶配建,形成“1+1+4+N”的“114N”糞污處理架構。二是因場施策,提升“114N”模式實效。按照“屬地管理、聯合整治、全域展開、一步到位”的原則,制定了設施配建、糞污利用“一方案一辦法”,在膠河、姜莊鎮先行先試,全面展開“非規模場配建,規模場提升”專項行動,以點帶面,保障“逢養必建、有建必用” 零直排。我們先后對1,032家規模場、4,000余家專業戶配建儲糞棚17.5萬平方米、化糞池35.5萬立方,在全市率先實現糞污處理設施配建率和規范使用率“兩個100%”。三是積極創建社會化運管模式。堅持“政府支持、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方針,確保運營效益。優選南洋泰可豐、恒陽環保等第三方專業公司,實施畜禽糞污專業化有組織的集中收集、統一處理,實現縣域糞污自行處理與委托處理多元化處理的全覆蓋。
2)堅持全量還田,探索糞肥一體化新模式。按照“全量收集、一體發酵、無害化處理、全量化還田”的思路,初步形成4個低成本、方便運營的糞肥一體化利用模式。一是“就地就近”模式。加強社會經紀人的組織引導,鼓勵購置專業運輸車輛及配套設施,有組織的實施糞污統收、統處等,通過一戶一策的保姆式運營服務,滿足糞肥多元化就近還田的需求,調動了全員參與的主動性。目前,全市登記糞肥罐車200余輛。二是“半公里圈”模式。以中小養殖戶為主體,通過自建酵池處理、自備管泵運輸、自備田地消納。全市建有窖池容積38.4萬立方米,管網300多萬米,可供消納田地15萬畝。三是“一公里圈”模式。以新希望六和,正大等8個萬頭以上生豬養殖集團為主,糞污經過標準化工藝處理后,通過“小農水”等專用管網,提供給周邊“1公里圈”的種植戶使用。四是“新能源制造利用”模式。通過企業化、專業化的生產方式,集中收集境內糞污,實施有機肥、沼氣及其發電等標準生產。如南洋鴻基的高端有機肥,收集南洋、凱加及周邊40余個大中型養殖企業的糞污,年可加工15萬t有機肥,被定為濰坊市首家農用微肥重點實驗室;恒陽環保年可處理全域內糞污40萬t,年生產沼氣700萬m3,發電1,100萬千瓦時,拓展了糞污資源化利用的思路,提高了價值。
2 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面臨的問題
2.1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不強
當前在高密市大型的集約化,規模化的養殖場,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相對較強,高度重視糞污的資源化利用。但基層地區集約化,規模化養殖場的建設數量相對較少,仍然以中小規模養殖為主,很多中小規模養殖戶只注重經濟效益的獲取,對生態環境保護和范圍資源化利用的重視程度不高[1]。忽視了生態環境的有效治理,養殖場所產生的各種廢棄物亂丟亂放,隨意排放。在廣大散養養殖群體當中,重視養殖規模擴大,輕視養殖環境治理,重視經濟發展,輕視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這一意識如果得不到妥善有效的改良,勢必會對畜禽養殖污染問題的有效解決和糞污資源的綜合處理、高效利用產生一定影響。
2.2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相對較為簡單
當前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設備投資和運行成本相對較高,很多養殖場難以承受,更別說中小規模養殖戶。再加上各級財政部門和地方政府部門對糞污處理設施的建設扶持資金投入相對較少,高質量大型的糞污處理設施建設比較滯后,再加上受到傳統養殖方式的影響,很多養殖戶或者養殖專業合作社在糞污處理設施建造過程中存在很大的隨意性,不積極不主動,養殖場所配置到很多治污設備工作效率低下,簡單,設施的運行效率相對較為低下,糞污資源的處理效率不高,很多中小規模養殖場依然沿用傳統的堆積發酵處理方式。
3 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對策分析
3.1加強宣傳教育
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是一個系統性較長的工程,它需要廣大養殖戶全面參與其中。所以就需要我們通過不斷的宣傳和教育,提高養殖戶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要切實發揮輿論導向作用,重點加強對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模式、利用技術、利用經驗的有效宣傳和帶動[2]。在加快構建示范區、示范養殖場,依托示范基地或者示范養殖場的帶動作用,加快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的有效推廣和應用。此外,還應該借助互聯網、電視、廣播等多種媒體環境,對養殖造成生態環境污染或者破壞生產環境的違法行為進行曝光處理,在社會上樹立典型,引導廣大養殖戶始終堅持生態發展道路。
3.2加強養殖區域的有效規劃布局
當前在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開展過程中,應該對原有的養殖情況進行有效的調查和分析,要充分掌握本地區各個養殖場的分布情況,并加強對養殖場的有效規劃和調整。引導廣大養殖戶從限養區、禁養區搬遷,向著養殖區域轉變,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生產,減輕畜牧養殖產業對生態脆弱地區的持續破壞。結合當前畜禽養殖產業的發展情況,編制科學的重要循環發展規劃,堅持以地定畜,以種定養,結合當前土地的承載能力,確定具體的養殖規模,按照適當減少,適當增加的原則,促進畜牧養殖產業和農業產業的有效結合。
參考文獻:
[1]戰汪濤,楊景晁,姚永瑞.山東省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現狀及成效、存在問題及發展對策[J].中國豬業,2020,15(1):87-89.
[2]韋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助推畜牧業綠色發展[J].畜牧業環境,2020(2):23-24.
[3]范正紅,趙榮華.寶雞市陳倉區畜禽規模養殖糞污處理現狀與對策[J].畜牧獸醫雜志,2020,39(3):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