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雨桐,黃 進,劉 璇
(華中科技大學 圖書館,湖北 武漢 430074)
閱讀是提高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5年宣布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讀書日”。英、美等一些國家很早就開展閱讀推廣活動。1998年,英國在世界上第一個推出國家閱讀年。美國的一城一書、大閱讀、國家讀書節等活動現已成為重要的閱讀品牌與文化活動。中國圖書館學會2003年開始倡導全民閱讀,并在2009年成立了“閱讀推廣委員會”[1];2014年,倡導全民閱讀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2016年,“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到“推動全民閱讀”[3];2017年,國務院法制辦通過了《全民閱讀促進條例(草案)》。全民閱讀不僅得到了國家政策的支持,也得到行業協會的大力推動。
本文以中國知網為數據的檢索源,檢索關鍵詞或篇名中含有“閱讀推廣”的期刊論文(1915年—2020年),檢索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人工去除卷首語等非相關文獻,最終獲得與閱讀推廣相關的8 107篇期刊論文。
筆者綜合使用文獻調研法、文獻計量法、統計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利用R語言、Gephi、CiteSpace和Tableau等工具進行數據分析和可視化展示。R語言可以對矩陣數據進行各種運算,本文使用R語言對矩陣進行計算,計算作者合作強度和機構間合作強度,進而用Gephi生成合作網絡。CiteSpace可以提取論文題錄中的關鍵詞字段,利用CiteSpace對關鍵詞聚類,據此構建關鍵詞共現圖譜,發現閱讀推廣研究熱點和研究前沿等。利用Tableau可進行部分數據的可視化展示。
對閱讀推廣相關文獻數量的統計分析得出其時間分布狀況,如圖1所示。8 107篇期刊論文的發表時間為2005年—2020年。

圖1 發文數變化趨勢
通過分析某一主題研究成果的數量變化關系,可以了解該研究領域的發展特點和基本規律。2005年—2019年中國知網中有關閱讀推廣的研究在論文數量上呈現上升態勢,尤其是2009年以后增長速度變快,研究熱度在不斷加強。
2005年—2008年,研究成果數量緩慢增長,主要是介紹港澳臺地區及英國、芬蘭的閱讀推廣計劃的經驗,提出實施閱讀推廣計劃的策略。國內最早的一篇關于閱讀推廣的文獻是2005年發表的《圖書館提高國民閱讀率的政策》。該文章針對國民閱讀率下降的問題,借鑒芬蘭的工作經驗,指出圖書館應實施系統的閱讀推廣計劃,在社會上形成長期的閱讀效應[4]。2009年—2012年,閱讀推廣的論文數量幾乎是翻倍增長。這個時期閱讀推廣活動火熱進行,同時圖書館界也對閱讀推廣進行了一定的學術研究,研究深度和廣度也有了擴展,閱讀推廣研究內容集中在閱讀推廣的策略、主體、媒介、對象等。
2013年—2020年,相關論文增長迅速,閱讀推廣活動發展快速,尤其是2015年以來,在國家政策的積極推動下,閱讀推廣實踐活動和理論研究在社會各界積極開展。
對8 107篇論文的來源期刊的分析結果顯示,有625種期刊刊載了有關閱讀推廣的文獻。其中1 376篇論文來源于中國知網的63種核心期刊,其余的6 731篇論文來源于中國知網的562種非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發文量較少,并且在2009年—2019年,核心期刊論文所占的比例逐年下降。可以看出我國閱讀推廣的理論研究尚不成熟,還處在發展階段。

表1 核心期刊與非核心期刊的逐年論文數
發表閱讀推廣相關論文最多的核心期刊(Top 10)如圖1所示。發表閱讀推廣相關論文最多的核心期刊是《圖書館工作與研究》,有233篇,其次是《圖書館建設》《圖書館雜志》和《圖書情報工作》,分別有125篇、123和123篇。

圖2 發表閱讀推廣相關論文最多的核心期刊(Top 10)
8 107篇論文中獲得基金資助的僅有570篇,涵蓋39種基金,其中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的為258篇,占基金資助論文的45.26%。資助文章數量較多的基金如表2所示。

表2 期刊論文的基金資助情況
從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的論文的年代分布來看,從2010年—2020年,論文大致上呈現增長趨勢,結合圖1,在這個階段閱讀推廣論文成果數量也是翻倍增長,可以看出國家社科基金對閱讀推廣研究大力支持,推動了閱讀推廣研究的發展。國家社科基金之后將可能會繼續加大對閱讀推廣研究的支持,研究成果也會更加豐富[5]。通過對258篇社科基金資助的文獻進行分析,論文研究方向集中在閱讀推廣的基礎理論研究、對策研究、服務質量研究、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等方面。

圖3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論文的年代分布
2.4.1 主要研究機構和省市
共有2 719個機構發表了與閱讀推廣相關的文獻,發文量最多的10個機構分別為:南京大學(107篇)、重慶圖書館(67篇)、北京大學(62篇)、南京圖書館(59篇)、廣州圖書館(51篇)、華東師范大學(49篇)、安徽大學(44篇)、武漢大學(43篇)、陜西科技大學(41篇)、鄭州大學(40篇)。機構合作網絡如圖4所示。

圖4 機構合作網絡
在閱讀推廣研究中,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是該研究領域的主力機構。在高校中,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華東師范大學信息管理系、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陜西科技大學圖書館和南京郵電大學圖書館發文數較多。機構合作網絡中連線較少,表明機構之間合作較為分散,主要的合作存在于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鄭州大學圖書館、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華東師范大學信息管理系各自所在的團體中。
2.4.2 主要發文作者
6 888篇期刊論文共涉及5 120個作者。發文量前10的作者如表3所示。

表3 發文頻次Top 10的作者

圖5 作者合作網絡
發文量前10的作者大多屬于高校圖書館或高校信息管理學院(系)。發文量較多的作者是華東師范大學信息管理系的范并思、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李桂華、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的徐雁。范并思教授主要側重于對基礎理論的研究[6],強調了閱讀推廣理論研究的重要性[7],并對閱讀推廣管理[8]與服務[9]、閱讀推廣人培育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10]。李桂華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為閱讀推廣的運營策略[11]、傳播效應[12]、活動價值[13]及兒童閱讀推廣[14]。徐雁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是圖書評論[15,16]、全民閱讀[17]、閱讀文化[18]。
2.5.1 研究熱點
關鍵詞是對文章主要內容的提煉,某個領域的文章中出現頻次較多的關鍵詞在一定層面上可以代表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從高頻關鍵詞可以看出: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是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主要組織者;推廣的群體主要是大學生和兒童;推廣方式有新媒體、數字閱讀、微信;推廣類型有家庭閱讀、經典閱讀、繪本閱讀;推廣方法主要有培育閱讀推廣人、圖書館員。

表4 出現頻次Top 30的關鍵詞
將高頻關鍵詞按2年一個時間切片進行展示,投射到以時間為橫軸的坐標系中,形成關鍵詞時序圖,見圖6。

圖6 關鍵詞時序

圖7 突變詞圖譜
結合高頻關鍵詞和時序圖可以發現,近幾年的研究熱點主要有以微信為主要平臺的數字閱讀、閱讀推廣人、經典閱讀、家庭閱讀等。
2.5.1.1 以微信為主要平臺的數字閱讀。目前,微信已經成為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宣傳的主要平臺,具有受眾范圍廣、推送及時等優點。然而,圖書館微信平臺的閱讀推廣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缺乏用戶黏性;重服務,輕閱讀;原創閱讀推廣少,內容不夠吸引用戶;推廣的可持續性差等。圖書館可充分利用微信平臺進行移動閱讀推廣,研究用戶的閱讀行為,培養讀者良好的閱讀習慣,逐步提高讀者的閱讀水平,使用戶愛上讀書。針對大學生群體,鼓勵學生利用空閑時間創作讀后感、攝影作品等。
2.5.1.2 閱讀推廣人。目前大學生閱讀能力不佳,工科院校學生閱讀能力問題尤其突出。北京大學王余光教授、南京大學徐雁教授都建議圖書館構建閱讀推廣人隊伍,培訓專業的閱讀推廣人。高校圖書館可開設經典閱讀、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通識課程,培育、提高學生寫作、閱讀能力,增強社會的文化認同。高校圖書館的館員應參加閱讀推廣人的培訓,提高閱讀推廣基本素質。例如,可以從新生抓起,在新生入校時,由專業館員開展讀書的理念與方法講座,也可借鑒一城一書活動,開展介紹本地文化、風土人情、名勝古跡、相關讀物的講座。
2.5.1.3 經典閱讀。對于高校圖書館,經典閱覽室的建設也是閱讀推廣活動的重要部分。高校圖書館可選取某些傳統經典向學生推廣,選擇優秀的館員帶領學生讀中國經典。
2.5.1.4 家庭閱讀。圖書館具有豐富的館藏文獻,應該在書香校園建設中發揮應有的地位和作用。目前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存在活動受限、持續性差的特點?;诖?,徐雁教授就曾建議高校圖書館需要著眼于未來,可以設置一部分專門的區域作為童書天地,推薦兒童讀物,培養大學生親子閱讀、家庭閱讀的概念,構建良性可持續發展的閱讀推廣模式。
2.5.2 研究前沿
利用突變詞可以較好地反映研究熱點的變化。突變(Burst)是指一個變量的值在短期內有很大變化[19],這些突變詞可用于揭示領域的前沿[20]。圖7展示了強度最高的56個突變詞及其強度、起止時間,通過分析各個突變詞出現的主要的時間段,發現關鍵詞的變化趨勢,了解2005年—2020年間閱讀推廣領域研究前沿的變化規律。
觀察圖7可以發現,突變時間5年以上的關鍵詞有“兒童”“兒童閱讀推廣”“社會閱讀”“建筑物”“閱讀療法”“讀書節”等。
2005年—2008年,突變詞有“兒童閱讀推廣”。兒童閱讀推廣開始時間較早[21]、時間跨度較大,并且持續到近幾年,一直是公共圖書館關注的熱點主題。
2009年—2012年,涌現出大量的突現詞:如“社會閱讀”“閱讀推廣委員會”“閱讀療法”“閱讀學”等。說明閱讀推廣研究已經引起了相關學者的高度重視。
2013年之后,“閱讀指導”“書評”“閱讀立法”“新媒體”等詞大量涌現,是最新的前沿熱點。有關閱讀推廣的研究增多且逐漸深化和分化。研究范圍也擴展到新媒體閱讀、閱讀立法等方面,基礎理論研究不斷深入,對閱讀推廣模式的研究也越來越全面。
本研究采用文獻計量、可視化分析等方法,從研究現狀、基金資助、研究熱點與前沿等多個維度分析了國內閱讀推廣領域的研究進展。從文獻量來看,在國家政策和行業學會積極推動下,閱讀推廣成為當前圖書館界的研究熱點,也是目前一項重要的工作。從基金與期刊來看,閱讀推廣在實踐領域優勢明顯,偏重于工作經驗的總結,忽視系統性的理論研究。從關鍵詞來看,高校和公共圖書館是開展閱讀推廣的主要陣地,推廣群體主要是大學生、兒童。研究熱點集中在以微信為主要平臺的數字閱讀、閱讀推廣人、經典閱讀、家庭閱讀、服務創新等。從突變詞來看,研究前沿有閱讀行為、閱讀立法、全媒體等。
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工作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繼續深入:閱讀推廣需要強化理論研究;培養專業的館員作為閱讀推廣人;建設經典閱覽室,存放中外文經典期刊與圖書;關注特殊人群的閱讀推廣;提高微信等數字化平臺的運營效果,促進全民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