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瑞紅
2021 年2 月18 日,15 歲的趙某駕駛無號牌“青桔”電動車,由北向南行駛至榆林市富康路與航宇路路口時,與由東向西行駛于此申某駕駛的一輛豐田小型客車相撞,事故造成趙某受傷,趙某駕駛的電動車和申某的客車不同程度受損。無獨有偶,2021 年4 月28 日,在江蘇高郵,一名未佩戴安全頭盔的13 歲的學生騎著踏板電動車,由于駕駛不當,電動車失控撞上了路邊一位與丈夫正常散步的女子后,自己頭部撞上了橋欄桿。事故直接導致該學生顱內出血,被撞女子腳腕骨折。近年來,此類未成年人違規駕駛電動車上路引發的事故屢見不鮮,已經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遏制此類現象,保護未成年人的安全已迫在眉毛睫。值得一提的是,《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記分管理辦法》已于2022 年4 月1 日起實施。該法的實施,將會促進提升安全文明意識,強化教育引導,也將會為未成年人及社會和諧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從事交通運輸人員或者非交通運輸人員,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責任的基礎上,對于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條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記分管理辦法》:
第二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機動車駕駛人的交通違法行為,除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外,實行累積記分制度。
第三條 記分周期為十二個月,滿分為12 分。記分周期自機動車駕駛人初次領取機動車駕駛證之日起連續計算,或者自初次取得臨時機動車駕駛許可之日起累積計算。
第四條 記分達到滿分的,機動車駕駛人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參加滿分學習、考試。

2019 年4 月27 日,在河南省滎陽市,年僅13 歲的邢某某騎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撞傷了行人董某某,同年5 月10 日,滎陽市交警大隊針對此次事故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為此次事故邢某某負全責。邢某某未年滿16 周歲駕駛電動自行車,涉及違規上路,且上路后沒有做到在道路上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下通行,應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傷者董某某無責任。
后經鑒定,該事故造成董某某十級傷殘。此后,董某某將邢某某及其監護人訴至法院。滎陽法院依據董某某的傷情及損失,判決邢某某的監護人賠償董某某損失84 654.39 元。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駕駛電動自行車必須年滿16 周歲。而未滿16 周歲駕駛電動自行車,釀成事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對此,提醒廣大未成年人的家長,要注意保管好自家電動自行車的鑰匙,不能將電動自行車交給未滿16 周歲的未成年人駕駛。同時,教育未成年人,講公德、守規矩、遵守交通法規、不違規上路駕駛,避免造成自己或他人人身和生命財產損失。

在我們身邊常常會發生一些涉及未成年人違犯交通安全法規而導致嚴重后果的交通事故,這些事故的發生往往都是因為忽略了交通安全而釀成的,其實很多是可以避免的。作為青少年,要自覺自律,遵紀守法,認真學習相關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規,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強化交通安全意識,將隱患扼殺在搖籃里。注意在馬路上行走或者騎車時,要遵守交通規則,遵循自覺戴頭盔、走人行道、不闖紅燈、在街上不追逐不打鬧的原則,并引導身邊的同學,遵守交通規則,做一名守紀律的青少年。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長要把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在以身作則遵守交通法規做好孩子榜樣的同時,在生活中還要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交通安全教育。家長與孩子共同學習交通安全法規,必要時,可帶孩子上路進行現場講解,以媒體曝光的一些未成年人違反交通規則,導致自身或者他人的人身傷害及財產損害的實際案例,對孩子進行警示教育。家長還要管理好家里電動車的鑰匙,不要讓未滿16 歲的青少年騎電動車去上學。交通安全教育,人人有責,需要家長聯合學校、社會一起行動起來,防患于未然。

學校可在每年的12 月2 日全國交通安全日來臨之際,以交通安全為主題,聯合相關部門,結合實際走出校園舉辦交通安全主題活動,并通過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將交通安全上升到社會文明意識層面,做到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文明出行;在校園內外營造學習《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記分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等相關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氛圍,將交通安全教育落到實處,增強未成年人的公共道德意識及社會責任感,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