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麗芳
摘要:時代在發展,新時期為音樂教育賦予了新的理解和要求。尤其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中央和國務院對時代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了新的戰略部署;對搞好新時代的教育教學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要求和寄予了殷切希望。作為中小學不可缺少的課程,音樂課程在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陶冶學生的情操,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意志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音樂教師;素質;強化教學;質量
近些年來,隨著農村教師的不斷擴招,極大滿足農村地區尤其是偏遠地區基礎教育的需求,這對農村地區教育水平提升和人才培養發揮著重要作用。音樂教育是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師在這項充滿藝術性和開拓性的神圣事業中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音樂教師的人格魅力、知識技能掌握程度、任教能力,是開展相關教育的基礎和關鍵。因此,提高音樂教師自身素質是強化音樂教學質量的前提,各級必須高度重視,領導必須做到認真抓、經常抓,教師則必須做到從點滴做起和堅持不懈。基于此,本文提出教師專業化成長的路徑,實現農村音樂教育中教師自身價值的提升。
一、樹立牢固的現代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是人們對教育的地位、作用、過程、方法、內容和評價等方面的理性認識,是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形成的,它對教育行為具有制約作用。先進的教育觀念能指導和促進教育的發展,學生作為個體人的獨立特性,在氣質、性格、能力、興趣、愛好、特長以及音樂表現方面的差異性質是不可否認的。教師應從自身轉變觀念開始,緊緊把握契機,迅速更新自我,在教育的目標、教法和教學方式上采取多樣化、靈活化和個性化,以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欲望,引導學生主動、輕松、愉悅地學習音樂,從而在新的學習實踐中逐漸樹立起嶄新的現代教育觀念。
二、要有扎實的專業素養和豐富的文化修養
中小學音樂教育屬于基礎音樂教育,其教學工作涉及面廣,領域眾多,基礎性和綜合性都較強。在課堂音樂教學領域中包括了感受與欣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等幾個方面,而要順利的涉足這些領域并開展教學工作,對音樂教師的能力和素質都需要相當高的要求。新型音樂教師的基本素養不僅要有廣博的教育理論知識儲備且持續的知識更新,還要有音樂教學必備的專業技能以及良好的審美修養。教師的音樂觀念、對教材的分析處理、示范演唱(奏)以及教材相關文化元素的挖掘,無不在展示著教師的專業基本功和文化修養。學生喜歡、崇敬既有系統、扎實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技巧,又有深厚文化底蘊的音樂教師。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音樂教育教學中能得到學生的理解、支持、尊敬和配合,教師的教育教學效果就能得到相當大的收益。
三、具有較強的音樂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
音樂新課程外延的擴大,賦予音樂教學以新的內涵。音樂新課程對實施音樂教學提出了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理解多元文化等理念。新課程是一種教師、學生、內容、環境持續交互的動態情境,某種程度上給教師在教材、教參中留有極大的發揮空間,給予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大展拳腳的機會。教師的音樂教學能力不僅能體現課堂教學的質量好壞,更是評辨音樂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標志之一。音樂教師的教學能力如何,與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和教師實施音樂教學活動的效果有著直接關聯。這就使得音樂教師須具備掌握運用教材、音樂教學設計、組織課堂教學、課程資源開發整合等能力。音樂教育科研是以音樂教育實踐和理論為對象,揭示音樂教育現象及其規律的一種創造性活動。它是對音樂教育過程中所發現的新思路、出現的新問題,運用科學的方法來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使抽象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從表面深入到事物本質的研究。對一名音樂教師來說,將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緊密聯系,相輔相成、聯合兼有,就能從理論上總結教學經驗,將其升華和推廣,在面對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將現代音樂教育的理論、策略、方法與手段運用于基礎音樂教育實踐。具備了較強的音樂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音樂教師的教學才更能突顯理性和科學,教學研究成果才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隨著《音樂課程標準》的頒布和音樂課程改革的深入,音樂課堂教學無論從教育思想、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效果上都正在進行著深刻的變化。現代教學手段的特點是以最小的付出換取最大的收獲。表現為不受時間空間和微觀宏觀的限制,跨越一切人與信息之間的障礙,將教學所需要的內容以最快、最簡便、最完美的方式展現給學生。《音樂課程標準》在音樂教學中明確提出“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和“大力提倡開發多媒體教學輔助軟件”,以擴展音樂教學容量、豐富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音樂教師通過課堂上熟練地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創設直觀的音樂情境,引導學生“走近音樂”與“走進音樂”,不但能發揮視聽通感作用,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與學習興趣,還能運用圖、文、聲、色并茂的效果感染并影響學生,從而使音樂課堂的教學變得更為豐富多彩且生動直觀,讓學生雖身居學習課堂卻能夠自如地縱觀古今,橫覽中外。
五、結語
新型的音樂教師不僅是音樂新課程的實施建設者,更是音樂新課程的直接執行者,是音樂藝術與教育藝術的專門家。他們既是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教學水平的教育家,同時又是有扎實音樂知識的音樂理論家,還是具有較強音樂能力的音樂家。新型的音樂教師應在音樂新課程實施中,充分了解當代國內外教育發展趨勢,及時掌握音樂教育的動態和前沿信息,學習并更新現代音樂教育理念,轉變角色,掌握現代教育和研究的設備、方法和手段,加強自身的教學實踐能力、技能技巧和教學方法,將所學到的新思想、新知識、新技能有效地運用到基礎音樂教育實踐中,為適應21世紀音樂教育發展的需要而實現自我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湯艷云.音樂教師壓力與壓力源調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9.
[2]王竹梅.學校音樂教育的應然與實然——以山西省臨汾市大寧縣為例[J].北方音樂,2020,39(0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