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娜,胡善雷
(1河南省省立醫院 全科醫學科,河南 鄭州 451162;2河南省傳染病醫院 肝硬化科,河南 鄭州 450015)
2型糖尿病(T2DM)是以高血糖為特征的慢性代謝性疾病,發病機制較為復雜,胰島素分泌異常、運動習慣、肥胖等因素均參與其發病過程[1-2]。T2DM患者常表現出多食、多尿等臨床癥狀,持續發展會引起糖脂代謝紊亂及體重增加,增加血管性病變發生風險,需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棺柽\動療法在T2DM的治療中占據重要地位,規律運動可增加患者機體胰島素敏感性,達到減輕體重、改善身體形態的效果[3]。然而該療法的單用效果較差,無法達到臨床所需。低頻脈沖理療儀能夠有效疏通機體經絡,調節胰島素分泌狀態及糖脂代謝。基于此,本研究探討低頻脈沖理療儀聯合抗阻運動療法在T2DM患者中的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T2DM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1例。對照組男27例,女14例;年齡38~67歲,平均(56.74±1.53)歲;病程12~54個月,平均(35.69±2.48)個月。觀察組男28例,女13例;年齡39~68歲,平均(56.82±1.58)歲;病程13~56個月,平均(35.72±2.51)個月。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符合《2型糖尿病病證結合診療指南》[4]中相關診斷標準;伴有血糖升高、口干等癥狀;可堅持完成運動計劃;患者知情并同意參與。排除標準:合并重大心肺系統疾病;合并重要臟器功能不良;合并神經功能異常。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抗阻運動療法,具體如下:①選取肩關節運動肌群、股四頭肌作為目標肌群,以彈力帶、啞鈴訓練為主;②根據患者自身狀況選取適當啞鈴或彈力帶,進行站立下蹲、雙臂上舉等抗阻訓練,5~15下/組,5~8組/次,嚴格控制運動速度,每組間隔2~3 min;③訓練強度標準:抗阻力量為65%~75%最大負荷重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低頻脈沖理療儀治療,方法如下:①操作前,檢查所有按鈕,保證所有指標處于歸零狀態,隨后將導線與電極片相連接并插入電極線,連接電源;②對三陰交、俞穴、天樞、關元、足三里等穴位進行消毒,撕下塑料護片后,打開電源,根據患者情況選取適當波幅,20 min/次,1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30 d。
1.4 觀察指標①身體形態指標:分別使用卷尺、體重秤測量兩組患者的腰圍(WC)、體質量、身高等,計算體質量指數(BMI)。②糖脂代謝指標:采用血糖分析儀檢測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同時,采集兩組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獲取血清后,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
1.5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身體形態指標治療前,兩組的WC、BMI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WC、BMI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身體形態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的身體形態指標比較(±s)
組別 n WC(cm)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1 92.43±10.62 84.75±8.23 27.37±2.63 24.23±1.51對照組 41 92.38±10.56 89.54±9.18 27.25±2.58 25.65±1.84 t 0.021 2.488 0.209 3.820 P 0.983 0.015 0.835 0.000 BMI(kg/m2)
2.2 糖脂代謝指標治療前,兩組的FPG、2hPG、TC、LDL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FPG、2hPG、TC、LDL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3。
表2 兩組的糖代謝指標比較(±s,mmol/L)

表2 兩組的糖代謝指標比較(±s,mmol/L)
組別 n FPG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1 10.49±1.85 7.36±0.88 14.72±2.53 10.56±1.62對照組 41 10.53±1.89 9.14±1.35 14.65±2.49 12.27±2.12 t 0.097 7.073 0.126 4.104 P 0.923 0.000 0.900 0.000 2hPG
表3 兩組的脂代謝指標比較(±s,mmol/L)

表3 兩組的脂代謝指標比較(±s,mmol/L)
組別 n T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1 5.71±0.82 3.06±0.29 3.62±0.39 1.48±0.19對照組 41 5.66±0.78 4.11±0.43 3.58±0.37 2.25±0.23 t 0.283 12.963 0.476 16.527 P 0.778 0.000 0.635 0.000 LDL
T2DM發病機制較為復雜,通常認為該病是由胰島素絕對、相對分泌不足所致。T2DM患者機體糖分、脂肪的代謝長期處于異常狀態,會對其心臟、血管、腎等重要器官組織造成嚴重損傷,引起器官功能衰退,對其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5]。T2DM患者多缺乏運動,運動的缺乏導致新陳代謝減慢,肌肉內葡萄糖氧化、利用率降低,進而降低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因此,積極參與運動對于減少T2DM患者的體質量,控制血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抗阻運動療法為T2DM綜合防治方法之一,該療法為基礎治療措施,已在臨床廣泛使用??棺柽\動通過彈力帶、啞鈴等運動器械,使機體脂肪燃燒加速,繼而減輕體重,改善身體形態[6];同時,該療法可通過持續的肌肉收縮,促使機體耗氧量增加,增加葡萄糖攝取量,使機體胰島素對細胞受體的親和力上升,達到改善胰島素抵抗的功效,進而降低血糖水平。然而T2DM病情復雜,單一療法具有局限性,遠期療效較差,需聯合更為科學有效的治療措施。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的WC、BMI、FPG、2hPG、TC、LDL均低于對照組,提示低頻脈沖理療儀聯合抗阻運動療法在T2DM患者的治療中效果確切,能夠改善其身體形態,控制機體血糖、血脂水平。低頻脈沖理療儀根據中醫經絡學原理制作而成,通過模擬人體特定生物波信息,將能量注入經典穴位內,通過經絡系統對機體神經、體液與免疫功能進行調節,以此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同時,低頻脈沖理療儀通過對三陰交、俞穴等穴位進行刺激,可疏通經絡,調節機體循環及代謝,進而改善胰島功能,糾正體內糖脂代謝紊亂狀況,增加胰島素分泌量,使機體對葡萄糖的利用效率升高,從而穩定機體血糖、血脂水平[7-8]。低頻脈沖理療儀與抗阻運動療法聯用可協同增效,最大程度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身體形態及糖脂代謝。
綜上所述,低頻脈沖理療儀聯合抗阻運動療法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其身體形態和糖脂代謝,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