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汪陽
摘要:能源是人類實現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社會進步的重要保障,它與糧食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石油危機爆發后,人類開始逐漸認識到由能源危機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并對能源開發和利用,以及新能源技術研究給予了充分重視。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可被有效利用能源量較低,僅相當于發達國家的1/4。按照目前能源使用與開采程度看,我國能源供需缺口將隨時間推移變得越來越大。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緩解能源短缺問題,但以當前技術能力來看,還不足以徹底解決能源短缺問題,因此,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及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便成為我國面臨的挑戰。
關鍵詞:新能源技術;發展;應用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需要煤炭、石油等資源滿足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人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過度索取,導致出現了嚴重的環境問題,許多資源消失且不可再生。由于環境問題愈加嚴重,我國倡導低碳、減排理念,用新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減少環境污染,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促進環境可持續發展。要想發展低碳經濟,必須使用新能源技術。因此大力開發新能源,加大力度投入新能源技術的研究,才能促進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使用新能源能代替傳統能源,必須對新能源特征有所了解。
1新能源的涵義
新能源往往是在新技術的基礎上開發的,并轉化為太陽能、風能、海洋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從而便利人們的生計和運作,促進社會進步。它是用新的能源技術完成地球上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推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和進步。
2我國新能源技術發展現狀
2.1受控制核聚變
目前,我國主要采用核裂變技術進行發電,但現用反應堆所采用的冷卻劑液卻有很強的腐蝕性,泄漏率極高。眾所周知,核聚變是兩個“輕”原子向一個“重”原子轉變,并釋放能量的過程,在“重”原子需求量足夠大的情況下,所釋放出的能量也是巨大的,為進一步增強核資源利用率,我國開始大力開發受控制核聚變反應堆。氘氚核聚變技術在很早之前便被研制出來,氫彈爆炸就是在該技術支持下實現的,但它不易被控制,被釋放出的能量會給人類帶來更多災難。人們之所以最先關注“氘氚核聚變”,是因為它是自然界中最容易實現的一種聚變反應,且氘在海洋中大量存在,理想狀態下,其經過核聚變后所釋放出的能量足夠人類使用幾百億年。
2.2太陽能有效開發利用
我國太陽能電池利用技術日趨成熟,太陽能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模塊目前占國際市場的30%以上。當今各國掌握和應用的太陽能技術主要包括以下三種型號:熱插拔、光電和光度控制變壓器。到2019年,國家太陽能設施總發電量為204.3兆瓦,2020年將出臺45千兆瓦太陽能電池新能源指標。規劃的目的是提高太陽能利用的尖端產業鏈,提高國家核心發展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2.3海洋能源開發
開發海洋能源也是新能源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海洋能在月球引力與太陽能合力作用下形成。地球70%的面積是海洋,因此太陽輻射到地球表面的大部分能力均被海洋所吸收。隨著能量傳播距離變長(不同區域海洋深度不同),能量大小在整個傳播過程中也在發生變化,海洋深處的溫度明顯低于海洋表面的溫度,并且隨著所聚集的能量越來越多,溫差也會越來越大,從而形成溫差能。在太陽能不均勻分布作用下,空氣流動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導致海洋波浪產生,從而形成波浪能。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海平面會逐漸升高,進而形成“位差能”,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潮汐能。從當前研究進展看,波浪能和溫差能對地球環境影響極為有限,因此受關注度并不高,潮汐能則不同,它對地球環境影響較大,這也是為什么會有越來越多人關注“潮汐現象”的原因。
2.4風能發電技術應用
利用風能技術發電和利用風能作為可再生能源,是目前可用于提高人民生產力和提供生活的最有效能源。不僅在我國,而且在全世界。從世界觀上看,風能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和縮小的地區。在我們的地圖上,風能分布在東南沿海和西北。風能的主要目的是電力、風能和目前可用的主要能源。在我國許多偏遠地區,風力發電技術是必要的,例如b .沿海地區、陡峭、偏遠山區、草原、邊境地區、田地等。該地區許多家庭安裝了復蓋家庭風能消費的電力設備,以節省成本、減少排放和保護環境。
3我國新能源技術發展建議
3.1將稀土資源列為儲備物資
稀土資源作為提煉各種稀有元素的原料,對新能源的發展至關重要,在新能源電池、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直驅風機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第一,要建立國家方面的稀土儲備機制,以政策形勢進行規范,對稀土進行一定的戰略儲備。第二,加大稀土行業的整合力度,在國際上形成有很強價格談判能力的大型稀土企業。第三,加快稀土關鍵應用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產業化,掌握稀土核心技術專利,為發展新能源產業提供配套支持。
3.2頂層布局科學規劃
新的能源發展將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符合客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條例,最大限度地發揮能源邊緣化的作用。國家工業部門必須考慮到國際能源分配和競爭條件、國家安全的長期前景和戰略方向,以便能夠在科學合理的框架內開發和有效利用新能源,適當發展新能源產品的下游工業,并在充分獲得新能源產品的框架內改善人民的福祉和公平。
3.3加強技術合作
從低碳經濟角度看,新能源技術是發展低碳經濟的主要動力,也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保證,因此新能源技術的發展推動了低碳經濟的發展。我們各國新能源技術的開發和研究尚未進入發展階段,在開發過程中,我們必須積極與各國合作,研究其他國家新能源技術的概念和方法,擴大合作,促進新能源技術的迅速發展。
結束語
新能源是國家工業發展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也標志著一個國家科學技術水平的實力。在未來能源更加緊缺的情況下,也必將成為影響國際政策的重要因素。擺在我們面前的挑戰很多也很復雜,但同樣伴隨著歷史的機遇。新能源技術創新不應該簡單地局限于某一單層次主體去研究。
參考文獻:
[1]曾波.低碳經濟環境下的新能源技術發展研究[J].節能,2019,38(09):175-176.
[2]紀鵬.循環經濟視域下我國新能源技術發展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9.
[3]張瑞博.淺談新能源技術的實際應用與未來展望[J].青年與社會,2019(0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