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莉,王昉,王晶
(海軍航空大學航空基礎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0)
2020年5月8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綱要指出要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主持召開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并為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
課程思政要緊密圍繞堅定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和家國情懷、法治意識及道德修養等多方面展開,在扎實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系統展開中國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培養學員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員能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本文以士官學員《電工技術》課程為例,對教學過程中涉及到的思政點進行梳理,并對思政點在課程中的有效融合進行了實踐探索。
對一線教師來說,要落實好課程思政,就要確保從專業課中挖掘出來的思政元素對自己有所觸動。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以及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都反復講到“教育者先受教育”。如果教師自己都對思政內容無動于衷的話,課程思政就會變得生硬而尷尬,其教學效果必然可想而知。教師深入挖掘思政要素的過程,也是自我提升的過程。因此開展課程思政能夠有效提升教師思想道德素質,建設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真正把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結合起來,實現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學員的思想意識建立過程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家庭、社會、網絡等等。特別是隨著現代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及西方文化的不斷滲透,學員很容易受到辱華、反動等糟粕文化的侵蝕,其思想意識也很容易發生扭曲。而思政課程課時畢竟是有限的,此時開展課程思政就顯得尤為必要。在專業課程授課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實現民族復興的理想和責任融入課程教學之中,才能幫助學生明辨是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才能夠培養出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軍人。
本文采用的是士官學員自編教材《電工技術》,主要包括直流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線性電路分析方法、一階動態電路、正弦交流電路、三相交流電路、直流電機、變壓器與交流電機、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八個章節的內容,課程內容較多,思政要素涵蓋多個方面,針對課程內容中主要涉及到的思政元素將其歸納整理為以下幾大類。
在緒論部分首先介紹電工技術的發展與廣泛應用,對比我國電工技術由弱到的發展歷程,結合影片《百年電力》截取片段,向學員展現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的成就,通過一個個感人的故事,生動的展現了中國人民敢于開拓創新、勇于艱苦奮斗、甘愿奉獻社會的中國精神。
在講理想元件內容的時候,通過華為事件告誡學員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不任人宰割,并結合孟晚舟事件進一步彰顯出中國人民是崇尚正義、不畏強暴的人民,中華民族是具有強烈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民族。
在講變壓器內容的時候,回顧在2020年武漢爆發新冠疫情,武漢市政府決定建立火神山醫院,僅用了10天時間就建成使用,而且通過24臺變壓器每天滿負荷運行來保障醫院用電需求,充分展現了防疫戰場上的中國速度與中國態度。
在講三相異步電動機的結構的時候,介紹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首臺機組的發電機轉子完成吊裝,這意味著中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臺百萬千瓦水電機組投產進入了倒計時階段。這一系列技術的應用也是代表著中國水電技術新的高峰。
愛國主義教育可以貫穿課程始終,將愛國主義融入課堂教學可以激發學員的愛國情懷,增強其民族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引導學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電工技術課程涉及到的科學家很多,比如歐姆、基爾霍夫、戴維寧、諾頓、愛迪生、特斯拉等等,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的成就是輕松取得的。通過介紹科學家們的成長軌跡與成功事跡,讓學員深切體會到科學探索的不容易,體會到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講基爾霍夫定律和戴維寧定理的時候,也要告訴學員,他們在提出定律或者定理的時候,僅僅只有20多歲,與當下的大學生年紀相仿,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正值奮斗的大好青春。習近平主席也曾說過,青春因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用科學家的生動案例及習主席的寄語勉勵學員堅定理想信念,激發學員投身科技報國的熱情。
截取《大國工匠》專題片中課程相關內容片段,向學員展示電力行業大國工匠黃金娟如何在電能計量領域實現堅守與創新;展示“新時代電工”邱丹的鍥而不舍的追求和科技創新成就;展示“機電神醫”王斌俊創新研發了40多項發明專利,攻克了一系列的技術難題。通過諸多大國工匠的先進事跡,展現他們有毅力、有恒心,能夠堅定信念、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并且來勉勵學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告誡學員不要好高騖遠,這山望著那山高,只有通過刻苦扎實的努力,才能換來今后學業和事業的成功。
無規矩不成方圓,特別是對軍校學員來說,組織紀律更要常抓不懈。
在講電流概念的時候,說到電子在電場約束下有序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這時我們將無序電子比喻為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將電場約束比喻為國家的法紀法規,從而引申出只有人人懂法律、人人講法律,在法律制度的約束下我們才能構建一個健康和諧的社會;在講基爾霍夫定律內容時,說到電路遵循元件約束和拓撲約束來實現電路的功能。這時我們將元件約束類比個人的自律,將拓撲約束類比到集體的紀律,只有個人有紀律,集體有規矩才能打造一個響當當的連隊,從而強化學員要建立自律意識、建立集體主義觀念。
在講正弦交流電路內容的時候,介紹歷史上著名的交直流之爭事件,講述愛迪生和特斯拉的愛恨情仇,特別強調愛迪生為了打壓交流電推廣,用電擊大象、小狗、小貓等殘忍的方式來向人們展示交流電的“危害”。通過對比分析愛迪生與特斯拉的為人處世之道,引導學員要心胸寬廣、誠實守信,切忌驕傲自滿,妒賢嫉能。同時,通過交流電和直流電二者的優缺點,引伸到生活中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要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肯定別人的長處,并做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要一分為二看待問題。
在講串聯諧振電路的時候,對比分析諧振現象的優缺點,既介紹諧振在電力系統中對電路的危害,也要介紹諧振在電子技術中的實際應用,從而引導學員分析問題要全面,并且要善于趨利避害,充分發揮有效作用,盡量避免有害影響。
在講三相電路部分的時候,告訴學員在單相電路部分的分析求解方法,完全可以應用到三相電路當中,方法是通用的,從而引導學員善于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系,學會用聯系發展的觀念看待問題,做到舉一反三。
本文以教材第七章第一節變壓器為例,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融入的思政要素設計如下。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在武漢爆發,為加強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救治,武漢市決定參照北京小湯山模式建設火神山醫院。從開建到竣工,僅僅只用了10天的時間。火神山醫院共安裝了24臺變壓器,每天滿負荷運行來保障醫院正常用電,這充分展現出了防疫戰場上的中國速度,也詮釋出了中國力量。這是億萬人的并肩作戰,是眾志成城的英雄中國,課件設計如圖1所示。

圖1 課程引入
在分析變壓器電磁關系時,引出自感與互感現象,運用所學的自感與互感的知識解釋變壓器是如何實現能量傳遞的,課件設計如圖2所示,同時引導學員建立一種科學思維,體會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適用性。

圖2 電磁關系
在推導變壓器變比和匝數比的關系時,要注意引導學員建立工程的觀念,培養學員科學探究精神,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結對比電壓變換與電流變換公式,發現電壓之比與電流之比互為倒數,課件設計如圖3所示,這體現出了科學領域的公式之美,從而培養學員的科學探索精神。變壓器具有電壓變換、電流變換和阻抗變換的作用,結合變壓器的典型應用,根據不同的功能需求選擇不同型號的電氣設備,從而引導學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圖3 課堂小結
教師要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擔負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教書育人不僅是說說而已,更要能夠落到實處,因此課程思政顯得尤為重要。課程思政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充實更新思政素材。只有將思政這把鹽充分溶解在課程教學中,才能讓教學活動更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