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航,謝慧君,羅昭華
(東莞市松山湖中心醫院 產科,廣東 東莞 523000)
高齡妊娠指年齡在35周歲及以上的女性妊娠[1],隨著三孩政策的逐步開放,女性婚戀觀以及事業追求等發生較大變化,生育年齡在逐漸推遲,高齡妊娠比例也在增加。高齡產婦因為錯過“黃金”生育年齡,自身生育功能、心理情緒等均會發生較大變化,導致其發生妊娠合并癥與并發癥的幾率增加,且可能出現巨大兒、低體重兒、早產兒等不良妊娠結局,對新生兒長遠生存、智力與生理機能發展發育極為不利。本研究分析高齡與適齡產婦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情況以及臨床資料,旨在為高齡產婦的治療與護理提供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高齡(≥35周歲)產婦512例作為高齡組,選取同期住院分娩的年齡<35周歲的產婦512例作為適齡組。納入標準:產婦精神認知功能正常;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伴發惡性腫瘤者;伴發甲狀腺功能亢進者;肝腎等臟器功能嚴重異常者。高齡組年齡35~47周歲,平均(37.96±2.68)周歲;孕周35~43周,平均 (39.02±1.21)周。適齡組年齡20~34周歲,平均 (26.84±2.71)周歲;孕周35~43周,平均 (38.74±1.32)周。兩組的孕周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調查兩組的不良妊娠結局。制定包括文化程度、年齡、服用葉酸、流產史、孕期疾病史、被動吸煙、妊娠并發癥、妊娠合并癥、多胎妊娠、不良生活習慣等在內的調查問卷對兩組產婦進行調查,其中妊娠并發癥包括胎膜早破、早產、產后出血、胎兒窘迫等,妊娠合并癥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子癇、心臟病等,不良生活習慣包括熬夜、飲食不規律、不忌煙酒等,孕期疾病史包括感冒、發燒、腹瀉等。
1.3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24.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描述,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描述,采用χ2檢驗;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良妊娠結局高齡組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為28.52%,高于適齡組的15.63%(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比較[n(%)]
2.2 不良妊娠結局的單因素分析高齡組的流產史、被動吸煙、妊娠并發癥、妊娠合并癥、多胎妊娠比例均高于適齡組(P<0.05)。見表2。

表2 不良妊娠結局的單因素分析[n(%)]
2.3 Logistic回歸分析以上述有統計學差異的因素為自變量,發生不良妊娠結局為因變量,進行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流產史、被動吸煙、妊娠并發癥、妊娠合并癥、多胎妊娠為不良妊娠結局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3。

表3 不良妊娠結局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研究[2]表明,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為25~29歲。年齡在35歲以上的高齡孕產婦因為恥骨、坐骨、髂骨、尾骨、骶骨等互相結合的部位發生骨化[3],盆腔已經固定[4],導致宮內胎兒發育比較緩慢。高齡產婦的孕產韌帶以及軟產道彈性降低,經陰道分娩時易出現軟產道撕裂傷,加之可能合并子宮肌瘤、宮腔炎癥等婦科疾病,分娩時體力衰竭,增大分娩風險以及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高齡組的年齡大于適齡組,流產史、被動吸煙、妊娠并發癥、妊娠合并癥、多胎妊娠比例均高于適齡組(P<0.05)。分析原因:煙草中的致癌成分被妊娠婦女被動吸入后,可能會導致宮內胎兒紅細胞減少,出現缺氧、發育緩慢等情況[5];妊娠合并癥中的糖尿病會引起孕產婦氧化應激,造成其胎盤血管內皮功能異常,同時發生不足月胎膜早破、泌尿生殖系統感染、羊水過多等的風險增加[6],增加早產兒概率。早產兒機體器官發育成熟度低,患病率與死亡率增加,且更容易出現低體重兒[7];妊娠合并癥貧血可能導致宮內胎兒肝臟鐵儲存量不足,胎兒出生后可能發生新生兒貧血。多胎妊娠分娩難度較大,剖宮產幾率提升,還存在新生兒窒息風險。本研究結果顯示,高齡產婦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高于適齡組,表明適齡妊娠對母嬰健康有積極作用。高齡孕產婦應從不良妊娠結局危險因素入手做好個人及胎兒的保健工作,保持良好心態,遠離二手煙,平衡飲食,注重鍛煉,定期做好孕檢,通過早期有效的預防最大程度上避免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同時,醫護人員應加強孕期保健知識宣傳力度,將高齡孕產婦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提前告知,幫助孕產婦做好針對性風險評估。
綜上所述,高齡產婦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高于適齡產婦,年齡、流產史、被動吸煙、妊娠并發癥、妊娠合并癥、多胎妊娠等是不良妊娠結局的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