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艷芬
公共參與的核心素養是高中政治課改的教學目標之一。而圍繞議題展開探究的活動型課堂教學是培育學生公共參與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主題活動型課堂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滿堂灌的應試教學模式,通過引導學生在參與主題活動的分析與合作探究中,在自主學習、成果展示與分享中,培養學生正確參與社會生活的理性品質,喚醒學生真正參與課堂的思想意識,生成學生自覺的社會責任擔當,使公共參與的核心素養落地,讓學生在公共參與中成長,在成長中學會正確的公共參與,有利于培育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現代公民。
一、課堂議題活動—育養學生正確參與時代的理性品質
教學生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之一,而需要學生分析的問題,不少都是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帶有時代的烙印。如何讓在校學生在思想政治課堂中培養正確參與時代的理性品質呢?主題活動課堂教學模式是其中的一種有效途徑。此課堂教學模式是在特定情境中設計主題活動,布置議題任務,以議題任務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進而運用教材理論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漸漸育養學生正確參與時代的理性品質。
課例:在“樹立創新意識是唯物辯證法的要求”一課中,圍繞辯證的否定、樹立創新意識的內容,以手機的時代變遷為線索,設計了一組有內在聯系的三個議題任務:
活動任務一:合作探究大哥大手機與最新的IphoneX智能手機之間的異同。
活動任務二:合作探究最新款IphoneX智能手機的缺陷。
活動任務三:設計一款功能超越iphoneX的新型手機。
整節課圍繞手機的時代變遷的主題,以上述的“三個議題任務”為教學主線,組織學生分組合作探究三個活動任務。在完成“任務一”時,各組學生了解、收集了不同時代的手機外形、功能等方面的資料;再比較這些不同時代手機的異同點,探究過時“大哥大”手機與現時iponeX智能手機外形、功能的變化及與各自時代要求之間的聯系,使學生體會到辯證的否定觀的內涵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其實質是“揚棄”。“任務二”引導學生剖析最新的iphoneX也有缺陷,進而體會到現存的事物是暫時的,必然走向滅亡,體悟到辯證法的本質是批判的、革命的、創新的,水到渠成地生成樹立創新意識的方法論要求。而“設計一款功能超越iphoneX的新型手機”的第三個議題任務時,引領學生預測未來手機消費需求,尋求更先進的手機硬件、軟件生產技術,設計出外形新穎、功能多樣化的新款手機,體驗如何面向更新的時代需求進行創新。通過以上三個主題任務,讓學生在接軌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時代中,進行分析、探究和展望,讓學生在活動中主動關注時代,理論聯系實際,與時俱進,學會理性分析和解決問題,無形中自覺育養正確參與時代的理性品質,為培養學生正確的公共參與的核心素養而奠定基礎。
二、課堂議題活動—喚醒學生真正課堂參與的思想意識
傳統的課堂參與是“教師說—學生記、教師問—學生答”式的簡單的淺層課堂參與,觸及不到學生思想靈魂深處,師生、學生間思想碰撞的火花難以發生,真正的課堂思考探究和參與并沒有發生,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公共參與意識和能力。
如在“樹立創新意識是唯物辯證法的要求”一課中,在進行辯證否定觀的內涵和實質的教學時,設計了:主題活動任務:突破新能源汽車面臨的困境:設計解決新能源汽車面臨困境的方案。
學生圍繞新能源汽車面臨困境的主題,分組合作探究,尋找解決新能源汽車面臨困境的方法和途徑。組長稍作分工之后,全班各組成員都參與到主題活動中:有的學生在查資料,有的學生在小組表達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點評想法,有的學生負責記錄本組合作探究主題任務的成果,接著發表觀點和想法的人越來越多,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整個班級的課堂參與活躍起來。經過探討、交流和總結之后,老師請小組代表展示他們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成果:新能源汽車可以克服傳統汽車的污染問題,但面臨價格高,續航時間短,充電樁少等配套設施不足等問題。針對這些困境,建議國家應該給予優惠措施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健全配套措施,企業加大研發力度,降低成本……這樣的主題探究學習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層面:辯證的否定及創新之于新能源汽車走出困境的重要意義。
可見,圍繞主題設計議題的活動型任務教學能喚醒學生的課堂參與思想意識,促使深層的合作學習、課堂參與真正發生。學生在真正的分析、探究、合作和分享的課堂參與中,不僅積累了知識素養,并在合作參與中形成了合作學習的團隊精神,提升了課堂參與能力、參與素質、參與素養。
三、主題課堂活動—生成學生自覺社會參與的責任擔當
思想政治課的首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具有政治認同、法治意識、科學精神和公共參與等核心素養的現代公民。人的社會性的本質決定了培養學生的公共參與核心素養的重要價值。對于校園中、課堂里的學生,如何通過課堂教學生成學生的社會責任擔當呢?圍繞主題設計議題的活動型課堂教學是生成學生自覺社會參與、責任擔當的有效途徑,即在課堂中模擬社會生活場景,引導學生在議題任務的探究中生成社會責任擔當。如在組織“民主決策:做出最佳選擇”一課中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情境:武漢發生疫情時相關領導如果早報告早決策就不至于給國家和人民做出巨大損失。受此事的觸動,設計了:
主題活動任務:模擬聽證會:學校校服的選擇(費用、樣式)。
活動要求:(1)設計聽證會的流程。(2)為使聽證會獲得預期的效果,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學生結合自身實際,通過學習教材內容和查閱相關資料模擬了一次聽證會,在活動過程中體會科學、民主決策的要求和重要意義,這有利于培育學生公共參與的核心素養,增強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社會責任感,生成學生自覺社會參與的責任擔當,為將來參與社會生活做好充分準備。
綜上所述,圍繞主題進行開展議題的活動型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在主題活動的分析與合作探究中,在學習任務成果展示與分享中,培育學生正確參與時代的理性品質,喚醒學生真正參與課堂的思想意識,生成學生自覺的社會責任擔當,真正做到使學科知識教學與核心素養培育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