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摘要: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僅僅應該緊扣教材,緊扣主題,把握教材的特點,結合當下實際教學的需要,采用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最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能力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不能只要求學生的成績提高,還應該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當中寫對英語知識能夠進行靈活的綜合應用。
關鍵詞:主題語境;高中閱讀;整體閱讀
引言:
主題意義成了當下英語教師在教學當中重點參考的一種教學理念,社會各界也都更加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這是和應試教育大不相同的地方,素質教育要求是使學生能夠得到綜合的提高。
一、教學理念
1)沉浸式學習。曾經一度,沉浸式成了當下討論的熱點話題,主題意義探究下就強調以新穎的主題為中心點,設置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是引導學生深度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圍繞學習的主題,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應用,通過研討和交流,從而達到深入探究的目的。
2)更加注重整體。對于很多教學模式來說,可能單獨拿出來知識點的講解也是可以促進學生成長,但是在主題教學理念引導下,要給主題教學創設一種專門的語言環境,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情感投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只是學,還可以用。
3)材料的豐富性。對于主題意義探究模式下的教學模式探究,必須要考慮教學材料的豐富性,因為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教學是引導學生指向深度學習,自然需要考慮教學材料的豐富性,比如說地道的語言素材,環境創設所需要的教學材料等等。
4)注重興趣的培養。高中生在心智方面表現的較為成熟,但是學習興趣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成就樹立仍然非常重要,所以主題探究教學理念依然要求注重興趣的培養,強調主題探究教學理念下,能夠采用多種教學模式運用豐富的教學題材和素材,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
二、構建方法
1)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以及優點,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會受小學和幼兒園學習情況很大的影響,有的孩子家庭環境本身就比較優渥,父母也重視學習,從小培養,有的孩子,到了小學三年級第一次接觸英文,其基礎是不一樣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采取單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消化知識,而是能夠綜合的考察班級學生的特點和年齡發展規律,然后進行教學。
2)與生活聯系,從生活當中取材
在高中階段的學生依然保持著很大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多從生活當中選取教學素材,和生活相聯系,更有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熟練與消化還有應用,并且從生活當中取材,也更有利于學生把知識應用于生活。比如教師在講的《 Travel journal》,就是可以鼓勵學生從生活當中遇到的問題出發寫一篇英語作文比如我的學生寫了一篇《Beijing Tiananmen Square Tour》。
三、教學模式
1)拋錨式教學模式
拋錨式教學模式是指讓學生到真實的世界當中去感受體驗,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屬于習得性的過程,而并非傳統教學方式當中教師講,學生學這樣的過程,習得性的知識對于學生來說記憶更加長久,其對知識點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拋錨式教學模式,更加適合喜歡思考的學生,因為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很好的其他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在這樣的教學模式當中往往需要教師創設一定的教學情景,因為一個好的問題情景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主人公意識,比如教師在講到《 The Olympic Games》這節內容時,方式可以鼓勵學生用英語表達在上課時去東西的想法。
2)自主學習模式
學生的內在驅動力要遠大于教室說教以及父母管教的力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積極地激發學生的內在驅動力,讓學生有興趣學習,想要學習,然后自主的探索知識,當學生的驅動力增加之后,學生能夠對教師在課堂上面講的內容進行消化吸收,并且應用,比如當教師在講到《 Wildlife protection》這一節內容時,當學生具有自主探索能力時,學生會在課下的時間去探索更多和 Wildlife Protection有關的名詞,將學生的詞匯不僅增加了并且學生在查找更多文獻的時候其自身的語感能力也會提高,當學生自身詞匯掌握數量增加,語感能力增強那么學生對于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也會有所提高,那么教師就可以在這一節課結束之后,給學生們自主探索的方向,但是這樣的教學模式往往適合于興趣比較高,自主性比較強,并且有自律能力的孩子。
3)探究式教學模式
探究式教學模式和拋錨式教學模式,其實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為他們都可以問題的能力,但是又有所不同,探究式教學模式是主張學生自己的探索,拋錨式教學模式是教師拋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探究式教學模式當中,也會強調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合作,團隊合作是當下社會很需要的一項能力,因此教師在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時,可以和小組合作的實施方法相結合,比如教師在講到《 Cultural relics》這一節內容時,這一節課的內容然后四個人為一小組,然后進行討論分享,學生自由的發言,對于其語言表達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和其他學生進行交流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英文表達,這樣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聽力能力都有所增加。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在本文當中筆者提出了三種主要的教學模式,但是并不代表教師選了一種模式只能在當節課程教學當中選取一種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可以進行靈活的應用,比如在班級上有一些學生特別喜歡發言,喜歡思考,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就可以針對這一部分學生采用拋錨式教學模式,在班級當中還有一些同學比較安靜,他們思考能力也很強,那么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模式,還有的學生上課比較積極,喜歡回答問題,那么教師在針對這一部分學生進行教學時,就可以使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因為生在課下了或者是其他渠道獲得了知識之后在課堂上提問,學生心里面會有一種成就感,因此對于教師的要求也就更高了,要求教師要走近學生,了解學生。
參考文獻:
[1]郭穎, 張金秀, 徐國輝. 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例析[J]. 中小學外語教學, 2019, 42(3):6.
[2]孫洪杰. 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J]. 文學少年, 2021(31):0199-0199.
[3]沈軼. 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與策略[J]. 當代家庭教育, 201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