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召偉
(呼和浩特市氣象局,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內蒙古地區于2021年上半年建成了全區首批共13個DZZ5型生態氣象自動觀測站。該觀測站觀測要素包括:溫度、相對濕度、氣壓、風向、風速、雨量、紅外溫度、土壤水分、光合有效、總輻射、土壤溫度、土壤濕度、作物圖像。觀測資料的收集可有效助力內蒙古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
該生態氣象自動觀測站包括主采集器和分采集器、常規6要素傳感器、紅外溫度傳感器、3層地溫傳感器、3層土壤水分傳感器、光合有效傳感器、總輻射傳感器、圖像采集器、高清攝像機、供電系統、數據傳輸系統等。
觀測站由供電系統、采集系統、傳感器系統、通信系統及上位機軟件構成。
供電系統:將太陽能轉換成+12 V DC作為主電源,配以蓄電池作為后備電源,為觀測站供電。
采集系統:采集要觀測的氣象要素值并對采樣數據進行控制運算、數據計算處理、數據質量控制等。
通信系統:與終端微機或遠程數據中心進行數據交互。
站點供電采用太陽能供電。由太陽能板、太陽能控制器和蓄電池3部分組成。
太陽能板,用于提供日間充電功能,保證系統白天的供電及給電池充電使用。太陽能控制器,提供系統所需12 V直流供電電壓并為電池提供13 V直流充電及電池充電保護和采集器供電保護功能。蓄電池,夜間為系統供電,并在太陽能板沒有輸出時為系統提供續航所需電能。
太陽能板輸出:12 V~20 V直流電壓;功率:80 W/12 V;電流:3 A~4 A。
太陽能控制器是專為野外環境工作、無人值守的自動站而設計,可為傳感器及自動氣象站系統供電。它通過太陽能電池輸入,以+12 V直流電源形式輸出,具有抗干擾、防雷擊等功能。該電源工作時,對12 V鉛酸電池控制充電,使其充電控制在10.8 V~13.8 V之間,能不間斷地向負載供電。
蓄電池輸出:12 V直流100 A·h,負責在沒有日照或太陽能板沒有輸出時為整套系統提供供電。
采集系統由HY1300采集器、HY1306采集器和HY900采集器組成。
HY1300數據采集器作為整站數據的收集及處理單元,可以完成對10 m的風速、風向、空氣溫度、相對濕度、降水(0.1 mm的翻斗式雨量)、氣壓、輻射等氣象要素的觀測數據采集,并對所有類型和途徑采集到的氣象數據進行質量控制、打包等數據處理,最終將數據處理完成的數據包進行上傳。
HY1300數據采集器采用嵌入式系統,以高性能CPU為核心處理器,嵌入操作系統,配置相關的外圍組件,構成單板電腦系統,是整個系統的核心控制單元。承擔系統時序流程控制、接收各分采集器的測量數據,對測量數據進行各種計算、存儲、傳輸處理。
HY1306數據采集器采集自動站地溫數據。負責接入傳感器對應氣象要素的測量,在工作狀態對掛接的傳感器按預定的采樣頻率進行掃描,收到主采集器發送的同步信號后,將獲得的采樣數據通過總線發送給主采集器。與主采集器之間的數據通信采用的是CAN通信方式,執行CANopen協議。CAN總線(Controller Area Network 控制器局域網絡)帶有硬件控制器可以避免競爭沖突,可以實現多主方式[1]。
HY900 圖像采集器具備對局域網內FTP客戶端文件的收集功能,并進行存儲、轉發到遠程廣域網的FTP服務器上。
傳感器系統由常規6要素傳感器、紅外溫度傳感器、3層地溫傳感器、3層土壤水分傳感器、光合有效傳感器、總輻射傳感器組成。常規6要素傳感器、地溫傳感器和土壤水分傳感器與常規氣象自動站相同,下面重點介紹一下其特有的傳感器。
溫度傳感器采用HY-T型溫度傳感器,用于空氣溫度觀測。熱敏元件為鉑電阻傳感器PT100,感應部件位于傳感器頂端,傳感器安裝于百葉箱內。鉑電阻的阻值范圍:80 Ω~120 Ω。精度:0.05 ℃。鉑電阻為100 Ω時,溫度為0 ℃,溫度每升高1 ℃,電阻增大0.385 Ω[2]。
濕度傳感器使用HYHMP-155溫濕度傳感器。測濕元件是聚合物薄膜電容傳感器HUMICAP180。濕度傳感器位于探頭的頂端,由一個燒結的聚四氟乙烯過濾器保護。傳感器安裝于百葉箱內。測量范圍:0% RH~100% RH。分辨力:1% RH。最大允許誤差:±3% RH(≤80%)±5% RH(>80%)。工作電壓:12 V DC。輸出電壓為0~1 V,對應濕度為0~100%[2]。
風傳感器采用EL15-1C風速傳感器和EL15-2C風向傳感器,用于10 m風觀測。風速傳感器采用軸式風杯,通過磁碼盤或光碼盤轉換方式。電源電壓:5 V DC。輸出信號類型:頻率。校準方程為:V=0.2315+0.0495 f。風向傳感器采用軸式風向標,通過光碼盤轉換方式。電源電壓:5 V DC。輸出信號類型:7位數字量(格雷碼)如:239度為1111111;0度為0000000[2]。
氣壓傳感器選用HYPTB210智能傳感器,用于測量大氣壓力。傳感器感應元件采用硅電容壓力傳感器。
翻斗雨量傳感器用于降水觀測。傳感器采用翻斗計數轉換方式。輸出信號類型:通斷信號(兩根信號線)。承雨口內徑尺寸:?200 mm。承雨口刃口銳角:40°~45°。傳感器感量:0.1 mm/斗。雨強:0~10 mm/min。分辨率:0.1 mm。精度:±0.4 mm(≤10mm時),±4%(>10 mm時)。
輻射傳感器用于總輻射和光合有效輻射觀測。傳感器采用電熱堆轉換方式。信號輸出方式:10 μV~50 μV差分信號。感應面涂有高吸收無光黑色涂層,吸收輻射能,產生的熱量通過熱電阻,使溫度變化并轉化為電壓信號。
光合有效輻射傳感器,利用硅光探測器測定光譜范圍在400 nm~700 nm的光合有效輻射,該頻段光譜有利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紅外溫度傳感器是利用輻射熱效應,使探測器件接收輻射能后引起溫度升高,進而使傳感器中電壓隨溫度的性能發生變化。檢測其中電壓的變化,便可探測出溫度值。即地面溫度傳感器。
當發現自動站沒有供電時可從以下4個檢查:①檢查太陽能板輸出電壓;②檢查電池電壓;③檢查太陽能控制器運行情況;④檢查供電開關及保險。
2.1.1 太陽能板、電池、太陽能控制器的檢測。太陽能板在沒有接到控制器上時,輸出直流20 V電壓,電池在沒有接入控制器時輸出為直流12 V電壓,太陽能控制器在接了太陽能板及電池時,輸出為直流13.8 V電壓。
2.1.2 太陽能控制器檢測。太陽能控制器上有4個燈,最左側一個燈應為綠色常亮,右側3個連續的燈如果出現紅燈為故障,黃燈為饋電,綠燈是充電及飽和。具體含義見表1。

表1 太陽能控制器指示燈含義
采集器的檢測主要是通過串口發送命令的方式與采集器交互數據,通過對數據的分析獲取采集器的工作狀態。
常用命令:GETMINDATA!獲取分鐘數據
GETHOURDATA! 獲取整點數據
GETDEBUG10! 獲取秒數據
GETTIME! 獲取時間
SETTIME20171026133800! 設置采集器時鐘(到秒)14位數據位
2.2.1 HY1300采集器命令集
GETMINDATA! 獲取分鐘數據
GETMINDATA201710181016201710181017! 獲取分鐘歷史數據 (精確到分)
GETHOURDATA! 獲取小時數據
GETHOURDATA20171018092017101810! 獲取歷史小時數據(精確到時)
GETTIME! 獲取時鐘
TIME20171012111006 返回信息
SETTIME20171012111000! 設置時鐘(精確到秒)
TIME20171012111000 返回信息
LAT加回車 獲取緯度
//.//.//
LAT空格32.01.01加回車 設置緯度
T
LONG加回車 獲取經度
//.//.// 返回信息
LONG 123.01.01加回車 設置經度
T 返回信息
ALTP加回車 獲取氣壓表海拔高度
0.0 返回信息
ALTP 190 設置氣壓表高度
T 返回信息
OPENCHANNEL0! 開啟RS232串口監控 0:DEBUG口 1:RS232-1 2:RS232-2 3:RS232-3 4:CAN
UART1 Channel Open! 返回信息
CLOSECHANNEL! 關閉RS232串口監控
All Channel Close! 返回信息
2.2.2 HY900圖像采集器常用命令
①用于數據傳輸中心站設置:
例:SETCOMM00 222.74.231.206 10005 CMNETT!
回復:
SETCOMM00OK!
②用于FTP設置:
例:SETFTPPARA 222.74.231.206 10001 js1959 js1959radio/!
回復:
SETFTPPARAOK!
③區站號修改:
例:SETDEVICEID 99999NN!
設置成功返回:
SETDEVICEIDOK!
①定期清理雨量傳感器,避免堵塞影響傳感器采集數據。②清洗溫濕度通風罩,保障溫濕度反應靈敏。③適當清潔輻射傳感器與光合有效傳感器,確保輻射能夠正常采集。④清理太陽能板,避免雜物或灰塵遮擋嚴重導致供電不足。
文章重點介紹了生態氣象自動觀測站各部分的詳細構成,并對站點運行過程中常見故障進行了總結,對站點的穩定運行有一定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