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措卓瑪

咖香四溢精品咖啡的店主頓珠(左)
咖香四溢,是店主頓珠自覺的咖啡靈魂所在——推開咖啡館的一瞬間,鼻孔被裹挾進香醇的咖啡香味。于是這個讓他愛上咖啡的原因,成為咖啡廳的名字,如其名,是一個古城里開門瞬間就能環繞在咖啡香氣里的美妙之處。
咖啡廳位于八廓古城里的八朗學二號的一個小巷里,走過滿是傳統民居和藏式建筑的小徑,你肯定不會錯過這家純白色門窗墻體、實木戶外空間、logo上是一個藏族女孩正在享受一杯新鮮咖啡的門店。
最早是在朋友的推薦下找到了這家門店,當時是作為隔壁茶館附屬的一個雜物間,狹小的空間內部完全是清水房。決定接手的態度很堅定,有一天頓珠在店里冥想時,看到了對未來咖啡廳的預期。生在古城里,除了千年來不曾中斷的人流外,也能感受到這個場域精神價值的賦能,“拉薩其他地方都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只有這里,走進的瞬間時光就是靜止的。”這家令人驚喜的社區咖啡廳隨之誕生了。
作為社區咖啡,需要地理位置在充滿生活氛圍的居民區,其次是友好地道的價格,對他而言這兩點都做到了。定價上,前期有很多朋友覺得價格低了,但因為很多人都是一天來喝幾次咖啡,在頓珠看來咖啡的消費已經成為他們的日常開銷,因此性價比更好也是理所應當。
頓珠原本是個小鎮公務員,在當公務員的五年里,每天對他最大的慰藉是對咖啡的喜愛,一有假期就會去內地咖啡文化發達的地方一家家店、一杯杯咖啡的體驗品嘗,青島、廈門、上海、北京,這幾年里他去過的咖啡館已有300多家。
辭職開咖啡廳的打算受到了身邊很多人的質疑,人們覺得不應該把熱愛當作工作,但當頓珠一天都在咖啡廳忙碌后,關門打烊時還會情不自禁想在店里多待一會兒。在他看來,這個他一手打造的小店,每天的模樣不一樣,即使一天除了睡覺以外的時間都在這里度過,也能發現許多新意。“把熱愛作為職業,是我做得最不會后悔的一件事。”
改造工期原本是45天,但他用了近兩個月,在2020年1月對外營業。周邊居民們在改造過程中主動扮演了監工的角色,施工過程中經常聚在一起,觀察它的改變并發表自己的評價。開始,人們不看好這個角落里如此狹小的空間擁有的潛力,等到裝修完成后都覺得很酷很有意思。
白色的水泥墻體與周邊的藏式建筑和諧之中又有對比,原木的樓梯上的露天空間可以曬太陽喝咖啡,成了店面的吸睛之處。在營業一年后,頓珠又將前期的所有收益投入到了店面的改造升級中,承接下了二樓的空間,二樓的格局本是傳統民居的三層房間和一個衛生間,他打通了三層作為一個開放的整體,并另設甜品烘焙室于空間內部。
所有的裝修以白色實木為主的家具和彩色的家紡家居為主,咖啡廳的主題色是綠色,因此在這里能看到很多綠色的裝飾物。空間簡單舒服,以客戶的舒適性作為前提,沒有任何多余的東西。
從實用性考慮,吧臺修建得不高,希望客人在這里喝咖啡的互動,并不僅是掃碼買單,還能在做咖啡之余面對面地和客人有交流。的確,交流和互動都在這里產生,頓珠感慨許多客人如今都成了親近的朋友,大家有時間就會過來順便幫忙洗盤子,為咖啡廳的發展建言獻策,幫助這里成為生活中更永久的陪伴。

咖香四溢精品咖啡店已成為周邊古城社區的市民主要消費場所
早上的顧客以游客為主,咖香四溢已經在社交媒體上成了古城里的網紅咖啡廳,每天早上9點正式營業,但頓珠騎著摩托車剛到門口時,在旅游旺季已經有游客在門口等待了。中午是上班族的高峰期,飯后人們在這里享受一個愜意的午休時光,固定每天都來的客人也有十幾個。下午開始人流慢慢變少,咖啡廳重歸安靜,這時會有一兩個好友相約過來買甜品。
咖啡廳為這個原本不起眼的轉角帶來了許多人氣,很多客人來了會去隔壁買小吃,于是周邊很多賣炸土豆、酸辣粉的小店生意也肉眼可見地在變好。咖啡廳的顧客大部分很友好,也會和周邊居民的小朋友聊天,家長們也對這樣的現象感到開心。店里所有水電、管道疏通的工作都是頓珠自學去做的,隔壁甜茶館和民居有一些小問題也會過來請頓珠幫忙維修。
在咖啡館營業的近兩年里,周邊的居民對它的感受是從好奇到認同,對面居民樓有個男孩,從初中就會像自己人一樣過來幫忙,現在他上高中了,已經從一個原本沒喝過咖啡的男孩成了拉薩開新咖啡廳必去探店打卡的咖啡達人。
周邊的小孩子們在玩耍之余會充滿好奇地趴在操作臺上看頓珠做咖啡,對他們而言,咖啡是電視里的東西,和自己的生活很遙遠。有次頓珠給孩子們品嘗了一次咖啡豆的味道,現在孩子們每次過來玩,都會一邊討要咖啡豆,一邊吐槽好苦不好吃。
咖啡廳的文化本就與本土甜茶館文化異曲同工,都是一個會享受生活的城市里,人們可以聊天交心的舒適的第三空間。雖然載體由甜茶變成了咖啡,但并沒有影響咖香四溢希望成為一個能夠陪伴本地人很久的老店的決心,陪伴是對這個古城最好的愛。

藏在古城一角的咖啡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