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際交流的日益發展,進一步推進了“一帶一路”戰略發展。在此背景下,小語種語言教學逐漸成為新時代人才培養發展方向。在大學法語教學改革發展中,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于當前時代對法語人才的應用需求。對此,為進一步落實人才培養目標,教師需積極創新探索教學新路徑,抓住時代的機遇,培養更多優質的法語專業人才。本文將結合現階段大學法語的教學展開分析,并給予“一帶一路”背景,對大學法語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討論,以供參考。
關鍵詞:一帶一路;大學法語;人才培養模式
引言:
“一帶一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我國新時期重要發展戰略,在此背景下,更是對人才培養提出新要求。隨著國際化發展的快速推進,中法兩國間的交往愈加頻繁,對法語人才的需求亦是在不斷地擴大。為更好地滿足“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大學教師在進行法語教學時,則需對傳統教學進行創新改革,圍繞核心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教學組織,提供給學生更多實踐鍛煉機會,以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并運用法語,實現法語人才質量的切實提升。
一、現階段大學法語人才培養的不足
目前高校在進行法語人才培養方面仍有些不足之處,無法切實滿足“一帶一路”對人才培養的標準要求。一方面,法語教學模式仍受傳統形式的影響,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單一性問題,缺乏一定的教學靈活性,學生的參與興致整體不高,且學習成效相對較低[1]。另一方面,大學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時,在理論與實踐方面未能夠有效配比,導致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嚴重不足。現階段法語課程的教學多是以基礎知識為主要課程,且由于法語語境遠低于英語教學,因而課程的實踐部分相對匱乏,學生不僅無法有效進行實踐訓練,更是難以突破自身語用能力。如此一來,則無法滿足現階段人才培養需求。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大學法語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一)調整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
新時代發展更加重視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使其能夠有效融入實際生活當中,滿足社會及市場對人才的核心需求。因而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大學法語課程需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適時調整,進一步優化課程體系,圍繞社會發展設置更具時代應用性的法語課程,加大實踐培養力度,為學生提供更多類別的法語相關課程體系,即將傳統形式的大學法語課程進行內容細化處理,將基礎法語知識劃分為具有明確發展方向的法語課程,如商務法語、法語翻譯、旅游法語等類型,為學生提供更為明確的課程體系及職業方向,培養更具專業能力的應用型法語人才[2]。具體而言,可結合學年時段進行課程的遞進式設置,如第一學年關注法語基礎、第二學年關注專業方向、第三學年關注綜合實踐培養等。這樣,學生則能夠更具方向及目標的進行有效學習,從而提升法語教學效果。
(二)建設教學模式與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良好且健全的課程教學體系是人才培養有效開展的前提保障。在此過程當中,可從教學模式、教材建設以及師資建設等方面進行建立健全,以滿足“一帶一路”戰略發展要求。
首先,在教學模式方面,需依據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模式的選取與應用,如在指導學生語言基礎方面的課程教學時,教師則可將以往的講練結合模式進行二次創新,如設計多元形式的趣味語言訓練課程等。同時,還需將學生專業方向相融合,以加強法語與專業的契合度,確保語言及專業相統一,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實現自我發展與綜合提高,培養綜合型應用人才。
其次,在教材建設方面,現階段法語課程相關教材資源并不富足,甚至于教材內容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現象,而語言在時代及文化的變化中亦是不斷地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重視,適當進行刪減與補充,并借助網絡資源進行學習資料的拓展,以保障教學質量。
最后,在師資隊伍的建設方面,“一帶一路”對教師能力同樣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師在具備理論、學術知識的同時,亦具備一定的實踐專業技能,以更好地對學生展開全方位教學指導,使其能夠在實踐學習中亦能夠獲得教師的有效點撥。因此,高校還需注重對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如組織教師至合作企業進行跟蹤學習等,以增強教師的語言實踐應用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在教學中有的放矢。
(三)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共同開拓建設國外實習就業基地
法語的教學旨在培養可實際交流型人才,能夠與法國企業進行有效交流,從而促進中法交流發展、提高我國中法經濟貿易的進一步發展。基于此,高校則需加大與相關企業的合作力度,包括法語外企,以及其他與法語職業相關的行業,如翻譯機構、教育機構等,為學生拓展更多實踐實訓平臺,促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切實有效的應用于實際,提高其法語綜合能力。此外,高校亦可與法國高校建立友好聯系,如舉辦交換生學習交流活動、或是為學生提供至法國留學路徑等,為學生提供更優的法語學習交流環境,使其能夠更好地發展自身潛能,具備專業法語應用能力。
三、結束語
當前大學法語教學質量仍有待提升,特別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教學模式的革新迫在眉睫,以更為科學的方式對學生展開法語培養指導,促使學生的法語能力能夠真正意義上的獲得提升,使其能夠切實融入國際大環境,具備較高的法語交際能力。對此,教師需積極改革與創新教學,從多個方面對法語課程進行全方位優化,構建更優人才培養模式,為國家及社會培養更多優質法語專業人才,推動大學法語教學的長效發展。
參考文獻:
[1] 范呈彬. “一帶一路”背景下法語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7, 30(6):2.
[2] 孫傳月, 高舉敏, 孫維屏. “一帶一路”戰略下基于需求導向的”法語+”人才培養模式構建[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8, 031(005):136-138.
作者簡介:王潤楨(1999-),女,漢,廣東深圳人,在校大學生,本科。研究方向:法語7D7D372F-CD81-42A7-9F4E-7C003A7363B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