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蓉
【摘要】目的:對老年患者長期鼻飼腸內營養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的效果進行研究。方法:樣本選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長期鼻飼腸內營養患者,共計92例,并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46例,對常規護理和綜合護理的效果進行對照研究。結果:就護理后的前白蛋白、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而言,觀察組均高于參照組,P<0.01,有意義;就并發癥發生率而言,觀察組患者為8.70%,明顯低于參照組的28.26%,χ2=8.257,P=0.000,有意義。結論:老年患者長期鼻飼腸內營養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的效果滿意,可以借鑒。
【關鍵詞】綜合護理;老年患者;鼻飼;腸內營養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2)01--01
目前臨床上針對患有食管氣管瘺、口腔疾患、食管狹窄等不能由口進食者,或病情危重、破傷風、昏迷等無法張口的患者,為了進行治療以及維持必需的營養,大多采用鼻飼的方式來給予腸內營養[1]。本院將綜合護理應用于收治的老年患者長期鼻飼腸內營養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并與常規護理進行對照研究,現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樣本選取2015年10月-2021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長期鼻飼腸內營養患者,共計92例,患者的性別信息數據為(男:49例;女:43 例),患者年齡信息區間介于50-81歲間,平均年齡數據為(71.25±5.88)歲;根據選取順序編號,利用抽簽法將患者平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46例,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 22.0)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驗證和比較,P>0.05,兩組差異無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采納常規護理,主要包括:營造良好的住院環境,對患者病情變化給予密切觀察,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做好基礎護理和日常護理;觀察組采納綜合護理,具體如下:
1.2.1 健康宣教 通過發放文字材料、視頻播放、網絡教育等方式來對患者及其家屬開展健康宣教,對其介紹鼻飼的方法、流程、鼻飼量、營養液的溫度、鼻飼速度等相關知識,使其掌握一定的護理技能。
1.2.2 鼻飼管護理 插管前對患者的喉頭、鼻腔進行清潔,為其采取半臥位或平臥位插管;插入鼻飼管的過程中要對患者的反應進行密切關注,為避免管口脫落,可以采用3M敷貼與患者鼻翼兩則及頰部進行固定[2];鼻飼后采用生理鹽水對其進行沖洗,避免出現管腔阻塞情況,并對鼻飼管管口采用無菌敷料進行包裹;一旦出現固定膠布污染、卷邊等情況,要馬上更換。
1.2.3 鼻飼飲食要求和方法? 鼻飼飲食要保持營養均衡,熱量為1000千卡/L,適當控制蛋白質和熱能總量的比例(蛋白質占比約為20%左右為宜)[3];鼻飼時先對胃液進行抽取,然后采用少量溫開水進行注入,對胃管的暢通性進行觀察,然后將200-300ml/次的鼻飼流食(溫度在40℃左右)緩慢注入,4-6次/d,鼻飼后要采用少量溫開水向胃管內注入,對胃管進行清潔。
1.2.4 并發癥防護 指導患者掌握有效咳嗽的方法,指導患者進行有效排痰、咳嗽,避免發生肺部感染;在患者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鼓勵其下床活動,對下肢靜脈血栓進行預防,并能夠促進胃腸功能的早期恢復;做好口腔護理,避免發生口腔潰瘍。
1.3 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營養指標(前白蛋白、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水平進行檢測并對比;統計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并對比。
1.4 統計學分析運用SPSS22.0 軟件來處理本次研究相關數據結果,計量資料分別采用(x±s)、t進行表示和檢驗,臨床效果(%)用χ2來進行檢驗;以P<0.05代表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營養狀況對比 就護理前的前白蛋白、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而言,參照組和觀察組比較無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均高于參照組,P<0.01,有意義,見表1.
2.2 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就并發癥發生率而言,觀察組患者為8.70%,明顯低于參照組的28.26%,χ2=8.257,P=0.000,有意義,見表2.
3 討論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就護理后的前白蛋白、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而言,觀察組均高于參照組,P<0.01,有意義;就并發癥發生率而言,觀察組患者為8.70%,明顯低于參照組的28.26%,χ2=8.257,P=0.000,有意義。綜上所述,老年患者長期鼻飼腸內營養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的效果滿意,能夠使患者的營養狀況得到快速改善,對減少并發癥的出現以及促進胃腸道功能改善均具有積極的作用,臨床應用價值顯著,可以借鑒。
參考文獻:
[1]董海丹,龔佑紅,彭建忠.早期腸內營養聯合綜合護理用于腦外傷昏迷患者的效果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1,34(17):3071-3072
[2]易芳.綜合護理干預對胃腸外科老年患者空腸輸注腸內營養及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04):658-659
[3]李海霞.綜合護理用于老年患者長期鼻飼腸內營養護理中的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67):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