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靜梅
摘要:當今社會毛筆不再是人們的書寫工具,毛筆書法這門藝術被越來越多的讀書人所淡忘,而少數書法愛好者只能自得其樂,裹足不前,由于無人鑒賞,還沒有盛開便已凋零枯萎。面對這樣一種困境,小學毛筆書法教學怎樣傳承書法藝術,從而能夠走出一條成功之路呢?本文基于此對小學毛筆書法藝術傳承的途徑展開研究。
關鍵詞:小學毛筆;毛筆書法;書法教學;藝術傳承
小學毛筆書法教學方興未艾,教師若要落實傳統毛筆書法藝術的傳承。小學階段的毛筆書法教學,即在小學教學科目中開設對我國傳統書法藝術知識和具體寫作技能的培養和學習,通過對書法字體的學習,使小學生感受到書法中所蘊含的文化魅力,對我國傳統文化產生學習的興趣,并且使傳承文化發揚光大。在當前新課標對于課程改革的要求中也提出了對書法教學的重視。
一、現階段小學毛筆書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毛筆書法及其興趣在小學階段的培養對于小學生全面發展有重要的意義,然而現階段我國小學階段的毛筆書法教學中仍存在許多問題:
(一)小學生興趣不足
由于毛筆書法在日常生活中難以得到實際應用,并且其所代表的傳統文化,對于以感性認知為主的小學生來說,其教學內容顯得十分枯燥和抽象,小學生往往難以產生對毛筆書法學習的認識,加上毛筆書法對于小學生書寫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小學生也難以產生學習的興趣。
(二)教師對毛筆書法的認知不足
由于小學生對于毛筆書法的學習興趣不足,加上毛筆書法的教學不屬于升學考試的范疇,因此學生和家長都對毛筆書法的教學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導致毛筆書法的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這就會導致教學理念的落后,教學策略的制定不夠認真,不能引起小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導致學生對毛筆書法的學習的忽視,課堂表現不理想,對傳統文化學習缺失的惡性循環。
二、淺談小學毛筆書法藝術傳承的途徑
(一)培養學生毛筆書法的欣賞水平
書法具有實用性,更具有觀賞性。怎樣帶領學生去欣賞一幅毛筆書法作品?首先要從書法作品整體上觀察作品是怎樣布局的,行距字距的疏密情況,用墨的濃淡對比。再深入一點,就是感知作品的氣韻意境,體會作者的情感。比如《蘭亭集序》是魏晉時代王羲之的作品,那時候士人才子追求率性,珍惜自我,強調精神自由,作品體現的是一種對生命的快樂適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譽為“凝刻心魂,收攝血淚之作”,代表的是一種極度悲傷的情感。當然這種深層次情感要留給學生日后慢慢體會。其次就要領會每個字的筆畫魅力。一幅作品的成功根本在于線條的質量,筆畫的精妙之處需要仔細賞玩。真正的毛筆書法藝術講究用筆用墨,宋代米芾稱自己是“刷”字,蔡襄是“勒”字,黃庭堅是“描”字,蘇軾是“畫”字,這是用筆。用墨是指根據墨的著色程度有濃淡枯潤之別,由此達到強烈的藝術效果。學生能夠心領神會的時候,基本上就邁入了藝術的殿堂。最后還要學習一點漢字演變歷史。了解漢字是怎么來的,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中間出現了哪些大的書法家,有利于引導他們登堂入室,培養喜愛漢字的情感。漢字家族不是一成不變的,字數本身也在變化,有的消失了,有的簡化了,有的是新面孔。漢字藝術必須得到傳承與發展。我們不能因為她沒有了廣泛的實用性,而降低她的藝術性。
(二)指導學生練就扎實的書寫技能
小學生的毛筆教學要從基礎做起,從怎樣執筆開始,執筆時指實掌虛,五指用力。常用的是五指法,要求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慢慢習慣這種執筆方法。書寫時的坐姿也有講究:頭正、身直、臂開、足安,要求書寫者坐得端端正正。初練毛筆字,正確的執筆和端正的坐姿十分重要,這不僅關系到今后能否練好字,而且還會影響到學習者的身心成長。接著指導學生運筆技巧。要求每一筆都要做到起筆、運筆、收筆,從基本筆畫開始再擴展到部首練習。有了對毛筆筆法的基本掌控能力,就進入到下一步——結字。結字的關鍵在于臨摹碑帖,選擇適合自己的字體。具體要做到三練。一要練眼。學習書法從觀察開始,就是所謂讀帖,通過仔細分析,找出筆畫的基礎特征,如顏體的橫細豎粗、柳體的筆畫嚴謹等。除此之外,還要讀出同一筆畫在不同位置書寫的差異。法國雕塑家羅丹說:“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本蛯W習書法而言,讀懂筆畫的方圓、位置、疏密、神韻、性情、血脈,就是發現書法的美,就能揭開書法的奧秘。從實踐上看,能不能認真讀帖,能不能讀懂帖,也是一個學習者是否安下心來,能否走得長遠的重要標志。讀帖貫穿整個學習書法的始終,常讀常新,不斷探索書法要義。二要練手。眼高手低,不去練習,永遠掌握不到筆法。只有勤加練習,用量的積累促進質的變化。學習古人退筆成冢與池水盡墨的精神,才能打下堅實的基礎。當然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大書法家趙孟說:“古人的筆法是亙古不變的?!睂W到書法的筆法才是學到書法的精髓。萬不可閉著眼睛,信手寫來,沒有規矩,一番辛苦卻不見成效。三要練心。古人說:“意在筆先,字在心后?!毕鹿P之前要會意,心中有了整個字的構造,才能用嫻熟的技法寫出自己滿意的字體。練心就是審美的過程,把古人的美與自己心中的美相融合,心慕神隨,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個性美。創造美的前提是心中有美,這種美就是自己對漢字的藝術追求。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重點在于讓學生熟悉毛筆的書寫規則,以及對毛筆書法的藝術鑒賞,培養學生學習書法的濃厚興趣。對他們的結字與章法,一開始要求不能太高,不要讓他們覺得毛筆書法這門藝術高不可攀,遙不可及。課堂上把時間多留給學生,要引導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努力帶領他們在書韻墨海中潛心暢游。
三、結束語
學校毛筆書法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熱愛傳統書法,練習書法經典,懂得欣賞書法藝術。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書法教育工作者需要努力前行,在不斷提升自身毛筆書法素養的基礎上,努力營造毛筆書法課堂的人文環境,引領學生成長,提高學生毛筆書法素養。培養學生毛筆書法興趣關鍵在于教師的指導要得法,讓學生少走彎路。
參考文獻:
[1]淺談學生毛筆書法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J].胡曉慶.吉林教育.2020(36)
[2]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毛筆書法教學實踐探究[J].姚小娟.考試周刊.20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