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世華
摘要:建構游戲一直是深受幼兒喜愛的一種活動之一,在建構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交往與合作是一條重要的途徑。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認為:“怎樣的環境,就得到怎樣的刺激,得到怎樣的印象。”那么,該如何在建構游戲活動中創設環境,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讓幼兒從中學會共處、學會合作。為幼兒的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建構游戲;特點;價值;創設;材料投放;建構方法;支持策略;年齡特點;游戲評價
一、幼兒園建構游戲的概念與特點
建構游戲,也叫“結構游戲”。早期的結構游戲,主要是指用泥土、木塊、石頭建筑房子,此后在專門的玩具和游戲書籍中出現了建構游戲,從材料、玩法和建構造型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游戲的概念也隨之擴大。現在,人們把運用各種建筑玩具或材料進行構造的活動或游戲都稱為建構游戲。
幼兒園建構游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自主性
在建構游戲中,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感興趣的主題或內容,自主地選擇相應的空間和材料,按自己的想象進行建構活動并自由地推進游戲的進程。
在游戲過程中,幼兒不斷地進行內省,嘗試自我調適從而解決問題;游戲結束時,他們能對自我的想法與行為做出評價。這一切,皆表明兒童的建構游戲具有自主性特征。
(二)操作性
建構游戲材料是由各種無形象的建構元件組成的。在游戲前,這些材料本身是沒有意義的零件,通過幼兒的操作,這些無意義的零件組合成有意義的整體。幼兒可以使用建構游戲材料隨意建構,表現各種不同的造型,滿足他們的建構夢想。在造型過程中,幼兒運用材料并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意改變和調整材料,甚至推倒重新建構,直到建構作品他們的預期。
(三)結構性
材料是建構游戲開展的前提與基礎。根據性質的不同,建構材料司分為低結構和無結構兩類。無結構材料在建構游戲材料中的占比非常少,大多數建構游戲使用的材料為低結構材料。
(四)象征性
建構游戲是一種象征性游戲,幼兒運用建構作品來表現自己對世界的認識。比如,幼兒把積木排成長長的一排,說是火車;把積木疊高, 說是高樓。甚至,由幾塊積木擺成的造型在一分鐘前是汽車, 在一分鐘后就被認為是凱旋門。
(五)創造性
建構游戲與角色游戲樣,都是通過想象活動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游戲中,幼兒根據自己的愿望構思,滿足積極活動的要求并產生愉悅的情緒。建構游戲與角色游戲又有區別,角色游戲是通過扮演角色來反映現實生活:建構游戲是通過幼兒動手造型,構造物體或建筑物,實現對周圍現實生活的反映。
二、幼兒園建構游戲的價值
建構游戲是幼兒通過動手操作進行模擬、再現和塑造的活動,是種蘊含著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創造性活動。在游戲過程中,構想(操件和造型是其基本要素。幼兒運用多樣化的材料,依照自己的意愿構思、動手操作、構造物體等,豐富地再現著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建筑物、建筑活動和建筑格局。因此,建構游戲對于幼兒的發展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建構游戲在兒童認知發展中的作用。
1.建構游戲有利于幼兒科學思維的發展。比如搭建房屋,需選用不同幾何形狀的積木使房屋更加逼真。
2.建構游戲有利于幼兒空間幾何能力的發展。比如兩個三角形拼在一起,組合成長方形、正方形等。
3.積木建構游戲可以幫助幼兒進行數學學習。比如在疊高搭建中幼兒會逐漸明白根基不穩就越容易倒塌。
(二)建構游戲在兒童非智力因素發展中的作用。比如成功的建構作品能使幼兒產生自豪感;作品不斷倒塌和重建的過程能使兒童體驗到失敗,從而加強對挫折的承受力。
(三)建構游戲對學前兒童學習品質培養的獨特價值。
1.積木建構游戲有利于幼兒注意力及觀察力的培養。
2.積木建構游戲有利于幼兒主動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三、幼兒園建構區的創設
(一)材料投放
材料投放原則要具有目標性、層次性、可探究性、遞進性;
材料投放種類為單元積木、積塑和輔助材料。其中輔助材料又分為:
1.開放式材料。如瓶蓋、kt板、空易拉罐、吸管等。
2.自制材料。如各種標志、實物照片、操作材料記錄表等。
3.需購買的材料。如交通工具、動物、交通燈等。
4.具有建構設想和信息的激勵性材料。如帶有建筑結構圖的卡片、有關樓房、橋等建筑書籍等。
5.書寫材料。各種尺寸的紙張、記號筆、剪刀等。
(二)建構方法
(1)低年齡段:平鋪、延長、圍合、堆高、加寬、蓋頂
(2)高年齡段:接插、鑲嵌、排列、堆積、交叉、轉向、螺旋
(三)支持策略
1.以幼兒發展水平和興趣為起點
小班:側重指導幼兒認識建構材料,學習簡單的建構技能為主,逐漸明確建構主題,并建立規則意識,學會整理和保管玩具材料。
中班:會根據平面圖進行建構,掌握基本的建構技能,并嘗試與同伴合作共同完成搭建任務。
大班:應共同設計方案,分工合作、明確規則,靈活運用輔助材料參與搭建。
2.制定有助于建構的規則
3.平行示范策略
教師在空間距離上接近幼兒,并與幼兒用相同的材料從事同樣的活動,但是不與幼兒直接發生言行交往,不直接介入幼兒的活動,通過暗示對幼兒的搭建活動進行指導。
4.進行集體的建構談話
5.與小組或個別幼兒互動
6.觀察并記錄個別幼兒的學習
7.設置“問題情景”指導建構游戲深入發展
8.積極開展游戲評價
9.認可建構者
四、幼兒園建構游戲評價
建構活動中客觀有效的評價,不僅對幼兒建構活動內容的深入開展以及建構水平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還能促進幼兒良好情感和行為習慣的養成。
環境和材料是建構游戲開展的基礎和必要條件;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教師在活動中對幼兒起著引導的作用,教師對幼兒的評價將直接影響幼兒的建構活動,因此建構游戲的評價可以指向環境、教師、幼兒三個方面,通過材料投放、建構能力、教師支持策略,《指南五大領域》、心智傾向進行評價。
建構游戲猶如打開的一扇巨大而明亮的窗子,源源不斷地將有關周圍世界的觀念和交往技能的湍流,通過這窗子注入孩子的心田。當然環境、材料不僅是支撐幼兒游戲的基礎,更是提高幼兒在游戲中得到真正的情感體驗。通過建構游戲,不僅能豐富幼兒的主觀體驗,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建構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兒在協商、謙讓、交換的游戲氛圍中,學會分享與合作嘗試開拓與創新,體驗成功與挫折,從而實現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兒個性的和諧全面發展。它融操作性、藝術性、創造性于一體,還蘊含著有益于幼兒發展的隱形教育潛能。
參考文獻:
[1]《幼兒園室內外建構游戲指導》,邵愛紅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9.
[2]《建構區活動指導手冊》,曹春香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7。8513CE65-654A-4536-8B39-53836F0A4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