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娟
摘 要: 高中政治教學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身心健康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能夠使得學生的心理環境更加健康,情感狀態更加穩定,從一定程度上還能夠推動學生價值觀的良好發展,使學生的觀念和意識得到優化。為了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文章針對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具體的策略,進一步推動學生的觀念發展。
關鍵詞: 新課改;高中政治教學;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8918(2022)04-0139-04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發展,高中教育教學得到進一步的深化改革,滲透教學法能夠對學生進行深刻影響,讓學生的思想觀念得到進一步的深化。由于高中政治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學生的道德觀念有一定的影響,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使學生形成更加積極的學習態度,從而全面落實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學效果。
一、 高中政治教學滲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教材內容層面
目前,部分高中政治教材中涉及的知識內容多圍繞法治、道德等方面,并沒有明確設置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教學內容,學生在政治學習過程中無法形成具有規范性和積極性的價值觀,影響學生政治學習情感態度的進一步發展。所以說,教材內容從根本上限制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的發展,教師在引導學生形成正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過程中缺乏具體內容的引導,使得教學過程出現問題,不僅影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學的滲透,還導致政治課堂的教學氛圍較為復雜,不利于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二)教師教學層面
1. 教師缺乏現代教學觀念
教師在具體的政治教學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教學觀念問題在于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滲透教學缺乏具體的認知和理解。在教學過程中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引導學生進行背誦和記憶,不夠重視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現實應用情感,導致政治知識無法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行有效干預。為此,要求教師樹立現代教學觀念,認識到政治教學的現實意義,從而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正確發展。
2. 采取的教學方法較為落后
在政治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沒有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進行具體的創新,無法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正確發展,使得課堂教學氛圍較為枯燥乏味,不僅無法正確引導學生價值觀和學習態度的發展,還導致政治課堂的教學效果較差,缺乏有效的教學目標。
(三)學生自身層面
由于政治學科所涉及的知識內容較為豐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形成一定的跨學科學習思想。政治知識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在理解和記憶過程中比較困難,存在自身認知的錯誤,學生認為學習政治的目的是取得較好的成績,導致學生的學習態度比較單一,沒有認識到政治知識對自身的積極影響。
(四)教學評價層面
在現代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完善評價體系,對教學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評價,確保評價的全面性,能夠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但是,在實際政治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突出體現評價的價值和意義,傳統的評價體系主要是對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評價,未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切實評價學生在政治知識學習過程中的收獲,導致政治教學的效果較差,無法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二、 在高中政治課上滲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重要性分析
在高中階段大部分學生有著一定的認知能力,能夠通過自身的理解對事物進行判斷,探尋事物的本質。在這段時期,學生所形成的情感態度比較明顯,有著較為突出的情感體現,但是,由于學生自身心理狀態和價值觀念的影響,對于大部分事情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問題,往往出現情感態度的認知偏差,阻礙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為此,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引導和價值觀念培養,讓學生成為積極、自主的青少年。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能夠對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思想觀念進行一定程度的引導,但是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政治教師過度重視成績,不重視學生個人的實際發展情況。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對高中政治教學提出新的要求和標準,要求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發展,以適當的引導和教育促使學生的情感態度更加完善,價值觀念更加規范。中學生的最終目標還是高考,這就要求教師在改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下確保政治教學目標的高質量完成。
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滲透和教育使得高中政治教育更加高效、深刻,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使高中政治教育的意義更加深刻、明確。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高中政治教育積極尋求變革,使得課堂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全面,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具有較強的滲透影響,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推動學生未來的良好發展。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能夠促進學生的未來發展,使學生保持更加積極的學習狀態,確保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形成自主學習意識,收獲更多的知識內容。情感態度涉及學生實際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一定的幫助,價值觀作為重要的思想指南,能夠引導學生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第二,體現政治教學的重要性,突出政治學科的優勢。在滲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深化高中政治教學的內涵,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充分發揮政治教育的優勢,促使學生的價值觀念得到樹立。所以說,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能夠深化學生的情感認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情感。
三、 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具體策略
(一)合理設置教學言語,促使學生形成自信、自主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高中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較強,對于大部分的價值內容有自身的理解和認知,對于學生自身價值觀的發展,教師不能強硬地改變和糾正,需要適當地引導和調節,真正推動學生自身的穩定發展,使學生在良好的教學引導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樹立正確的思想觀、人生觀。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基本的情感態度在于學生自身的學習態度,部分學生在學習政治知識的過程中缺乏自信心,導致學生的整體學習主動性較差,學生往往無法全身投入政治學習中。對于學生的這一學習特點和心理特點,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情感出發,正確把握教學語言,通過積極的教學語言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愉悅和輕松,將情感滲透教學語言中,使得教學語言更加積極,引導學生形成自信、自主的學習態度。因此,教師重視自身的教學語言,以積極、熱情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情感滲透,教師的教學語言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向學生進行提問的時候,不能以過于強硬的語言要求學生進行回答,需要適當的引導,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語言的組織。例如,教師在與學生溝通和交流過程中可以利用“請”字,經常性使用鼓勵的語言,鼓勵和表揚學生的回答,如果學生出現問題回答錯誤的情況,教師可以以委婉的語言讓學生進行思考,最后進行問題的講解,在這個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的思辨能力,使學生獲得自信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形成更加積極、自主的價值觀念,有著較為突出的自主學習意識。
(二)充分理解和關愛學生,構建完善的教學情境
在高中階段,雖然學生已經具備較為完善的情感認知和自我調節能力,但為了讓學生的情感態度更加積極,教師需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只有確保學生心理環境的和諧性,才能夠真正實現對學生情感的調節,促使學生的價值觀更加積極。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合理認知自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師生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教師需要以朋友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情感疏解,確保學生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能夠有效實現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的滲透。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和心理健康情況,對學生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政治教學的真正價值。在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確保學生有著較為積極、活躍的情感狀態,能夠保持愉悅的心情進行學習,這對于學生政治知識的學習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能夠幫助學生排解不良情緒的干擾,更加自主投入學習中。教師在對學生全面了解的基礎上,合理規劃政治教學的具體設計方法和表達方式,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利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滲透,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教學情境對于學生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能夠將學生引入良好的教學氛圍中,讓學生獲得更加深刻的情感體驗,有效提高政治教學的效果。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教師需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情感體驗,深入挖掘政治知識的情感內涵,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具體的教學設計,確保教學情境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教學情境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深刻的影響,政治知識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思維性,教師可以把握政治知識的這一特點,向學生進行價值觀念的輸出和滲透,在情境中凸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帶給學生更加輕松、自主的情感體驗。例如,在進行必修三《文化的繼承性和文化發展》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以傳統文化為切入點進行具體的情境設計,在情境中引導學生感知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認識到文化發展的具體方法,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情境中感知具體的政治知識,學生在情境中獲得更多的文化體驗,形成一定的文化情感態度,獲得深刻的文化體驗,促使學生形成一定的文化價值觀念,自覺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三)結合生活素材,使學生獲得深刻的情感認知
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需要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由于學生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受到生活環境的影響,所形成的思想意識存在一定的區別。對于學生之間的差異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自身的發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生活素材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能夠自主調節自身的情感變化,自主參與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生活素材來自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在接觸生活素材教學過程中能夠更快地熟知相關知識,對政治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有效提高學生的知識認知能力,對學生的思維具有一定的啟發作用,能夠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價值觀念,更加熱愛生活,對未來的發展充滿希望。生活中有很多的政治知識體現,無論與他人的社交,還是自身的道德行為,都體現著深刻的政治知識,對學生有著較為深刻的影響,所以說生活素材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有著較為積極的影響。因此,教師可以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學生在生活中的情感表達方式和為人處世方式,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了解,通過具體的生活實踐引導學生的情感發展和價值觀念進步。部分學生在學習政治知識的時候,只是一味地進行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背誦,并沒有將政治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利用政治知識所滲透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對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干預,讓學生的生活情感更加積極、健康。部分政治知識能夠進行生活的具體反映,教師可以將這部分政治知識進行總結,結合生活實踐和生活素材進行具體的教育和引導。例如,在進行必修四《把握生活的奧秘》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意識的相關知識,結合學生在生活中與父母發生矛盾的案例,讓學生進行思考在意識方面沖突發生的具體原因,學生在思考過程中能夠形成更加強烈的情感認知,認識到自身意識的發展,形成強烈的自我價值觀念,突出感知自身的價值取向,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
(四)注重言傳身教,教師規范自身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
學生在高中階段的成長過程中會形成較為深刻的思想認知,對于周圍的事物有著較強的感知能力,但是由于現代信息時代的發展,使得各種價值觀滲透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對學生的自身價值觀念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不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對于這種情況,教師需要采取合適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具體的情感引導,利用自身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促使學生的思想更加積極、規范,情感態度更加深刻。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德育效果,教師需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從自身的行為習慣和價值觀念出發,實現對學生的言傳身教。在教師言傳身教的過程中還能夠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使得師生之間的溝通更加密切,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為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需要自主學習新型價值觀念,重視學生的個性、情感體現。學生在高中階段面臨著升學的壓力,往往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學習過程中出現緊張、消極的情感狀態,影響其價值觀發展。在這個時期教師所呈現出的狀態一定是積極的、熱情的,讓學生能夠處于充滿愛的環境中,充分信任和鼓勵學生,讓學生能夠自主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形成良好的學習價值觀,促使學生的情感狀態保持健康發展。
(五)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之間的情感表達
學生在高中階段有著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自身的學習行為有著一定的約束力,在課堂上能夠完成自主管理,為了讓學生在政治學習過程中獲得自身的情感體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和交流,促使學生之間存在情感表達的雙向關系。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有效滲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學,還能夠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使得政治學習氛圍更加積極。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標準,能夠一定程度上推動課堂教學的發展,教師可以樹立滲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有效指導,引導小組內部完成具體的整體探究活動,增加政治知識的實踐價值。例如,在進行《把握世界的規律》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小組的劃分,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探究唯物辯證法的方法論,引導學生在小組中理解“世界是普遍聯系的”的意義,并列舉相關例子進行具體說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進行積極的情感溝通,促使學生之間產生一定的情感認同,從一定程度上推動學生價值觀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使得高中政治教學的要求和標準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處于發展階段,教師需要采取合適的方式進行滲透教學,確保學生價值觀的積極發展,保持良好的學習情感狀態,能夠更加積極、自主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沈美香.高中政治教學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初探[J].教育教學,2014(7):179,180.
[2]林光漢.在科學性與藝術性并盡忠提升思政教學改革[J].經濟與文化,2011(8):89-90.
[3]林素華.探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72.
[4]王文元.淺談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7(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