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裕華
摘要:幼兒園開展戶外體育活動意義重大,能夠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體育活動,能鍛煉幼兒的身體,讓其手腳更靈活,享受到玩游戲的樂趣,為幼兒提供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提高幼兒與他人交流的能力,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積極、樂觀、向上的學習和生活態度。幼教工作者應在充分尊重幼兒認知行為能力的基礎上,不斷嘗試組織開展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為實現幼兒健康成長探索新的路徑。
關鍵詞:幼兒教育;戶外體育活動;開展策略
引言:
幼兒時期正處在身體動作發展的基礎階段,發展幼兒的動作,如走、跑、跳、鉆、爬、攀登、投擲等,不僅能提高幼兒身體素質,而且有利于提高幼兒的運動能力,增強幼兒體質,是幼兒在戶外體育活動中認識自我、探索、體驗和認識外部環境的重要方式,有益于幼兒身體、心理各方面的和諧發展,體驗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和情緒的愉悅[1]。
一、開展戶外體育教學活動的意義
(一)是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明確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身體發展包括身體形態、機能、體能、適應能力等方面[2]。心理發展包括認知、個性、情感、社會性等方面。因體育活動與幼兒身體和心理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實施高質量的戶外體育活動,可以有效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增強幼兒的體質。而且,體育教學活動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能為幼兒在其他領域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戶外體育運動中,時常會有任務或挑戰,完成挑戰可以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如果受到挫折就請幼兒積極面對,勇敢克服困難,這樣有助于培養幼兒勇敢、積極面對的意志品質。
(二)是促進幼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作為幼兒園健康領域重要內容的體育活動,是為了使幼兒獲得有益的體育運動知識技能,發展其平衡能力。作為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的實施主體,幼師對教學活動設計的有效性把握,直接影響幼兒的學習效果和身心發展,例如:如何讓幼兒正確掌握動作要領,使幼兒的學習更加精準?怎樣設計活動過程中的教學方法運用,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注重幼兒運動技能掌握的同時,如何凸顯活動的趣味性,使幼兒愿意學、樂于學等,這些都是幼師在設計戶外體育教學活動時必需的修煉,是幼師體驗、領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與反思相助益的專業成長途徑。
二、科學開展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思考
(一)融入文化傳承的戶外體育活動
如今,體育運動事業的發展在全國乃至全球都被廣泛推進,這充分證明了體育運動的價值。在組織開展幼兒戶外體育活動中,我們也應關注體育運動文化的傳承,從小培養幼兒對體育文化的認知,讓幼兒充分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基于這樣的考慮,我們在幼兒戶外體育活動中融入了跳繩、抖空竹、舞龍舞獅等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將幼兒戶外體育活動與民族文化及當地的民俗風情相結合。教師則通過教研,從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中提取適合幼兒的活動內容。
如,師幼共同開展“一起踢球,你快樂,我快樂”的戶外體育活動。活動過程中,教師適時地為幼兒講起足球的起源,把中國古老的運動“蹴鞠”講給幼兒聽,它是我國古人以腳蹴、蹋、踢皮球的活動,教師通過圖畫、故事等展示,不僅激發了幼兒運動的興趣,還使他們在體育運動的同時增加了民族自豪感。體育活動不應只是單一的體育游戲,而應將體育運動的精神品質、文化內涵、民俗特色融為一體,使幼兒在獲得體能發展的同時,也能收獲非常寶貴的體育文化財富。
(二)引導幼兒成長的戶外體育游戲活動
教育要做到立德樹人,助人成長。在戶外體育活動的整個過程中,教師應注意結合幼兒的行為表現,適時進行有效的教育引導,以助力幼兒在參加體育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幼兒在“兩人三足”中相互配合到達終點,在“開火車”“老鷹捉小雞”等體育游戲中學會排隊等待,樹立了規則意識,教師要及時通過贊許的目光、微笑的神情、鼓勵性的語言評價等肯定幼兒的進步與成長。積極正向的引導有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習慣,鞏固他們的合作意識,從而達到良性循環。同時教師也應根據幼兒的實際發展情況,為他們設立階梯式的體育活動目標。如,在跑步體育活動中,教師可引導幼兒先掌握基本的跑步姿勢,然后逐漸做到動作協調、自然放松地跑,最后達到有節奏地跑的目標。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設置目標時,除了應關注幼兒體育能力的發展,還應關注幼兒道德素質、智力素質、心理素質等方面的變化。
(三)蘊含本土資源的幼兒體育游戲活動
利用本土資源開展幼兒體育游戲活動,我們先要熟知幼兒的心理,尋找一些可以激發他們興趣的活動,奠定體育游戲順利開展的基礎。在幼兒園的戶外體育教育過程中,要創新體育活動的形式,利用本土資源引導幼兒開展探究活動,因為幼兒對自然界的萬物都充滿興趣,對小動物更是情有獨鐘,幼兒教師可以為幼兒安排探究性強的任務,如可以鼓勵幼兒觀察身邊的小雞、小鳥等動物的每個時期的生長狀態,讓幼兒對不明白的東西大膽地提出問題并問題,學會在觀察探究的過程中動手操作和分析現象,最終獲得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的戶外體育游戲活動要靈活開展,多元化,具有時代特征,與時俱進,根據幼兒身心發展需要進行創新和迭代。例如,可以讓幼兒到園后,在幼師的帶領下做早操,早操能增強幼兒的體質、激發幼兒的熱情。另外要注意早操的隊列、形式應簡單化,方便幼兒進行學習,選擇符合早操內容積極向上的音樂。幼兒可以對早操內容進行創新,幼師可以幫幼兒編排,對大一點的孩子,幼兒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對節目進行編排。利用本土資源,改編傳統民間游戲,讓優秀的民間游戲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突破性創新,如丟手絹、跳皮筋等民間游戲都需要創新。在不改變原有游戲的精髓下進行創新,讓活動教具更吸引幼兒,成為幼兒成長的助力。
結束語
總之,《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要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養成鍛煉的習慣。我們不僅要為幼兒提供安全的戶外活動環境及器材,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開展活動,還應將體育文化融入幼兒的戶外體育活動,激發幼兒的運動興趣,使幼兒在文化的浸潤中獲得體育鍛煉,通過設立科學的活動目標,助力幼兒體能及各方面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梅英.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組織與指導[J].教育界,2020(32):75-76.
[2]薛菲.學前教育過程中戶外體育活動的有效開展[J].試題與研究,2020(1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