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榆婧
摘要:生物趣味實驗有著操作簡單、靈活機動、易于觀察等特點,能夠滿足初高中生物教學的銜接需求,通過展現生物學科的魅力培養學生生物學習興趣,并引導其構建生物學科概念,進而做好教學銜接工作。文章從筆者實際教學經驗出發,探討了趣味實驗在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中的具體應用,旨在為廣大教師的教學實踐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初高中生物;趣味實驗;教學銜接
一、引言
進入高中后,學生普遍認為高中生物學習難度提升顯著,存在銜接困難的問題。一方面,高中生物知識的確更為抽象復雜,初中生物知識大多與現實生活緊密關聯,學生能夠借助教材中的圖片、事例以及已有認識經驗學習生物,而高中生物知識重在從內在機理進行深層剖析,不僅知識量擴大了,知識難度也明顯提高。另一方面,初中生物學習僅要求學生調動自身具象性思維理解敘述性的語言,抽象化的知識內容較少,而高中階段的生物學習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抽象性思維及問題解決能力,高中生正處于思維能力成長的重要階段,抽象性思維尚未發育成熟,容易在生物學習中遭遇阻礙。
二、趣味實驗在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中的具體應用
1.以趣味實驗連接初高中知識內容
關于生物微觀世界這方面的知識,初高中生物學習都以模型建構的形式為主。初中階段主要使用黑白圍棋模擬精子與卵細胞的隨機結合,以黑圍棋代表Y染色體的精子,白圍棋代表X染色體的精子和卵細胞,通過分析統計結果可得出最終嬰兒的性別為男或為女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上述實驗較為簡單,學生理解、操作起來都比較快。在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中,教師可延續模型構建的學習形式,引導學生使用黑白圍棋模擬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以白色圍棋代表矮莖豌豆d基因配子,以黑色圍棋代表高莖豌豆D基因配子。通過連接初高中知識,能夠增強高中生對生物知識的“熟悉感”,逐步了解高中階段需掌握的性狀分離比實驗。
2.以模擬趣味實驗填補知識空白
初中教材中,關于被子植物開花結果的受精過程,重點講授了受精卵形成并發育成胚的過程,未提及胚乳的形成。而高中教材側重于對植物各部分基因和基因型展開考查,主要探討了果肉、果皮、種皮的基因型和表現型以及胚和胚乳的基因組成問題,沒有設置花的結構和傳粉受精的內容。由此可以看出,初高中生物學習存在一定的知識空白,為幫助學生順利過渡到高中階段的學習內容,適應高中生物學習節奏,教師應遵循漸進性原則,通過填補初高中知識空白使得生物學習更具連貫性,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可在正式教學前帶領學生回憶初中生物知識點,補充被子植物的雙受精過程。以筆者實際教學為例,為形象展示雙受精過程,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筆者選擇采用多媒體模擬實驗結合教師講解的形式進行補充教學,為學生呈現種子萌發到開花結果的模擬動畫,重點講解雙受精過程,并讓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通過演示模擬趣味實驗,學生很快回憶起初中所學知識點,更為深刻地理解了果皮與種皮都是親本的一部分、胚乳是兩個雄配子和一個雌配子的共同體發育而成等知識內容。
3.以趣味實驗提升實驗操作能力
高中生物學習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基礎,大部分教師在實驗教學前都會先考查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根據其實際實驗能力及水平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若大部分學生表現出缺乏實驗訓練、操作能力較差,教師則會適當降低實驗難度,循序漸進地發展學生實驗能力;若大多數學生實驗操作能力較好,少數學生實驗資質不足,教師可選取小組合作學習方法,以先進帶后進,實現班級整體實驗技能的優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設置了較多觀察類實驗,以“利用顯微鏡觀察細胞”這一實驗為例,在教學前,教師需要先觀察了解學生臨時玻片標本制作技能、顯微鏡操作技能的具體水平,而這些都是學生初中階段所需掌握的實驗技能。在充分掌握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后,教師便可因材施教,決定是否要在課前插入復習初中相關實驗操作的環節。
學生實驗操作技能的提升有助于其問題解決能力、批判性思維以及創造性思維等的發展,為實現初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高效過渡,教師可利用起學生的課余時間,指導其以小組為單位完成趣味實驗任務。筆者就為學生設計了“使用顯微鏡觀察池塘水中的微小生物”這一趣味實驗任務,由學生自行結為學習小組,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池塘水取樣,探究一滴池塘水中有多少種生物。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樣本中的微生物一直在動,不易于觀察;有的樣本太干凈,使用顯微鏡觀察發現里邊什么也沒有;高倍鏡很難調到清晰,一旦失敗就要從低倍鏡重新調等。在群體的力量下,學生很快發現,纖維絲的放置能夠解決微生物一直動的問題;樣本干凈是因為微生物喜歡帶在含氧較多的表層;學生通過多次操作后便能熟練使用高倍鏡觀察每一種微生物。
綜上所述,要想做好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工作,教師應進行系統的規劃,深入研究初高中課程內容,把握兩者的區別與聯系,以趣味實驗作為連接橋梁,幫助學生順利過渡到高中生物學習狀態。
參考文獻:
[1]王娟.初高中生物教學的區別和聯系[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1(03):36.
[2]張偉.高中生物教學對實驗的有效利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0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