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曹宏萍
1萬只暖寶寶,1000只N95口罩,從南通調集來的鵝絨被、羊毛毯和羊絨圍巾等近1000件保暖用品……2月19日,看著這批物資被連夜送到蘇州市吳中區郭巷街道一線防疫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手中,尹山湖美術館館長朱金風終于松了一口氣。
“坦白講,參加第一輪核酸檢測采樣工作時,心里是緊張的。到第二輪時我才叫上團隊的伙伴們一起來。”2022年春節剛過,蘇州新冠肺炎疫情突發。2月14日,尹山湖美術館發布公告暫停對外開放,朱金風則以志愿者的身份,忙碌在核酸檢測采樣現場。

朱金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從年初二開始陸續向武漢捐助口罩8萬只,以個人名義向江蘇省慈善總會、武漢紅十字會捐贈200萬元……這些事朱金風很少提起,因為對她而言,分享和助人已經成了多年來的習慣:“可能是身為一名軍嫂的原因,部隊的愛國、奉獻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朱金風很早就開始關注困境中的婦女和兒童,在婦聯組織的帶領和聯系下,每年都會捐資捐物,是當地資深的“愛心媽媽”。長期資助甘肅、連云港等地十余名困境兒童的同時,她還鼓勵兒子參與進來,“除了引導他將自己的零花錢、壓歲錢攢下來捐給有需要的哥哥姐姐,我們還經常帶他參加各種暑期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朱金風堅信,“一個有愛的孩子壞不到哪里去。”
在朱金風的認知里,做公益的方式有很多種,在最基礎的物質幫助外,還有更好的形式——比如,投資創辦一家美術館,免費對市民開放,長期舉辦各類公共講座、非遺、國學、美學等活動;成立尹山湖美術館慈善基金,每年出資100萬元以上幫助殘障人士、婦女、兒童,普及藝術知識,提高公眾修養,創造美、分享美。
2012年,蘇州市尹山湖美術館開始籌建,兩年后正式對外開放。
談及辦館的初心,朱金風提到了一個詞——分享。起初,她只是一個滿懷熱情的收藏愛好者,收到好東西最多只是邀好友來家中欣賞自娛,很難分享給更多人。不僅如此,市場雜亂,難免魚目混珠,不少朋友難以窺清其中門道,喜悅最后往往成了失望,朱金風也不例外。獨美不如眾美,尹山湖美術館從朱金風的藍圖中拔地而起,出落得愈發俊美。
一家民營美術館如何從眾多公立美術大館中突出重圍,開辟一方天地?辦館初期,朱金風四處奔波,電話打到發燙。她用“痛苦”二字來形容那段艱難的時光,“因為并非專業的圈內人,加上新館知名度不高,缺乏影響力,在邀請藝術家時沒少碰壁。”八年多來,她從尹山湖畔出發,帶著身后的伙伴一步步走向市美協、省美協,接著是中國美協,甚至在國際上找到了合作伙伴。越來越多的優秀作品在尹山湖美術館被更多人看到,越來越多的藝術名家將智慧和靈感揮灑在這片土地上。
2021年4月,一場名為《生活之內“Insight&Vision”蘇州特展》的現當代藝術展覽,給朱金風和她的團隊帶來了不小的挑戰。這場展覽是尹山湖美術館和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館際合作,由蘇州博物館館長陳瑞近和UCCA副館長尤洋聯合策展,日本odd設計事務所創始人岡本慶三擔當展覽空間設計。參展的大咖藝術家有三位,分別是展望、張亞東和青山周平。
從2020年9月簽約起,朱金風就和團隊一起不停地溝通打磨展陳方案。“岡本慶三老師略帶日語腔的中文并不容易聽懂,往往還需要UCCA的伙伴再復述一遍;基于美術館未來長遠的規劃,改造方案修改了一版又一版,線上不斷地開會磨合。”實際布展環節,對藝術極致追求的三位藝術家也給團隊出盡了難題:墻面漆顏色不對,立刻去上海買;藝術家臨時修改方案,連夜拆掉兩堵墻……“每天都在現場待到凌晨一兩點,開幕式前一刻我們還在調整,如果不是開幕在即,我們可以一直調整下去。”回憶起那段布展歷程,尹山湖美術館副館長胡咚仍歷歷在目。“這場展覽引燃了蘇州,成了新晉的網紅打卡點,大家紛紛發帖分享。”朱金風笑著接過話茬。
“這是一個不斷擴大朋友圈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獲得和分享的過程。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徐里、法國造型藝術協會主席雷米·艾融都曾在館內開壇授課。在收獲滿滿信任和認可的同時,我們也將美帶給了更多人。”在尹山湖美術館,所有的活動都是免費的。這里還是市、區掛牌的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定期開展各類公益講座、非遺課堂、藝術體驗等活動。“每次活動一發布,不到一個小時名額就被搶光了。”朱金風驕傲地說。

朱金風(右)參加公益活動
談起尹山湖美術館最重磅、最具含金量的展,當然還數“詩意江南”系列。
2019年9月,在各方的支持下,“詩意大運河——全國油畫作品展”在尹山湖美術館正式開幕。展覽以“全國征稿+特邀名家”的方式展開,這是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一次在蘇州以“全國征稿”的形式舉辦的大型油畫展,組委會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油畫家創作的3000余幅投稿作品,最終甄選出101件作品匯集畫冊,其中前20件作品的作者因此具備申請加入中國美協會員資格的一次條件。此外,朱金風還邀請了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徐里,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閆平等十五位頂級油畫家參展。與展覽同時進行的,還有10場專家講座和10場藝術活動。
隨后的兩年,尹山湖美術館連續舉辦了“詩意江南——全國工筆畫作品展”“詩意江南——全國油畫作品展”,征集作品突破4000件。“一座民營美術館能夠承辦全國性的大展,這既是蘇州‘崇文、融合、創新、致遠’城市精神的體現,也是對尹山湖美術館綜合能力的肯定。”2020年9月,在朱金風的努力下,尹山湖美術館與中國美術家協會簽訂了長達八年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繼續合作舉辦《“詩意系列”全國美術作品展》,成為“全國第一家與中國美協簽訂長達八年合作協議的民營美術館”。
對于“江南文化”,朱金風有自己的理解:我所理解的江南文化,不僅僅是蘇州的,也不僅僅是長三角區域的三省一市,而是一個超越了地理限制的“大江南”的概念。它是一種包含了一切有底蘊的,傳統的,雅致的,包括非遺、民俗和國學等在內的,從古到今可提煉的,甚至是融合了國際元素和現代科技的文化內涵。
“一開始,我只是想把尹山湖美術館打造成一個蘇州人都知道的文化場所,一步步探索之后,禁不住生出了走出去,走向國際的‘野心’。2022年起,我們打算籌辦世界十大藝術名校的巡展,與更多年輕人鏈接互動,向世界講好江南文化、大運河文化。同時,我們也在積極與大英博物館和大都會博物館聯絡,嘗試引進更多國際化藝術元素。”從捐款捐物、分享收藏到傳承傳播江南文化,朱金風一直從容優雅地詮釋著“獨美不如眾美”的多種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