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佼
摘要:學生對母校的感情往往是最寶貴、最單純的情感。母校對于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理念的形成都有著關鍵意義,學生對母校的感情大多也是在校就讀階段產生的:與校友結下了濃厚的校友感情,與教師之間培育了較好的師生感情。經過了幾年時期的學校生活以及彼此間的交往融合后,已經很自然地發展成了某種感情——母校情結。勞動素質教育作為對高中學生進行培育正確勞動價值觀、形成勤勞良好習慣、學會運用勞動技術的基礎教育,是教育化之后的勞動。本文就如何通過開展勞動教育培養農村學生母校情結展開探討。
關鍵詞:農村學校;母校情結;勞動教育
引言
勞動教育,是指教學和勞動的媒介。在勞動教學進程中,由勞動活動逐步發展為教學方法、教育過程,既涵蓋了生活、服務、教學性的勞動活動,又包括了物質生產、校園環境綠化等日常性實踐活動。農村學校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豐富的土地資源等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教育,方便培養學生的母校情結。筆者結合多年的勞動實踐教育經驗和德育管理經驗,提出以下幾點培養學生母校情結的建議,僅供參考。
一、堅持以學生為本
農村學校在勞動教育課程的制定上應當站在培養學生的角度,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要,盡可能實現個性化和靈活化。同時教師在日常教育中,也應當創新教法,用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做到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的積極力、主動和創新能得到有效充分的調動,為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穩步前進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也使農村學生在校園的青春歲月,變成了生命當中一份美麗切邊寶貴的回憶。同時,老師要主動改變以往的教育理念和心態,不能再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對待學生,恰恰相反,應以平等服務的姿態對待每個學生,努力為學生在讀書上、日常生活上掃清阻礙,用心施力服務好學生,做每個學生忠誠的“園丁”[1]。通過上述各種方式,使好學生體會受到校方的關愛和呵護,從而在好學生心里種下美的種子、善良的種子。
勞動教育同樣需要用這樣的理念和思想。在勞動教育過程中,應該堅持以生為本,以學生為中心,與學生共情,想學生所想到的,想學生所想不到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
二、合理規劃勞動教育課程
要想讓學生“戀校”,最基本的是學校要有讓學生值得“戀”的地方。不管在何時何地,都能以母校為榮。因此,教師要針對學生工作中的良好表現設置勞動教育課題,要根據學生的學段特點和能力,設置相匹配的教學內容。如每周一的升旗活動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的主要途徑,期望通過升旗活動能培養學生的愛國,愛學校,愛集體。雖然不能否認這是一條良好的教育道路,但千篇一律的形式讓學生稍有麻痹。因此,學校除了固定升國旗的學生外,每周還可綜合考察所有班級參加文明、衛生、紀律、集體活動,對表現良好的班級團隊,頒發流動紅旗,并且每周讓表現突出的學生升旗。能代表整個班集體升校旗,能因為學校的認可和肯定而升校旗,這個感受或許讓升旗的學生們一輩子都難以忘懷,對其他學生也是一種激勵。
三、拓展課程內容
勞動教育是一種實踐教育,需要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農村學校勞動教學的展開,不僅是要訓練學生熱愛勞動、體會勞作,更為培養學生端正的社會主義勞工核心價值理念、積極向上的勤勞心態、優秀的勤勞品質、基礎的勞作常識、必要的勞作技術、創新的勞作思想,以及豐富的勞作情感。勞動教學教師可以以班級文化教育培訓基地為首,以社區培訓基地、家庭教育培訓基地為輔的培訓基地群落建設,讓學生通過積極參與投身勞動實踐教學活動,為學生深入進行勞動實踐教學活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在學校,老師們可通過設計種植小花園、給樹木上掛牌、認養一棵樹、保衛我們的校園環境等活動,既能綠化學校,也能增加學生對身邊自然環境的認知與愛好。在學校外,農忙時有必要展開學生進行支農、助農等有益教學活動。通過參與生產勞作,能夠使學生的身心受到磨煉,身體力量受到增強,也能夠讓高中學生親自體驗一切的勞動成果來之不易,塑造學生熱愛勞動的品德,勤儉節省的美好品格,密切學校與廣大社會辛勞民眾之間的關系,進而激發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勞動民眾。與此同時,這些與眾不同的勞動教育形式,能夠讓學生加深對母校的情感印象,對母校產生強烈的久久不能遺忘的美好回憶。
四、進行有效評價
在勞動教學中,活動評價是關鍵的環節。活動評價不但要根據學習者的實際勞動成果,更要關注勞動過程。主動有效的活動評價,能夠調動學生對參加勞動的興趣和激情,使學習者得到成就感。而對活動成果的展覽則可以增加對勞動教學課堂的影響,既可以提高學生活動的積極性,更可以團結學生家庭與社區的合力,從而促使學習者樂在其中。當一項勞動主題教學進行后,其研究成果可以在班上或是校園內進行展示,每位學習者都可以展現自我,從而得到更多交流學習的機會,培養學習者的勞動激情與勞動素質。
評價的形式也可能是多種多樣的,除了除外顯的勞動成果評語之外,學生們積極向上的勞動態度、優秀的勤勞品質、基礎的社會勞動常識、必要的社會勞動技術、創新的社會勞動思想,以及深沉的社會勞動情感都可能作為評語的主要內容之一[2]。每當接受到一次積極的鼓勵式的評價,就會逐漸對學生們的心理以及言行舉止產生巨大的影響,也是他們深刻記憶著母校帶給他們的溫暖。
結束語
綜上所述,勞動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主要部分,其對于培養學生母校情結起到了重大作用。所以,廣大教育者們要大力推動并積極探索,通過勞動教育培養學生對母校的喜愛之情,為學生愛校情感培育提供合理途徑。
參考文獻:
[1] 韓杰. 淺析在課堂內外教學中培養學生對母校熱愛的必要性[J]. 絲路視野, 2018(27):1.
[2] 凌鵬國, 羅兵, 譚叢林,等. 校內外結合,推進農村高中勞動教育[J]. 全視界, 2021(6):0034-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