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變青
摘要:同課異構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不僅可以促進教師的思想觀念的更新,而且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指導的功能。同課異構教學是實現教育“因材施教”的目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本篇文章對同課異構教學模式的影響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論述。
關鍵詞:優化;語文;農村;政治;教學;研究
前言
在鄉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著諸多主觀、客觀的因素,導致了教學效果的下降。而同課異構則是摒棄了以往的傳統教學方法,對教學形式進行了改革和改進,使教學方法更加豐富,這值得廣大教師進行深入的研究。
一、“同課異構”教學模式
目前,關于同課異構的教學模式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實際上,“同課”是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相同、教學對象相近。而“異構”是指教學方法、理念、教學設計等方面的差異。每個老師和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人,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性格、學習能力等因素,制定出不同的教學計劃和設計。所以,老師們會將自己所聽的內容和方法,重新組織起來,然后將自己的想法和學生的想法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不同的教學方式。
同課異構是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現有的教學手段,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同課異構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使“以人為中心”的教學活動得以實現。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同課異構教學更具創新、更開放的特點。
二、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面臨的難題
1.傳統的教學方式過于陳舊與單調
目前我國鄉村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們還普遍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依靠教科書的內容,缺少學科的延伸和擴展,課后的練習也是照著教材來進行,有的老師已經養成了機械的教學模式,而且農村的教學基礎設施不健全,導致學生探究創新能力得不到提高。
2.課堂教學的內容過于枯燥和乏味
當前我國農村地區的小學語文教學過于注重記憶型的教學方式,特色化教學的內容非常少,而在課后的訓練中也將重點放在了課堂內容的鞏固上,無法真正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不能將語文知識運用于實際的生活學習中。
3.農村小學生語文基礎水平參差不齊
由于生活環境的制約,我國農村小學生的語文基本功水平參差不齊,而且教師在課堂上也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特點,一視同仁。同時,許多老師在統一教學內容和教學速度的同時,忽視了基礎薄弱的學生的學習,缺乏有效的學習指導,然后就造成了這種學習差異。
三、農村小學語文同課異構的設計對策
1.課前準備
在課程安排上,由備課老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經歷和教學風格,結合教材,在備課小組內進行研討,例如《春天來了》,在課堂之前,由兩名老師對課文進行研習,閱讀課本,然后提出自己的教學方案,或者參照優秀的教案,集體備課,或者是“春暖花開,鳥兒歌唱,進入校園,校園充滿笑聲”等有趣的活動,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完善。同時,備課小組還在老師的各種優秀教案中建立了專用的資料庫,匯集了諸如春燕來了的鳴叫、春雨的聲音、萬物復蘇的視頻、柳條隨風搖曳的柳條等,然后匯集成一個數據庫,對數據進行優化,并將其復制到每個從事同課異構的教育工作者手中,以共享資源,這為同課異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最后,各教研室在各自的教學設計上進行了交流和完善,并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2.施教過程
老師們可以從《春天來了》開始,就像是一首詩,將故事的背景和作者的故事講給學生聽,然后利用自己的語言,把話題引出來,讓學生們對《春天來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然后,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包括自由朗誦、參照圖片個別抒發、師生合作閱讀等,讓學生在閱讀時注意漢語的發音,確保正確的拼音,然后閱讀全文,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情和喜愛。同時,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便利,深層挖掘春日的特色和教學亮點,如“來到河邊”配上河水潺潺的背景音樂、“來到田野”為我們帶來一望無際的廣闊原野,“來到小鳥的家”就播放鳥兒的清脆鳴叫,使同學們充分體會到春日的美麗,同時也能培養對自然的熱愛。
此外,老師還可以在教室之外講授。在把學生帶到教室外去感受春天的景色之前,老師可以給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表現春天的特征,并將其與鄉村的特色相結合。接著,開展室外漢語教學,引導學生走出教室,走入田間,走到小溪邊,在林間小路上散步,增強對春天的認知:山川河流,綠樹成蔭,一眼望不到邊的原野,一下雨就是春天。賞心悅目,并結合文章的描寫,提升學生對漢語的認識和能力。
3.說課評課
在《春天來了》課結束后,老師要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捫心自問自己的教學效果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是否符合了知識與學生的學習規律,以及是否真正實現了教學的難點。同時,積極參加“春天來了”活動的其它老師的教學設計,帶頭進行交流和評審,并就教學核心問題與老師們進行探討,提出意見和建議,并將問題付諸實踐。要對課程進行細致的剖析,使老師們能夠清楚地知道如何提高。最后,在對課堂教學進行總結的基礎上,對該課程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然后再做出相應的調整。
四、“同課異構”模式的效果
在小學語文實踐性教學中,采用同課異構課堂教學方式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一是通過對小學的課堂政策進行創新,營造濃厚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積極參加,從而不斷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然后能掌握更多的漢語學習內容。其次,在此過程中,教師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動手能力等多種能力,這些能力對他們的學習和將來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結語
總之,同課異構是影響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隨著新課標的推行和推廣,同課異構模式在鄉村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和普及已成為一種必然,它能有效地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方式,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林桂平.“同課異構”與語文課堂教學環節的優化環節.
[2]高翔,于青.教研重心前移,另類視角下的同課異構-一基于互助性教學研究的實踐23AA1D49-635F-42E1-BCAB-17FF3645FC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