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動蕩的全球經濟市場中,核心經濟體受到的嚴重沖擊,使產業鏈協同融合發展成為國家與地區發展的新思路。在京津冀一體化構建的過程中,重視協同融合中遇到的困難和痛點,積極應對并實施創新,推動京津冀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的有效銜接,開拓我國國內經濟發展的新格局。為此,本文對京津冀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協同融合作出研究,為推動京津冀地區經濟建設,促進地區協同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京津冀;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協同融合
引言
自國家將京津冀一體化發展規劃到國家戰略以來,地方政府針對各地區的發展的現狀,制定和落實一系列的協同發展規劃和政策,為促進地區間的合作提供保障。然而,不確定的國際貿易環境,以及地區間的競爭,使京津冀協同發展遇到諸多的阻礙,產業鏈和供應鏈也出現部分問題。為此,以創新為核心,促進京津冀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的融合,為各地區發揮自身的優勢,推動京津冀一體化建設提供幫助。
一、京津冀協同融合發展的方向
京津冀作為首都經濟圈,三地區一體化發展格局的構建,利于地區資源的協同開發與應用,為地區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動力。然而,京津冀地區發展基礎不同,且在產業模式上有著較大的差異,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始終面臨著較大的矛盾與問題。為構建一體化發展與運行的大格局,落實全新的國家發展戰略,部分學者從體制機制、政策內容、產業合作等方式,對地區間的差異和協同發展的實現路徑作出研究。然而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下,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模式的構建,不完全局限于以上幾個方向。特別是在網絡技術驅動下,各大產業正在通過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等方面的協同融合,來促進各地區之間的交流和協同發展。面對國際經濟下滑嚴重,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狀,京津冀推動產業鏈的協同融合,是優化地區供應鏈和創新鏈的重要舉措。需要三地區針對產業優勢和資源優勢,構建新的協同發展機制,堅持區域間的統籌合作,構建起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的大格局。不但實現產業上的合作,還在研發、創新生產、成果轉化等方面,進行協同融合,促進資源的流動,以及發揮人才的重要作用,從多個角度和多個舉措,來實現長期規范的合作,已達成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的協同融合目標,推動我國首都經濟圈的發展。
二、促進京津冀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協同融合策略研究
(一)以京津冀產業鏈發展為導向,加強創新鏈與供應鏈的市場建設
在京津冀發展背景下,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與創新鏈的協同融合發展,必須要注重警惕“鏈條定律”,確保產業鏈、供應鏈與創新鏈基礎穩固、可控可靠。所謂“鏈條定律”,主要指的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由于我國在長遠的發展過程中,長期積累形成對國外產品與技術的嚴重依賴,特別是產業鏈關鍵技術、創新鏈戰略部署以及關鍵零部件等在國內供給短缺的情況下,更是加大對國外產品與技術的依賴。因此,為解決這一問題,加強京津冀產業鏈、創新鏈與供應鏈的市場建設,必須要實現順暢的國內大循環,在生產端盡快推進產業升級與服務創新,確保產業鏈安全應對不斷惡化的外部發展環境,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同時,還需要加強創新鏈與供應鏈的市場建設,積極培育市場主體,擴大市場范圍,完善京津冀協同背景下的市場環境,實現市場結構升級,鞏固提升京津冀產業鏈、創新面與供應鏈的協同融合發展市場根基。在具體實踐中,應根據中央政府部門及時出臺的“六保任務”中提出的“保市場主體”戰略部署,積極拓展我國主導的市場范圍,將更多經經濟發展區域內的市場主體納入進來。著力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拓展京津冀市場范圍,進一步將產業鏈、創新點與供應鏈思維融入進去,用產業鏈引導市場開發,用創新鏈促進產業升級,用供應鏈保證市場長遠發展,進一步打造跨區域的國際化現代產業體系。
(二)以京津冀的多鏈協同為目標,多角度形成合力助推多鏈協同融合
京津冀下的產業鏈,主要是從產品生產與消費角度將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的區域經濟活動,各個環節看作為一個系統的整體;創新鏈是從知識生產、消費與發展等角度,將相互關聯的創新活動看作為一個系統的整體;而供應鏈則是圍繞核心企業,從配套零件開始,制成中間產品及最終產品,由網絡營銷方式將產品送到消費者、供應商、制造商與分銷商等多個主體中,最終形成一個系統的用戶功能網鏈結構。以京津冀多鏈協同發展為目標,多角度形成合力,助推產業鏈、創新鏈與供應鏈協同融合發展,可通過圍繞這些經濟活動、創新活動與營銷活動,展開相互關聯的各種活動,形成服務鏈、金融聯與政策鏈等各種“鏈”。在具體實踐中,可通過統籌推進產業鏈、創新鏈與供應鏈有計劃、有導向的協同融合,圍繞多鏈條搭建服務鏈、金融業、政策鏈、人才鏈與生態鏈,構成京津冀多鏈條協同結構體系,促進各環節互動聯動,讓京津冀協同區域真正運轉起來。此種發展方式不僅有利于提升產業鏈整體價值,實現創新鏈長遠發展,還可通過完善供應鏈,為京津冀協同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結語
總而言之,在國家發展戰略的推動下,京津冀地區實現產業的融合發展,并初步構建起一體化的運行形態。然而,全球化的經濟危機,以及國際環境的快速變化,使京津冀產業鏈、供應鏈出現問題,增加區域合作的不確定性。為促進京津冀地區產業的協同發展,構建全新的協同發展機制,并加強地區市場的建設,推進新的發展戰略,解決協同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促進地區經濟穩步快速的增長。
參考文獻:
[1]解沛,熊明民,宋子涵.圍繞農業產業鏈深度部署創新鏈——關于構建農業產業科學中心的思考及建議[J].農業科技管理,2021,40(03):14-17.
[2]歐光軍,李楨,劉舒林,張宏娟.高技術產業創新鏈創新生態影響因素識別與優化研究——基于企業嵌入和質量觀視角[J].創新科技,2021,21(05):22-30.
[3]李琳梅.提高產業鏈供應鏈水平 推動海水淡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海水淡化利用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政策解讀之二[J].中國經貿導刊,2021(12):20-21.
課題來源:邢臺市2021年度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項目《促進京津冀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協同融合研究》(批準文號:XTSKFZ2021036)
作者簡介:賈培瑤,出生年月:1992-11-04,女,漢族,籍貫:河北省邢臺市,所在院校: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大學,職稱:講師 學歷:研究生,學位:碩士,研究方向:市場營銷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