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美儀
柯達伊是匈牙利著名的民族音樂理論家、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柯達伊教學法是柯達伊在長期的音樂教學中,逐漸總結出的一套科學完善的教學方法。基于核心素養教育下的小學音樂教育,對柯達伊教學法進行研究探討,并有效運用到教學之中,是可行又是必要的。柯達伊音樂教育體系的其中兩個觀點是本文研究的方向:歌唱教學為主要教學內容、柯爾文手勢為基本教學工具。本文將以這兩個觀點在花城版小學二年級下冊感知音的高低《音階歌》中的運用去分析。
一、柯達伊教育體系觀點的概述
(一)歌唱教學為主要教學內容
柯達伊認為兒童唱歌和說話同樣的自然,通過唱歌這一人人都能從事的活動,能夠使孩子們的歌喉日臻完美。而唱歌教學的展開可以不受兒童發展水平和客觀物質條件的限制。這成為柯達伊音樂教學體系中的重要教學內容。同時,他還積累了大量的教材和教法,如多聲部的合唱訓練、優秀的民族音樂教材等。
(二)柯爾文手勢為基本教學工具
柯爾文手勢是柯達伊音樂教學法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手勢是由柯爾文首創的,所以稱之為“柯爾文手勢”。手勢借助七種不同手勢和在身體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來代表七個不同的唱名,在空間把所唱音的高低關系體現出來。它是教師和學生之問進行音高、音準的調整、交流的一個身體語言形式。
二、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低年段歌唱教學中的可行性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小學音樂教育也隨之發生了快速發展。對柯達伊教學法進行研究探討,并有效運用到教學之中,是可行又是必要的。首先,我們有著十分豐厚的民族民間音樂資源,能夠充分滿足教學的需要;其次,當代的小學生們大多數有一定的音樂基礎,從而為柯達伊教學法的應用奠定了基礎;最后,歌唱歷來都是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主要形式,因為對其客觀環境要求較低,所以是教學中主流的教學形式。因此,將柯達伊教學法全面引人到小學低年段唱歌教學中,不但符合當下教學的實際,更能夠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柯達伊教育體系在小學歌唱教學中音高訓練的應用
(一)內心聽覺的訓練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不管是在演唱還是在音樂欣賞中,通過聽覺讓學生獲得對音樂的感知都是非常重要的。內心聽覺是存在于頭腦中的一種聽覺印象,即使在沒有傳聲的輸人時它也仍然存在,內心聽覺就是具有對以往音樂體驗的記憶。在課堂教學時訓練內心聽覺,可以用柯達伊教學用具,紅色卡片的樂句或小節不唱, 綠色卡片則根據之前的節奏和音高繼續接龍唱,這樣可以很好地訓練學生的內心穩定拍和音高概念。在學習《音階歌》歌曲旋律時,我在教學課件中設計了隱藏樂譜環節,因為《音階歌》的旋律主要是以上行和下行為主,把旋律用紅色卡片掩蓋著,提示學生當眼睛看不到樂譜時,不能發出聲音,內心默唱;當眼睛看到綠色卡片上的樂譜時,再出聲歌唱。這種“內心默唱"需要有精確地穩定拍感,必須保持穩定的速度和對音高的感覺、控制和記憶。
(二)視覺上的音高訓練
在小學階段,利用視覺上的直觀去訓練音高感,用柯爾文手勢輔助進行音準的訓練。 它可以通過手勢提示學生了解各音高的走向、半音全音的距離。學生在看到手勢后,身體會顯示出一定的高低傾向。比如:在這一節課讓學生學習自然大調音階中的另外一個帶有半音的音名——7(si),并通過《音階歌》以唱、打手號等多種方法讓學生掌握si與do’的音高關系。演唱時發現si的音高很難唱準,半音容易唱成全音的感覺。當教師出示si的手勢時,學生在視覺上就會看到它的手勢重心是向上傾斜的,與do’的手勢距離很近,學生下意識的重心會向上,會將si音和do’音唱的接近。音樂是不具有語義性的,肢體動作比繁瑣的描述性語言更生動形象,學生可以快速地通過手勢準確找到音高。《音階歌》是一首專門為學生復習和鞏固C大調音階而創作的短曲,旋律只用了C自然大調中的7個音,一個八度的音域,一字一音。也可以畫一段生活中的樓梯臺階,用趣味的語言,介紹幾個音樂概念:音階、上行、下行。音階:小音符上了臺階,就成了音階;上行:小音符一個一個上臺階;下行:小音符一個一個下臺階。
在《音階歌》中通過學習7(si)的唱名和手號,并通過反復模唱感受si音和do’音的音高感覺,同時通過歌曲里面的旋律鞏固C大調7個音的唱名及音高。
(三)音高感的培養
柯達伊教學法倡導盡量少用鋼琴,用人聲輔助音高。鋼琴的使用關鍵看學生的初始能力是否能直接脫離鋼琴的幫助?如果不能脫離,那還需適當輔助。除了手號,我們還有一些其他的輔助手段,如通過學生的身高感受音的高低。班里如果部分學生不能通過鋼琴去感受音高,可以跟著老師的聲音準備模唱。
低年段學生的歌唱技能發展首先要建立在他們喜歡模仿歌唱的基礎上,教師可通過自己有表情的歌唱喚起學生的興趣。歌唱中要明確,一定要學會準確地歌唱音高。《音階歌》這課教學中我運用了柯達伊教學法中柯爾文手勢進行教學,圍繞著mi-fa、si-do’這兩組“鄰居”的半音關系,借助了鋼琴這一教學工具,幫助學生找準標準音,反復訓練學生唱準標準音la,讓學生通過標準音la找到并唱準si和fa兩音,初步建立二度音程的概念,為準確地歌唱曲目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四、結語
柯達伊教學法豐富多樣,具有趣味性,能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不同的游戲進行音準、內心聽覺等訓練,讓學生在學習音樂時感受到愉悅的心情。學習與借鑒柯達伊教學法,并有效地應用到我們日常的教學實踐中,同時還要不斷總結經驗,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小學音樂教育和學生音樂素養。事實證明,在小學低年段唱歌教學中推行柯達伊教學法非常必要。
參考文獻:
[1]楊立梅,柯達伊音樂教育思想與匈牙利音樂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邵蘭霞,柯達伊教法在小學歌唱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3]張治華,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音樂時空2015(0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