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玲
城鄉居民居住條件改善在我國經歷了艱苦過程。進入21世紀,城鄉居民收入有了較大提高,城鄉居民住房條件得到很大改善。但是,仍有一些城鎮老舊小區,住房年久失修,供水供電管道破舊,排污設施落后,缺乏老養老醫療設施,缺少幼兒園、居民活動場所等公共設施。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居住作為人們生活的基本條件,要求得到改善是情理之中,改善不僅包括了住得舒適、寬大,而且包括居住質量不斷提高。特別是在人口老齡化日益提高的背景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老齡化問題”已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必然面臨的嚴峻挑戰,是關系到中國每一個家庭的重大民生問題,為每一位老人提供生活場景中的便利,使其能夠安享一個安全而有尊嚴的晚年,是一個城市的社會責任,居住條件如何方便老人出行和就近得到養老醫療服務,是提高居住質量的應有之義。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作為老舊小區改造的一項內容,是國家極為關注的民生工程,國務院及其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積極支持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財政部和住建部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發揮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在老舊小區和電梯更新改造中支持作用的通知》(2015年10月)中表示:老舊電梯更新,有利于方便業主居民的出行,消除電梯運行的安全隱患,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2020年7月)的文件中指出: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滿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生活的需求,主要有環境及配套設施改造建設、小區內建筑節能改造、有條件的樓棟加裝電梯等措施。李克強總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進程,支持加裝電梯。
新疆各地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烏魯木齊市把為既有多層住宅樓加裝電梯作為全市民生建設十大實事之一,出臺了《烏魯木齊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實施辦法》《烏魯木齊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設計導則》,制訂了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流程,并按照“政府引導、業主主體、社區主抓、多方配合”的原則,推進既有多層住宅樓加裝電梯工程,全市2019年在147個老舊小區加裝電梯501部,2020因疫情影響在133個老舊小區加裝電梯129部,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加裝電梯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牽涉多個部門、諸多單位,溝通協調難度大,同時受到社區物業管理、居民意愿、資金來源、后期運行費用等的影響,相比全市4000多個老舊小區而言,烏魯木齊市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程推進還是比較緩慢。因此,如何加快烏魯木齊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進程,增加市民的民生福祉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老舊小區是指由于建成時間在2000年以前,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該居住區功能性以及居住舒適性需求達不到現在居民居住標準,且大多是以市場為導向且由政府、單位出資建設改造之前的小區。老舊小區不僅基礎設施薄弱,而且歷史遺留問題復雜多樣、矛盾突出,工程改造涉及部門眾多,只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統籌協調才能有效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各地目前都在大力推行,但在推行過程中,仍存在一些阻力。在配套的政策機制建設、標準體系完善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
我國現有老舊小區近17萬個,電梯需求約500萬臺,涉及居民超過4200萬戶。而中國共有8500萬殘疾人、近2.5億60歲以上老齡人口,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支持城鎮老舊小區加裝電梯。2019年3月19日廣州省禪城區花園街24號有一座老舊小區舊樓加裝電梯工程完工,成為了一座“明星樓”。當地居民表示,舊樓加裝電梯后,不但方便了老年住戶上下樓梯,還提升了房子本省的價值,并且,在花園二街24號“明星樓”審批通過的“破冰”之舉后,禪城區先后又有9座樓進入審批流程,其中3座獲得規劃許可。在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一直是社區治理中很棘手的問題。上海市靜安區臨汾路街道是老舊小區較為集中的區域,第一座電梯的加裝從2015年開始,但直到2019年才完成,在解決好溝通問題后,加裝電梯從4年一部到平均每兩個月就能讓一棟樓的住戶同意。
老樓加裝電梯之難,不是沒技術,不是缺資金,難在取得業主一致同意。按照《物權法》的規定,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應當經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按理說,個別低層居民不同意也不會影響安裝電梯。但有的地方為了鄰里和諧,會要求“取得全體業主的同意”,這相當于給了低層業主“一票否決權”——只要有一個低層業主不同意,電梯就沒法安裝,無論是站在法律還是道德的角度,因為加裝電梯必然影響到所有業主的物權。
基于對加裝電梯的現狀研究、選擇典型小區進行調查分析、借鑒成功案例的經驗以及對關鍵因素研究得出了以下對策建議:
1、政府主導加大協調各方利益。一是繼續做好摸底調查統計工作。建議在城市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對轄區內老舊住宅進行摸底調查,了解老舊住宅居民的基本生活情況、人數、意見、建議和所面臨的困難,老舊住宅的樓層數、單元數、區位空間等信息,從而來確定需要加裝電梯的數量、類型及相應的配套設施。二是建議結合城市老舊小區改造開展加裝電梯工作,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預留加裝電梯位置,避免重復改造,浪費資源,增加業主負擔。三是積極對接供水、供熱、供氣、供電等單位技術人員,成立專業隊伍,隨時解決基礎施工中出現的管網改造、管線遷移等問題。
2、加裝電梯主要靠業主、電梯公司、物業公司協商推進,但電梯公司、物業公司都很難去說服業主。社區居委會的介入效果則大大不一樣,政府建立一個讓業主充分溝通對話的議事平臺十分必要,街道辦、居委會作為中間人,既熟悉社區情況,又有公信力,從中調停,協調成功率很高。
總的來說為小區加裝電梯以利于人們日常的出行,在新政策的扶持和鼓勵下,未來將有更多小區享受到加裝電梯帶來的方便。
參考文獻:
[1] 王健.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途徑探討[J].城鄉建設,2016(7):20-21.
[2]張堯.基于居民幸福感的老舊小區管理模式優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9
[3] 孫勇凱.老舊多層住宅加裝電梯住戶合作意愿影響因素研究——以西安市某大學教職工社區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