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宜森
摘要:規范有效的內部控制活動可以積極優化會計信息水平。這幾年,全球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時有發生,怎樣處理和杜絕會計信息失真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這個難題成為一個重大的科研課題。有研究者都在持續調整角度進行相關研究,有些試圖以內部控制作為切入點來研究和處理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內部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的關鍵所在,也是左右單位會計信息水平的核心所在。本文從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環境入手,分析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現狀,希望為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建設做點貢獻。
關鍵詞:內部控制環境;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
內部控制環境和會計信息質量是密不可分的,在經濟進步的道路上,財務作假、欺詐等情況頻頻被曝光。全球范圍內都熟知的安然事件,以及國內萬福生科等一系列財務事件都昭示著這一問題。不少會計信息造假的產生都和單位的內部控制漏洞和無效性有所關聯,內部控制在各個角度都會對財務報表質量產生作用。由于內部控制的研究越來越熱門,不少研究人員都會結合內部控制來研究會計信息失真現象,事業單位也更注重優化內部控制的工作。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的關鍵基礎,對事業單位會計信息水平的情況也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一、文獻研究
相關的研究海外專家們積累了一些成果。Doyleetal(2007)研究了內部控制具有嚴重漏洞的單位,它們的控制背景和存在的漏洞具有的核心關聯。2012年海外有專家表示:大概率是由于控制背景的部分特點導致單位出現了嚴重漏洞。對于內部控制環境關鍵的組成部分,基本原則都依照COSO系統來設計。2007年又有專家認為,資本開支會被會計信息水平所左右。2015年有學者研究發現,選擇判斷的核心依據基本都來自財務報表中的會計信息,有關工作者需要發揮專業水平,進行會計處理,實現高質量的會計信息結果,從而進行合理判斷;會計信息質量和審計委員會的水平密切關聯,審計委員會水平不達標,就會讓單位內部控制流程出現漏洞。Legenzova(2016)認為,會計工作者資格、管理者對會計的看中程度,對于判斷會計質量非常關鍵,尤其是針對部分單位來說。Li(2011)結合SOX法案以前的情況,認為具有內部控制漏洞的單位基本上都會有較差的會計平穩性。Mitraetal(2013)也同意這種看法,同時表示這是單位在SOX法案落實后需要應對的監管力度增加所導致。
國內的相關研究也成績斐然,有關研究人員也得出了一些具有價值的研究結論。王世定(2001)把打造、提升或降低相應的控制條例和流程效率出現波動的不同原因總結成控制環境。李心合(2008)表示內部環境會很大程度上導致單位內部控制模式和細節的區別。同時他也認為內部環境影響包括了管控、系統和人的因素,也有隨著環境和社會發展增加的新因素。夏寧等(2013)借助三分法把內部控制環境區分成三大類別。沈烈等(2014)表示,會把人當作重點的內部控制環境是科學的,能夠發展出優秀的內部控制系統。楊有紅(2013)表示內部控制環境包括了對組織架構和對人兩個類別,不同的分類標準基本是由于對控制環境概念的差異,加上目前并沒有分類的對照。根據控制環境其中的要素作為切入點,研討對會計信息質量的作用在我國已經有了不少成績。這里面,針對單位治理和架構的話題更有熱度。王曉燕等(2017)表示不科學的結構對于內部控制度落實的完整是不利的,無法很好地判斷不同崗位和科室的職責劃分極有可能出現財務管控不清晰的問題,對于單位會計信息質量會產生負面影響。也有一些研究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管理人員判斷的結果。劉啟亮(2013)認為單位的內部控制水平會被單位領導人員的權力分配情況左右,對會計信息水平產生促進效果。苑潔(2016)表示高層管理者對財務水平的掌握與否、會計工作者的專業水平高低和對財務有關條例的熟知與否都會左右單位會計信息水平,產生不小的影響。
二、內部控制環境對單位會計信息質量影響的理論分析
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的基礎,優秀的控制環境可以讓內部控制更好更穩定地產生應有的作用。
(一)治理結構的影響
單位治理組成的根本是鼓勵和限制的平衡模式,是為了保障單位管控方和利益關聯方的各方利益不受損害。為了平衡董事會、管理人員的權責,減少信息差異現象,必須組建科學的單位管控架構,這也會影響會計信息水平的穩定。
(二)內部機構配置和權責劃分的影響
內部機構的配置缺陷和不嚴謹的權責劃分對于財務造假是最佳的漏洞。內部機構的合理配置會極大地提高單位運營質量,也能讓會計信息高效流通,優化單位的工作水平。部分工作者之所以可以造假違規,很多情況下都是由于具有缺陷的內部機構配置產生了人員混雜、信息堵塞的問題而產生。權責劃分的不合理,特別是有關會計工作的科室內,必然會不利于會計信息質量的保證,信息水平低下。同時,如果只關注相鄰層級間的權責劃分,忽視了協調制度的上級部門監督,會計信息質量還是無法得到保障。
很多數據和案例可以證明,內部審計能夠在單位中發揮出很大的效用,內部審計部門也是不能缺少的一環。擁有科學公平的內部審計部門,審計的水平達標,則會計信息水平也就能夠有所保障。并且,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者必須具有獨立、公平的特點,才可以確保審計流程和最終意見的科學性,避免操控結果的出現。
(三)發展戰略的影響
發展戰略是為了讓單位能夠更清晰地了解自身情況,清晰的計劃目標是設置發展戰略的前提,這當中也涵蓋了會計相關的目標設置。假如發展戰略設置不正確,單位對自身情況不明確,計劃的推進出現偏差,就無法實現最終目標。為了讓財務信息符合設置目標,有關工作者可能會修改財務數據,這就提高了會計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并且,發展戰略不合理會體現出管理人員好高騖遠的特點,忽視了收益和風險的平衡,一味追求高回報,極大概率會出現期望回報值太大、預計虧損值太小的情況,沒有很好地履行會計信息的嚴謹性。假如出現危機,單位高層或許會選擇會計信息造假來保障自己的權益。
(四)人力資源政策的影響
單位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和人力資源政策緊密關聯。優秀的會計信息、科學的工作者環境都需要合理的人力資源政策支持。會計信息水平的優化也離不開工作者的專業達標和道德合格。優秀的職業道德水平讓單位會計工作者在每個步驟都更仔細精確,出現錯誤的概率降低。同時,會計信息的推進會被會計工作者個人判斷所左右,優秀的職業素養讓工作者可以針對相關問題給出更好、更專業的判斷。假如人力資源配置出現問題,資源短缺或者多余,獎懲條例又不符合標準,單位的長久、平穩成長勢必會受到嚴峻考驗,單位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也就更加嚴重。
三、舉例分析
M單位是某家三級甲等醫療事業單位,現有床位超過一千,工作人員超過三千,每年就診的患者量約為三百萬左右。院內的財務工作者具有較好的專業能力和素養,可以優秀地開展單位的日常財務工作。單位具有全面的財務審批條例、費用條例、完整的預算條例等。此類內控和內審條對完善會計信息水平以及優化會計信息流程發揮著不小的影響,降低了日常工作中出現錯漏的概率。結構內內部審計流程基本上可以獨立展開,也具備單獨的內部控制科室。
單位為加強財務工作者的專業水平推出了一系列激勵條例,比如組織專業培訓,推動開展理論落實實際的工作等,有效優化了會計信息水平。
本文認為M單位的內部控制得到了領導的重視,也受到全體員工的支持。內部控制發揮了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治理架構完整科學,對會計信息質量起到相應的管控和監督效果;
2.內部控制制度相對完善、效果不錯,給會計活動的開展打下較好的基礎;
3.財務工作者學歷水平優秀,給會計工作的質量帶來保障;
4.財務科室宣揚鼓勵進修深造的學習氛圍;
5.單位獎懲制度合理,給工作者努力工作產生更大的動力,也給財務工作者的努力有所肯定。
四、結論和建議
(一)研究結論
結合對M單位的案例研究,了解其內部控制環境的各個關聯要點并開展一一研究能夠發現,從內部控制環境為切入點,M單位的單位管控體系、結構分配和權責劃分、發展計劃的設置、人力資源政策、工作文化宣揚都會足有單位會計信息水平。M單位是救治患者、努力讓大家健康生活的場所,醫生和護士是去除病痛的力量。單位以治療病痛為宗旨,認真負責為根本的理念進行運用、發展,可以讓全體工作者的思想和工作態度產生良性影響,在優化、進步的道路上越來越好。特別需要著重誠信的理念,積極宣傳培養會計工作者的誠信意識。反之,懈怠、懶散的單位工作氛圍和不守信、不公正的文化會讓單位會計工作者降低對會計信息的要求,可能會導致造假的情況出現。并且單位的文化氛圍能夠體現管理者的運營思想和管理態度。董事會等高層對單位文化的推動、落實,以及以身作則的程度都會左右全體工作者的工作熱情和水平,也就左右著單位的綜合面貌和風氣氛圍,對單位會計信息水平起到關鍵影響。
但是目前國內單位會計信息水平參差不齊,不斷出現會計信息質量較差的例子。本文認為現階段優化會計信息質量是非常關鍵的,必須借助內部控制環境的改良來減少會計信息不實的問題,找回公平公正、真實清晰的資本市場氛圍。
(二)建議
打造單獨的審計委員機構,優化機構結構和權責劃分,讓內部審計活動更公平、獨立。合理的機構配置能夠確保單位內部控制背景更加科學。
單位需要思考把內部審計部門在管理體系中單獨設置,直接對院長進行工作總結和意見交流,并持續接受審計委員機構的檢查,確保有效監督。必須讓內部審計工作者具備審查監督權力,監督工作公平公正、公開透明,不被其他因素所影響,讓內部審計工作達到應有的效果。科室和業務單位中可以設置內部控制監督崗,進一步加強工作的透明性。
同時,內部控制單位需要設置并完善資產、資金、管控等日常工作的流程動態條例和要求,讓完善的機構配置和合理的權責劃分滲透到每個工作流程中。假如出現內部機構配置漏洞或權責劃分偏差,必須及時糾正,避免機構職能問題的出現,給會計信息造假提供漏洞。并且在管理層的分配上,必須嚴格實施合理的崗位設置,避免權力不合理的傾倒。
參考文獻:
[1]楊有紅.論內部控制環境的主導與環境優化——基于內部控制系統構建與持續優化視角[J].會計研究,2013(5):67-72.
[2]葛家澍,劉峰.論單位財務報告的性質及其信息的基本特征[J].會計研究,2011(12):5-10+98.
[3]周廣平.單位會計信息質量問題研究[J].商業經濟,2014.(2):108-109.
[4]房強.提高我國上市單位會計信息質量的相關對策探研[J].經濟研究導刊,2013,(4):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