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本芬芳》
楊本芬 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樂府文化
《我本芬芳》講述了20 世紀六七十年代一個普通女人的婚姻故事。品學兼優的年輕姑娘惠才由于就讀的中專停辦而輾轉至江西求學,畢業前夕,她又因出身問題將被下放農村。走投無路的惠才在好友的勸說下,與相識不久的呂醫生結了婚。由于個性喜好、為人處世的差異,惠才與丈夫摩擦不斷,而生兒育女又徹底中斷了她的求學之路。屢屢受挫的她不肯沉溺于傷痛,仍舊生機勃勃地學習、工作、教養孩子——哪怕無人欣賞,也要竭盡全力地綻放芬芳。繼《秋園》《浮木》后,八旬奶奶講述60 年婚姻故事,寫盡那些無人知曉的傷痛與困惑,獻給所有不被看見的你我她。

《露天廚房》
荊凡 著
楊靜 荊凡 繪
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
本書用11 歲女孩夏子的視角講述了圍繞在一個愛心廚房周圍的感人故事。夏子的爺爺奶奶在毗鄰腫瘤醫院的一條巷子里經營早點店,一次偶然,一位婦人借用鍋灶給生病的孩子做飯,從此,一個充斥著煙火和人聲的露天廚房就在小巷里慢慢成形,無數病人及其家屬從這方小天地里獲得慰藉和溫暖。夏子姐妹小小年紀便被祖輩和父輩的善舉耳濡目染,也在與癌癥病人和家屬這一特殊的苦難群體,以及以任醫生為代表的醫務人員的相處中感悟到良善、仁愛、勇敢、剛毅、相濡以沫等珍貴的精神品質。

《文學課》
[阿根廷]胡里奧·科塔薩爾 著
林葉青 譯
南海出版公司
新經典文化
1980年,科塔薩爾受邀前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一門為期兩個月的文學課。本書由作家當時八場講座的錄音轉寫而成。天性頑皮的他和學生“合伙”做起了游戲,要將文學講得趣味十足、與生活現實息息相關。13 個小時的講座內容揭示了科塔薩爾的寫作秘密:對幻想故事的解讀,文學中的音樂性、幽默感、游戲性,幻想與現實主義,對自己作品和創作之路的分析……科塔薩爾再一次施展魔力,將文學課也變成一場鄭重其事的游戲。

《雨林里的消亡:一種語言和生活方式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終結》
[瑞典] 唐·庫里克 著
沈河西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 世紀90 年代,年輕的人類學家唐·庫里克,只身走入巴布亞新幾內亞熱帶雨林中一個只有200 人的小村莊嘉普恩,記錄一門瀕臨消亡的當地語言——泰雅博語。到達后他就深深領悟到,如果不理解說這種話的當地人的日常生活,就不可能真正學會這門語言。在這段跨越30 年的時光中,他反復拜訪當地,每次都停留數周到半年多的時間不等,親眼見證了語言環境日漸稀薄。與此同時,他也發現自己已經義無反顧地融入了嘉普恩村民的生活與世界,與他們的悲歡和命運產生了交融。

《大唐氣象:
唐代審美意識研究》
陳望衡 范明華 等著
江蘇人民出版社
從長安城到大明宮、從樂山大佛到順陵石獅,唐代藝術氣勢磅礴、虎虎生威,給人向上的精神力量。唐代藝術有豐富的色彩、鮮活的情感、無盡的意味,讓人浮想聯翩。“吳帶當風”“鐵畫銀鉤”,唐代藝術將靈動之美發揮到極致,作品流暢婉轉、生意盎然,散發出無窮的魅力。本書以唐人的審美意識為研究對象,從文學、書畫、樂舞、雕塑、建筑、城市建設、哲學思想等各個維度深入,品味唐人的審美情趣,探討唐人的審美觀念。
《法蘭西的陷落》
[英] 朱利安·杰克遜 著
魏本超 譯
廣東人民出版社
萬有引力
本書講述了1940年法國淪陷的全過程。短短六周時間,一個擁有強大陸軍的國家便淪為納粹的附庸。這次戰敗深刻地影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戰略格局,使法國至今仍然籠罩在恥辱的陰影之中。作者從軍事、政治、經濟乃至社會狀況等多個角度,深入分析了這次潰敗的根本原因,展現了身處戰爭中的法國社會全景,并真實地告訴人們,軍事史上那些流暢而簡單的敘述與混亂而復雜的戰爭現實是多么不同。
《從設計看企鵝:企鵝七十年封面藝術史》
[英] 菲爾·巴恩斯 著
王建琪 譯
中信出版集團
企鵝蘭登中國
本書從企鵝第一本平裝書的誕生開始,選取了540 個在企鵝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經典封面,從設計切入,串聯起企鵝品牌建構、發展和重塑的精彩故事,并探索了在這個過程中設計師、藝術家和編輯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與之交織在一起的英國文化、平面設計、攝影、插畫、印刷技術等的發展流變。從最初經典的三段式網格、顏色編碼等,到后來更多地嘗試插畫、攝影等多種視覺呈現方式和不同風格,將設計與內容完美結合。

《文明的故事》(全四卷)
花木僧 主編
楊盛翔 王小偉 等著
新星出版社
《文明的故事》選取130 多個具有世界歷史坐標意義的人物、事件和器物發明,以“人的故事”為經,以“物的歷史”為緯,書中既寫到文明的發端與演進,也寫到全球化與資本擴張;既寫到戰爭與革命,也寫到悲歌與覺醒;既寫到物質文明,也寫到精神文明。這本書從不同的時代和領域回顧人類文明史上那些群星閃耀的時刻,是一套通俗易懂的“文明史”。

《技術大全》
[波蘭] 斯坦尼斯瓦夫·萊姆 著
云將鴻蒙 云將鴻蒙二號機
毛蕊 譯
北京日報出版社
理想國
該書出版于1964 年,涉及了進化生物學、物理學、信息學、熱力學等方面的內容,呈現了各種突破帶來的深遠影響,如香農對信息論的發展、圖靈在計算機領域的成果、馮·諾伊曼對博弈論的探索等,討論了進化、宇宙、社會、現實、人工智能等深刻的問題。出版后便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討論。如今,萊姆預言中的互聯網、搜索引擎、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事物和現象已成為現實,閱讀萊姆的最佳時機已然到來。

《從丑小鴨到鴕鳥》
張秋生 著
青島出版社
童年成長、詩意閱讀、世界視野……在自傳體美文集《從丑小鴨到鴕鳥》中,張秋生先生將自己的成長經歷真誠地傾訴給讀者,他筆下童年居住的三層閣樓,正透出暖橘色的光,慰藉并鼓勵著在挫折中迎接成長的小讀者;從一只愛書的“丑小鴨”,蛻變為埋首于稿子和書堆中的“鴕鳥”,他自認是莫大的幸運。在張秋生的世界童話旅行中,巴黎圣母院廣場的鴿子、荷蘭的風車、古老的塞納河,留下了他心靈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