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蘭
摘要: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重視度呈現幾何倍數遞增。綠色食品產業受到廣泛地關注,它作為“朝陽產業”在世界消費市場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文章對云南綠色食品企業財務風險的關鍵點進行剖析,探究企業財務風險評價模型的構建模式,總結加強云南綠色食品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的措施,即增強內部控制力度、妥善管理企業無形資產、提升資金管理的全面性、開展員工崗內培訓工作。
關鍵詞:綠色食品;財務風險評價;防范
近幾年,云南省在戰略發展的過程中科學應用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和健康生活這三張牌,構建現代化的企業體系,打造萬億產業和千億級企業。2019年,省內第一產業的經濟效益獲得穩步增長,農業經濟處于平穩向好的狀態,高原特色農業的知名度逐漸提高。由此可知,消費市場對綠色食品的需求量逐日提升,成為促進農業發展的主導產業。綠色食品企業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就應該對自身的財務風險進行客觀評價和防范,加強各項工作的落實力度。
一、云南綠色食品企業財務風險的關鍵點
綠色食品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因素較為繁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風險評價體系構建的難度,風險主要包括項目籌資風險、投資風險、日常運營風險以及收益分配風險。第一,籌資風險。要想明確企業權益資本和債務資本的比值,就應對內部的資本結構進行分析。不同屬性和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具備不同的資本結構。構建科學的資本結構能借助債務的杠桿功能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從債權人的角度進行探究,權益和負債率為反向關系,負債率越低,他們的權益就能獲得有效保障。從投資者的角度進行探究,如果全部資本報酬率高于債務利息率,那就應該提高資產負債率,這樣才能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從企業經營者的角度進行探究,要保障資本結構處于穩定的狀態,統籌規劃既要避免資不抵債的問題,又要借助債務杠桿獲得經濟效益。對綠色食品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一般情況下企業的資產規模與市場平均水平處于持平的狀態,導致負債的比例較高,企業的負債率應該控制在1/2左右。第二,投資風險。綠色食品企業在開展投資活動時,要對各方面的因素進行考量,評估項目的可行性,預測項目的投入資金、經濟效益,明確風險等級。綠色食品企業在發展中要想有效地規避風險,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模式。因此企業要提高自身的財務管理能力,提高自身實力,為經營活動助力。第三,營運資金風險。企業對流動資產進行管理,如果流動資產較多,就會干擾流動資產的盈利能力,增加管理資本的經濟支出;如果流動資產較少,就會降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影響企業的經濟利潤。綠色食品企業容易受到季節和氣候的影響,企業存在著周轉率較低、轉速較慢、流動資金少的問題,所以在制定應收賬款政策時要對信用情況和考量標準進行分析。第四,收益分配風險。它主要指企業收益分配缺少合理性,給企業的后續經營管理造成影響。比如,留存收益較多,能擴大企業的經營發展規模,但是會打消員工的積極性;分配過多,能擴大企業的影響力,但會縮小企業的規模。
二、云南綠色食品企業財務風險評價模型概要
在20世紀30年代,企業以單變量模型為基礎構建財務評價模型,但是模型中的指標過于單一,樣品屬性較為簡單。1968年,Z-score模型能有效彌補單變量模型的缺陷,構建了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第一,單變量模型。研究者對19組破產和非破產的企業進行研究,明確財務比率在風險預測中的效果。經過案例分析可知,資產負債率和權益凈利率在判定財務風險中具備重要作用。但這個模型較為片面,無法全面反映企業財務情況。第二,多變量模型。Z-score模型設置5個財務指標,并賦予指標不同的權數,打造一個多變的模型。當Z不超過1.81時,就說明破產的風險較高,當不小于2.99時,說明不存在破產的危機。此外,在20世紀70年代,Altman又在Z-score模型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形成Zeta模型。1996年,我國的學者周首華又在模型中加入現金流的概念,形成F統計分析模型。第三,神經網絡模型。20世紀末,我國學者王春峰利用BP神經網絡對企業財務風險進行探究,利用網絡的非線性映射能力,明確存在的風險。這三種模型具備各自的優勢,現階段應用最廣泛的就是神經網絡模型。
三、加強云南綠色食品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的措施
(一)增強內部控制力度,建立完備的財務風險防范制度
要想有效地提升綠色食品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就應該對企業的投資預算情況進行探究,建立完備的財務風險防范制度。以實際為出發點,明確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風險,保障企業處于穩定的經營發展狀態,保障投資的資金不超過限定的額度,制定嚴格的項目投放標準。綠色食品企業借助財務風險管理機制,能減少企業在日常運營中的資源損耗,加快項目的推進速度,為綠色產品企業的財務管理和投資工作構建緊密聯系,這樣才能保障企業一直處于穩定、健康的發展狀態。此外,企業的管理人員要科學編制內部的發展流程,嚴格遵守規章制度的要求,確保產品銷售和經濟成本優化工作能夠同步推進。綠色食品企業要想獲得長足的發展,就應該對財務管理中的內部控制工作進行重點把控,利用分層的模式進行優化。把責任有效地落實到各個層級,加強企業財務管理部門各位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此外,綠色食品企業的管理者要對財務部門的運行發展態勢進行分析,建立全面的獎懲機制,要從源頭處入手堅決遏制違法亂紀、徇私舞弊的事情,定期進行財務檢查工作,采取科學的方法督促財務管理者完成自身工作。要借助內部控制工作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實際效用,從而實現規避財務風險的能力。
(二)妥善管理企業無形資產,優化綜合競爭能力
綠色食品企業應該依托云南省的地理、自然資源優勢打造專屬的“綠色食品品牌”,拓寬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這樣就能緩解疫情的沖擊,發揮農業的內在優勢,挖掘高原農業的內在潛力,樹立“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的發展理念。首先,以國際化先進水平為基礎建立農產品加工園,對城鄉國土、鄉鎮、農業產業和旅游業進行科學規劃,促進農業、健康產業以及特色小鎮同步發展,加強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效果,打造匯集農產品生產、綠色食品精加工、旅游體驗以及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田園風光,不斷擴大產業的輻射范圍,形成鄉村振興的示范性園區。其次,科學地培養區域龍頭企業,加強招商引資的力度,建立完善的財政補貼政策,對重點企業進行科學管理,并對項目建立動態跟蹤機制,全面應對企業的各項問題。建設“綠色食品”產業基地,把產品和品牌進行有機整合,提升產品的市場化和規范化水平。然后,完善農產品的冷鏈物流建設工作,以市場化、企業化為基本的發展方向,進行科學的結構布局工作,完善冷鏈物流體系的建設模式,增加移動式冷鏈物流體系,增強綠色食品企業在市場中的綜合競爭力。最后,樹立特有的品牌形象,開展名品評選活動,利用新媒體技術與知名平臺進行合作,開展線上線下推廣活動,提升云南省的知名度。
(三)提升資金管理的全面性,加快資金的運轉速度
綠色食品企業要想獲得長足的發展,就需要資金的持續助力,農業生產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季節性特點,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注入對應的資金。企業應進行科學安排,提升資金的利用率。在開展融資活動時,要精準地預測融資的規模,選擇最佳的渠道和方式,提升資本結構的先進性,把融資成本限定在科學的范圍內,確保綠色食品企業的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的比值達到最佳狀態。與此同時,政府應該對企業進行助力,發布惠農政策,適當減免稅收,為企業提供一定的經濟補貼。企業在進行投資時,要進行全面調研,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分析,避免出現盲目投資的情況。在對流動資金進行管理時,要對存貨和應收賬款工作進行安排,以農業的生產周期和特點為基準,明確存貨的數量,防止因為貨物堆積造成的成本管理激增和資金過度占用的問題。要對應收款賒銷工作進行妥善處理、明確回收標志、掌握信用條件、進行賬齡分析工作,避免發生壞賬問題。這樣才能保障資金的安全性,提高綠色食品企業應對危險的能力。
(四)開展員工崗內培訓工作,提高財務風險防范的意識和能力
員工是企業的主心骨,在財務風險控制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要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和職業素養,增強應對風險的能力。以云南綠色食品企業的發展為例,應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進行多樣化的培訓工作,這樣能幫助他們更好地識別和認識風險,豐富他們的工作經驗和知識儲備。首先,完善人才招聘機制。綠色食品企業應該定期注入新鮮血液,融入現代化的思想和理念。在招聘的過程中應該評估應聘者的思想是否與企業文化和發展要求相符合,他們對于財務風險是否具備獨到的見解。要保障員工能與崗位構建緊密聯系,這樣才能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助力。其次,進行系統的崗內培訓工作,邀請高校的專家和學者到企業進行授課,加深員工對財務風險的認識,把財務風險控制的理念牢記于心。同時,為員工提供實踐性機會,這樣能提高員工的實際操作能力。在培訓的過程中,財務管理人員把實踐經驗和知識理論進行有機整合,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最后,綠色食品企業要對培訓的結果進行考核,明確員工們的掌握情況。企業可以為表現優異的員工予以一定的資金獎勵,增強其工作的熱情。
綜上所述,云南綠色食品企業在進行風險評價工作時,應該以實際為出發點,明確財務風險的基本類型,保障風險評價模型的全面性,掌握風險的性質以及產生原因,并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增強云南綠色食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蘇琳琳.大數據視角下企業內部控制與財務風險管理關系探析[J].中國商論,2021(06):145-146.
[2]冷釗漪.企業財務信息化風險及內部控制對策探究[J].中國商論,2021(06):153-155.
[3]段若男,康玉梅.上市公司財務風險識別與應對——以泰禾集團為例[J].財務管理研究,2021(03):20-23.
*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云南綠色食品企業財務風險評價及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20J1221)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云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