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順淼
摘要: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逐漸成為影響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關鍵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中指出,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的基礎性制度。當前,世界正處在快速金融化的發展進程中,全球金融市場杠桿化運作機制不斷發展。
關鍵詞: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業務;風險監測
引言
外部衍生品是證券企業滿足市場風險管理、資產配置等要求的重要金融工具。離岸衍生品市場是對國內交易所、商品期貨和市場的重要補充,可有效滿足風險管理的個人和個人要求,縮小國內交易所的供應差距,縮小商品市場。多年來,證券公司以外的衍生品交易從零開始向市場擴展,市場規模發生了變化,承包人越來越多樣化,業務發展很快。注意,證券業務以外的整個衍生品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國內證券公司與國外成熟的國外衍生品市場相比,在定價、產品設計、組織管理、信息檢索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衍生品市場與銀行間市場相比,在電子數據、統一交易、統一市場監管等方面仍有更大的空間。為了穩定場外證券公司衍生品市場,借鑒規范和進一步發展國際國內市場的經驗,應充分發揮衍生品市場基礎設施的作用和功能,促進統一的電子交易,統一監督整個市場遵守證券監管機構法規的情況,為防范系統風險設置障礙。
1國內場外衍生品業務發展現狀
在我國,中國人民銀行(PBC)于1997年批準了中國銀行第一個未來購買試點項目。我國衍生品市場與當今國際衍生品市場相比大幅增長。2014年以來,我國衍生工具市場發展迅速。該銀行目前使用的常見交易類型包括匯率衍生工具,包括人民幣匯率期限、人民幣匯率和人民幣匯率法,以及匯率類衍生工具,包括匯率變動、應付帳款藝術。2013年衍生工具試點項目啟動以來,證券公司在衍生工具領域的活動不斷發展,導致業務和管理舉措取得重大進展。外包貿易越來越成為證券企業所有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滿足了客戶對相關機構規定的風險管理的個人和多方面要求。隨著市場的發展,衍生品領域服務載體的經濟性穩步提高。證券公司以外衍生產品領域目前的業務主要包括證券種類、利潤交換和在客戶地點行使權利。主要群體是私人投資者和組織,交換利潤和協商預算外權利的主要貿易伙伴是商業銀行、私人基金等。
2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業務監測監控面臨的主要問題
2.1事前與事中監測監控主要集中在證券公司層面,缺乏統一的證券公司內部監測監控指引,人工報送交易數據導致數據質量較低由于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主要的交易場所為證券公司柜臺,且場外衍生品業務實行事后交易報告,因此目前的事前與事中監測監控主要集中在證券公司層面,市場統一的監測監控力度較為薄弱。而證券公司層面尚無統一的內部監測監控指引,各券商監測監控的內容、指標和預警值各不相同,可能導致對風險的預警及處置不夠及時、準確。交易報告方面,目前在證券公司柜臺開展的交易采用人工報送的方法,電子化程度較低,操作風險較大,同時報告庫尚未發布統一的交易報告填報規范,導致交易報告數據質量不高,報送的數據較難涵蓋定制化的衍生品交易結構。
2.2難以滿足復雜、多樣化的量化模型需求
在企業層面上,證券公司作為目前產品模型階段外包衍生產品業務的合作伙伴,普遍認為無法生產產品并為風險定價。外包業務和產品與復雜的風險計量模型相關聯,給證券公司(如從事衍生品外包業務現階段的證券公司)的模型開發和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可以滿足衍生品增值模型和市場風險模型的基本要求,但對貿易商信用風險計量模型的開發卻遠遠不足。此外,外部業務和產品的靈活性、復雜性和通用性方面的風險管理系統和流程不足。
3場外衍生品的模型風險管理
3.1發揮價格發現功能,提高市場信息透明度
場外衍生品交易往往可以幫助現貨市場建立起均衡價格,形成能夠反映真實供求關系和標的價值的合理價格體系。場外衍生品交易往往可以給未來金融市場的價格走勢及宏觀經濟的變化趨勢提供市場預測補充信息和具有前瞻性的預測指標。如利率互換業務的隱含遠期利率會包含大量未來基準利率變化趨勢的信息,可以有效預測未來基準利率走勢;互換利率水平、互換期限利差對PPI、核心CPI等核心宏觀經濟指標也具有顯著的預測能力。場外衍生品交易有助于完善市場價格發現功能,促使市場價格在合理區間內波動。理論上而言,標的價格的變動往往會直接影響場外衍生品的價格變動,同時場外衍生品的價格發現功能有利于使標的價格回歸其內在價值。當市場定價不合理時,套利者可利用場外衍生工具更高效地實現不同標的或市場之間的套利交易,在獲取無風險收益的同時消除錯誤定價。
3.2模型的使用
一般來說,一個模型的用戶主要負責前期交易、臺灣和后臺金融等領域的衍生品對外貿易。模型開發人員必須將模型的輸入參數、假設和限制、模型功能等以文檔或其他形式明確傳遞給各自的用戶。該模型的用戶向開發人員提供要求、注釋和反饋,以便根據模型使用過程中的經驗改進和優化模型。但是,模型用戶對模型改進的態度并不總是積極的。這是因為模型用戶來自不同的部門,具有不同的觀點,每個觀點可能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如果模型是面向企業的,則必須優先考慮業務需求。如果模型是風險較大的開發,則風險管理是最高優先事項,在選擇市場參數來評估模型時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結束語
對于機構客戶,可構建穿透式監管體系,避免出現子公司合規、母公司超標的情況,或為提高杠桿而重復抵押的情況。實施時可針對機構投資者成立一個穿透式監管數據庫,券商在開展業務時,將擬展業信息上報,可查詢場外業務額度剩余情況。以及是否存在重復抵押行為。
參考文獻:
[1]華泰證券課題組,王翀.場外衍生品業務風險管理難點及對策[J].金融縱橫,2019.
[2]孫江琪.中國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設計與定價研究[D].天津工業大學,2019.
[3]吳紫艷.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業務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探討[C]//.創新與發展:中國證券業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