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立娟
摘要: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存在的視覺、感覺以及大腦產生障礙的因素有關身體差異,還有部分聽力損傷的學生,學生心理狀態不同,語言發展情況和推理能力差距較大。通過語文教學能夠不同程度地提升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閱讀能力等多方面的內容,更能夠為學生今后的生活帶來方便,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也需要語文作為基礎,良好的語文基礎能夠為學生學習整體提升帶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特殊教育;生活語文;課堂教學
引言:
我國教育快速發展,面對特殊教育,生活語文教學需緊跟教育的發展不斷進步。在生活語文特殊教育教學中,教師必須正確認識特殊兒童與正常兒童的不同之處,正確面對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不同程度的困難,營造教學氛圍,靈活運用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特殊教育生活語文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 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想。特殊情況的學生感知能力弱,生活節奏較慢,并且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弱,不善于交流和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學生對生活語文課堂沒有興趣,由于先天的缺陷,學習能力遠遠不夠。他們本身可能自卑,沒有學習動力,教師應設計有趣的教學來建立他們的信心,激發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并且在課堂中保持活躍。
2. 學生之間的差異性
特殊學生之間有著不同的差異,因為他們的缺陷和不足是不同的。所以他們在學習能力和生活交往中也有很大差異,有的人學習能力強,有的人卻沒有動力去學習。有的學生愿意自己找方法去和他人交流,但有的學生卻封閉自己。學生之間各有各的特點和差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所以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做到一一對應是很困難的事情。
3. 教師資源缺乏,專業能力不夠
所謂的特殊教育就是在“特殊”這兩個字,這種教育對教師的要求非常高,現實中有很多人不愿意去選擇特殊教育行業。所以特殊教育的師資力量遠遠趕不上普通教育的師資團隊,從而在特殊教育行業教師是供不應求的狀態。特殊教育的學生也由于自身的特點在課堂上和教師交流會產生障礙,導致課堂學習效果和教學效率不達標。所以提高特殊教育生活語文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是眼下的重點。只有提高了教師的能力,學生的學習效果才能提高。
二、提升特殊教育生活語文教學效果的有效策略
1. 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特殊教育的教師不僅要掌握教學的方式、方法、理念,還要掌握專業知識技能和提高自身的素養。生活語文注重的是溝通,所以教師應提高與特殊學生溝通的技巧,要結合知識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同時要注重自己在各方面的提升和完善。
2. 教學要聯系實際生活,鼓勵學生多交流
小學生剛開始了解社會,教師應在教學中聯系實際,幫助特殊的學生適應社會。特殊教育的學生學習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和適應生活,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將教學和學習拓展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對學生的未來學習和成長都有益。比如,在生活中,鼓勵學生多和同學交流,吃飯或者在學習購買物品時也是和他人交流表達自己的好機會。首先是課堂教學場所的開放。這樣是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把課堂搬離教室,在實際環境中上課。如教學《我家真干凈》可以把課堂搬到家政室上課,讓學生在實際環境中認識詞語“柜子”“掃地”,同時讓學生在實際環境中動動手,學著擦擦柜子、掃掃地。其次是教材的開放。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材中教學的內容可以適當增加或刪減。例如,從二年級上冊開始,課文出現了長句。教學時,可以把長句拆成詞講解,先理解詞語,再把詞語串成句子教學。學生掌握的詞匯量就增加了。在教學《我家真干凈》一課時,課文中要求認讀兩個詞語“柜子”“掃地”,我在教學時,把“柜”擴詞成“書柜”“鞋柜”“衣柜”,這樣學生對柜子的詞意理解更加形象具體,學生獲得的詞匯量也增加了。在每一課的教學內容中,我盡量挖掘教材可增加的量,從自己教學的效果看,每學期輕度智力障礙的學生學習的詞匯量是原來教材要求達到的詞匯量的三倍。
3.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在學習過程中,記憶開始的同時也會產生遺忘。尤其是特殊教育的學生,他們的記憶力參差不齊,認知事物所花費的時間也不同。這就要求教師要用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幫助學生。比如,在教如何與他人打招呼時,可以每天在課上讓同學之間相互練習,通過反復操練形成記憶。或者在教學生“吃”這個字時,可以先教ch再教i,然后通過肢體和圖片、視頻幫助學生學習。在課堂教學中,也可以通過生活化情境創設讓學生感知、體驗、參與。如分角色朗讀、戴頭飾表演,使用教具,背景創設。例如,在語文詞語教學鞏固練習中,創設不同的情境吸引學生掌握詞語,如在黑板上畫上簡筆畫“蘋果樹”,把詞卡貼在蘋果上,情境創設摘蘋果,老師念詞語學生摘詞語。同樣類型的練習,可以不斷用簡筆畫更換背景,如抓蝴蝶、捕魚、吃棒棒糖等形式強化訓練學生記憶詞語;生字教學時,鞏固生字的練習,通過創設情境:用串冰糖葫蘆的游戲,把相同的字串起來,讓學生在玩中識字,記憶字形。最后是獎勵方式的生活化,通過代幣制一朵紅花換一個糖果,三朵紅花換一根棒棒糖,五朵紅花換一包薯片,以這種生活化的獎勵方式讓學生嘗到獲得學習成功的喜悅。
結論:
綜上所述,新時期特殊教育學校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現實學習與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特殊教育學校學生身體特點不同,必須靈活教學方式,注重營造具有生活氣息的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其興趣,快速融入教學中。語文教學作為學習的重要基礎,必須重視教學的方式方法,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投入學習,實現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朱潭英. 試析小學培智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J]. 求知導刊,2021,(34):30-31.
[2]林玩華. 淺談特殊教育學校如何讓學生有效學習小學語文[J]. 考試周刊,2021,(60):40-41.
[3]高淑影. 特殊教育學校初中語文有效閱讀策略探析[J]. 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21,(Z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