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艷,鄔永利,張忠飛,任立坤,于艷麗
(1.內蒙古瑞恒職健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內蒙古 包頭 014060;2.錫林郭勒盟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內蒙古 錫林浩特 026000)
為對內蒙古自治區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檢測能力進行摸底,內蒙古綜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于2021年10月,組織對全區43家職業衛生服務機構(包括31家三方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12家盟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開展了實驗室間能力比對,每家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需參加8個檢測項目,檢測項目為游離二氧化硅、無機化合物、金屬化合物、有機物。主要考核的檢測方法為游離二氧化硅的焦磷酸法[1]、無機化合物的分光光度法、金屬化合物的原子吸收光度法、原子熒光光度法、有機物的氣相色譜法,檢測儀器基本覆蓋了職業衛生檢測所必須的電子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光度計、原子熒光光度計、氣相色譜儀等。比較往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衛生所和中國安科院歷年組織的考核項目一般為4至5個檢測項目,本次考核將檢測項目增加到8個,體現出本次考核的難度較大,考核項目覆蓋面廣,儀器設備應用廣,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要求高。
本次考核共有43家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參加比對,8個檢測項目的檢測結果全部符合判定為合格,8項檢測有1項以上(包括1項)檢測結果不符合判定為不合格,其中14家技術服務機構判定為合格,29家技術服務機構判定為不合格,合格率為32.6%。不合格的檢測項目為游離二氧化硅、正己烷、鎘、甲醇、1,2-二氯乙烷、乙酸乙酯、三氯乙烯、鉛和氮氧化物等,其中游離二氧化硅不合格的19家,占比機構總數44.2%;正己烷和鎘不合格的均為5家,占比機構總數11.7%;1,2-二氯乙烷和甲醇不合格的均為2家,占比機構總數4.7%,乙酸乙酯、三氯乙烯、鉛和氮氧化物不合格的均為1家,占比機構總數2.3%。檢測項目不合格機構數統計分析表如表1所示,檢測項目不合格機構數統計柱狀分析圖如圖1所示,檢測項目不合格機構占總機構比例柱狀分析圖如圖2所示。

表1 檢測項目不合格機構數統計分析表

圖2 檢測項目不合格機構數占總機構比例柱狀分析圖
檢測項目不合格的主要為游離二氧化硅、正己烷和鎘,通過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衛生所和中國安科院歷年檢測能力考核項目看,游離二氧化硅均未出現過考核,第一次出現在內蒙古自治區考核項目中,各技術機構的實戰經驗較差,加之焦磷酸法手工操作人為誤差較大,人員熟練程度不同,會對檢測數據造成很大誤差,出現不合格的技術機構較多。正己烷和鎘,用到氣相色譜儀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目前自治區各機構的檢測儀器設備層次不齊,真正一些精準的儀器設備因為價格高,三方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不愿意采購且使用,而各盟市疾控中心雖然設備精良,但介于之前職業衛生管理職能歸安監系統管理多年,已經多年未開展技術服務,專業技術人員對專業技術業務不熟練,造成檢測出現較大誤差,出現不合格。
內蒙古自治區目前布置的43家技術服務機構,呈現地域優劣勢明顯現象,呼和浩特有9家技術服務機構,占機構總數20.9%;包頭市有7家技術服務機構,占機構總數16.3%;赤峰市有6家技術服務機構,占機構總數14.0%;阿拉善盟有4家技術服務機構,占機構總數9.3%;鄂爾多斯、巴彥淖爾、烏蘭察布均有3家技術服務機構,各占機構總數7.0%;烏海市、通遼市、呼倫貝爾市均有2家技術服務機構,各占機構總數4.7%;錫林郭勒盟、興安盟均有1家技術服務機構,各占機構總數2.3%。機構分布不均勻,呼和浩特市、包頭市、赤峰市技術服務機構居多,占比總機構數51.2%,下一步需均衡各地區機構布置,統一合理布局技術服務機構。加強各地區在本區域內技術機構的交流學習,營造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市場環境。內蒙古自治區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分布統計如表2所示,內蒙古自治區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分布比例如圖3所示。

圖3 內蒙古自治區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分布比例圖

表2 內蒙古自治區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分布統計表
鑒于過去內蒙古自治區衛健委組織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檢測能力比對相對次數較少,自治區原有的2家甲級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參與國家級考核較多,原有的部分幾家乙級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也曾參與過考核,其他大多數機構已經多年未參加各種級別的檢測能力比對,對實驗技術疏于提高,也沒有實戰經驗,這次考核中出現正己烷和鎘這種常規考核項目的檢測結果也不符合要求。今后各機構應加強日常技術提高,多參加各類型考核實戰,逐步提高整體檢測能力水平。
近年來,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出現重評價輕檢測的現象[2],很多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實驗室分析人員因薪水、待遇、獎金福利等因素,從實驗室分析崗位轉向職業衛生評價崗位,各機構實驗室檢測人員出現技術斷檔,老新專業技術人員接續不順暢,實驗室分析人員整體技術提高較慢,人員流失嚴重,嚴重影響到檢測能力比對的結果。今后應加強對實驗室技術人員的重視,提高實驗室技術人員福利待遇,讓實驗室真正能實現干的好留得住技術人才,實驗分析人員常年在實驗過程中接觸有害物質,對身體危害較大,應給予實驗分析人員傷害津貼,給予實驗分析人員一些激勵辦法,鼓勵實驗分析人員積極開拓新方法、新技術。同時也應多給與實驗室技術人員外出交流學習的機會,多參與行業內部技術更新培訓,只有日積月累地學習專業技術,下足功夫,刻苦鉆研,才能在專業技術上實現突飛猛進。
加大對大型職業衛生檢測儀器設備的投入,購置先進檢測設備[3],及時更新、淘汰一批技術指標差和檢測性能差的儀器設備,對提升整體檢測能力起到關鍵性作用。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應重視檢測能力比對和實驗室分析工作,檢測能力比對結果是展示一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技術能力的重要產品,好的檢測能力比對結果將會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承接業務起到積極的宣傳促進作用,同時也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在資質延續過程中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結合過去幾年的資質延續考核過程看,在一個資質周期內,檢測比對能力考核結果均取得合格以上成績,可免于資質延續現場盲樣考核,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來說,可以結余更多精力去做好資質延續中的其他工作。
通過對本次內蒙古自治區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檢測能力比對結果分析得出:內蒙古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已經覆蓋全區12個盟市,各地區機構分布不均衡,呼和浩特市、包頭市、赤峰市技術服務機構居多,占比總機構數51.2%,職業技術服務機構整體檢測技術能力仍需提高,參加本次檢測能力考核總機構數為43家,實驗室比對結果合格為14家,合格率32.6%,不合格檢測項目主要集中在游離二氧化硅、正己烷、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