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祝君
在班主任這塊樂土上,我不覺耕耘已有41個年頭。41年來,與學生們相處,做他們的大朋友,有歡樂也有煩惱,然而更多的是幸福。在這里,我想與大家分享我創新的班主任工作方法——量化考評法,引導、教育學生實行自主管理,爭做“超百分的自己”,實現班級有效管理,打造優良班集體。
一、確立目標,管理量化制
要打造一個優良班集體,沒有奮斗目標都是空談。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把量化考評班級學生引進日常管理中,引導學生爭做“超百分的自己”。把班級平時管理工作與少先隊活動、《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班級讀書活動、“動感中隊”創建、“周恩來班”創建、“書香班級”創建等方面有機結合,滲透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細化立項,如早讀午寫、紅領巾佩戴、個人衛生、班級衛生、值日工作、讀書情況、集隊集會、兩操情況、作業完成情況、班級活動參與情況、有無欺凌行為、做好事情況等,按百分制逐一量化,每天每人起點都是100分,每項得分、扣分均有要求,每組一張表,每個成員都在表上。每天由班干部與班主任共同記錄每位學生的在校表現,對照“超百分的自己”細則進行打分,每人每天一小結,每周一總結。通過量化考評,培養學生有意識的自我教育,讓學生人人都想做最好的自己,都想得到同學和教師的點贊,營造人人想上進、人人爭上進的良好氛圍。
二、量化計分,劃分要科學
我把學生每天集隊集會快靜齊、紅領巾按時佩戴、隊活動積極參與、家庭作業認真完成、課堂上專心聽講、課堂踴躍發言、打掃衛生到位、自覺守紀等各個方面都作為量化考評的內容,引導學生對照執行,學會自省和自我評價。做好班干部復評,如果班干部(考評記錄組長)發現組員有違反量化考評內容的,需讓組員主動認識到自己錯在哪里,為什么被扣分。最后是班主任綜評,以鼓勵學生為主,對在學習中主動幫助后進生且有效果的,應給予高分獎勵;對課堂上積極發言的,應給予加分;對主動撿起地面垃圾的,也應給予加分;等等。
我還會不定期通過多媒體手段,按小組把每個人每天或每周的得分情況制成折線統計圖,讓學生清晰地看到自己所處的位置,知道后續該如何調整。對每周得分最高的學生,在學習園地里展示其風采,配上他的事跡,以一人帶動多人,使學生人人都想進步;對每個月得分最高的學生,以班級的名義給其發獎狀,予以表揚,激勵大家不斷進步。
三、量化打分,民主公正化
為了使班干部在量化打分時做到公平、公正、心無雜念,我經常召開班干部會議,要求他們不要有私心,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做同學放心、擁護的班干部。同時,作為班主任,我每天早早到校,暗中觀察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生活,如有人違反紀律,做詳細記錄并給予教育,告知其以后應該怎么做。我時時與學生在一起,哪怕這節不是我的課,我也會去教室外轉一轉,觀察學生課堂上的常規情況。總結時,我會抽查學生個人自評情況,結合班干部考評情況,以表揚為主,讓量化考評真正成為科學管理班級的好方法。
四、考評結果,成長檔案制
采取量化考評法之后,我將考評的結果與學生素質報告書相結合,與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評選相結合,與學生成長檔案袋記錄相結合。學生的優點寫到素質報告書中,不足之處善意指出,還有的內容記入成長檔案袋里,作為評優時的參考。我班不少學生取得了“江蘇好少年”、淮安市“優秀少先隊員”、“南集好學生”等稱號,這些成績的取得與量化考評、自我教育是分不開的。本學期,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積極開展量化管理活動,力爭在班級、中隊各項活動中再創佳績。
綜上所述,量化管理班級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良好習慣,營造良好的學風、班風,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及道德品質,打造優良班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