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聰
摘 要:如何使技工學校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輕松理解和掌握市場營銷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術,學會分析市場大環境和企業發展方向,做出科學的營銷決策,更快適應企業發展的節奏,從而實現學生個人再發展和持續成長,已經成為技工學校教師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為解決此類難題,本文在分析技工教育與企業之間既緊密聯系又相互制約的關系的基礎上,提出了顯性技能與隱性素養的概念,并指出在提升學生營銷崗位顯性技能的同時,應當重視培育其營銷隱性素養。
關鍵詞:市場營銷? ? 人才培養? ? ?顯性技能? ? ?隱性素養
在技工教育大力發展的今天,工學結合、產教融合、訂單式培養等人才培養模式已成為主流,并顯示出有別于傳統教育模式的獨有優勢,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學生在完成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專業技能也得到了提升,并在進企業鍛煉的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從而實現技工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然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這樣的人才培養模式還是出現了不少問題。
很多學校并未深入實施上述合作模式,人才培養工作仍然流于形式。與被培養主體學生相關的企業及家長兩方,對當前的培養模式認知不一,企業認為他們是學校的學生,并不是自己的員工,而家長認為那是我的孩子,他們還是學生,并不是真正的在職人員。正是因為各方存在觀念上的差異,作為人才供應方的學校和作為人才需求方的企業,在合作上出現了不少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市場營銷人才供需現狀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產業結構更趨合理,對綜合素質、技能水平突出的市場營銷人員需求量增大,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就業率也有所提升。然而,近年來,國際市場瞬息萬變,企業的運營成本逐年增加,企業在人員招聘上偏向理性,更加重視招聘成本的核算。
經調查發現,企業對營銷類人才學歷門檻逐漸降低,越來越多的具有專科及以上學歷的營銷人員進入該行業。雖然企業對學歷的要求有所下降,但這類社會人員的留存率較之前有所提升,他們在工作中更能吃苦,也更便于管理。較之社會人員,技工學校的學生在進入企業后,流失率較高。通過深入了解,筆者發現導致這一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學校的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脫節,剛畢業的學生所掌握的技能不能很好地滿足企業需求,工作所需的基本素養稍弱于社會人員,適應能力較差。
根據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技工學校以培養一線應用型初、中級專門營銷人員為主,能夠適應不同行業的銷售、導購、促銷等崗位的一線工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市場營銷專業教學偏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和應用及技能技術的提升和實踐,但對于職業素養的培育卻重視程度不夠。然而根據當下市場經濟形勢,只具備技能而素養有所欠缺的人才已經難以適應社會市場的需求。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及與企業多年的接洽,筆者認為,企業在關注學生營銷技能提升的同時,更看重其營銷隱性素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提升學生的崗位技能,也應注重營銷隱性素養的提升。
二、培養學生顯性技能與隱性素養的重要性
基于上述調查結果,為了保障人才培養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筆者將市場營銷專業人才所需的能力分為顯性技能與隱性素養兩大板塊。顯性技能是指市場營銷人員在工作崗位中所需要的職業技能,如營銷策劃能力、市場調研能力、產品推介能力等,同時還應掌握涉及財政稅收、公關禮儀、消費心理等多方面的理論知識,具備推銷技巧、營銷策劃等業務能力以及對信息化營銷設備的運用與維護能力等。隱性素養則是指市場營銷人員在工作中應該遵守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
市場營銷人才不僅應當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與執行能力,還要有較高的營銷職業素養,如熱愛營銷、忠于職守、優質服務、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等。
隱性素養可分為心理素質和行為素養。要想成為合格的市場營銷人員,心理素質不可或缺,如強大的自信心、隨機應變的能力以及開拓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并擁有同理心,能化解復雜的人際關系。
市場營銷人員每天都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必然會遇到各類問題,因此要求市場營銷人員要有良好的行為素養,即要有足夠的營銷知識,具備良好的發散性思維,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和良好的口才。
以顯性技能為基石培養隱性素養,才能促進市場營銷人才提高適應性,這也是營銷職業發展的新要求。
隱性素養還具有發展性的特點,提高隱性素養水平有利于促進市場營銷人員認知水平的提高。只有擁有過硬的顯性技能和隱性素養,才能實現企業與個人的雙贏。
三、市場營銷人才培育的實踐路徑
(一)重構市場營銷知識課程
市場營銷知識是市場營銷專業中最基礎的課程,該課程重點介紹顯性技能知識,包括微宏觀調研、市場細分、市場定位,并在此基礎上確定市場營銷戰略,最后制定符合市場宏微觀特征和消費者消費行為習慣的市場營銷策略,包括產品、渠道、價格和促銷策略。但該課程對隱性素養的關注仍不夠,在日常教學和實訓過程中,筆者發現不少學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如自我管理能力弱、不合群、不團結等。
隱性素養的缺失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學生與社會的融合,從而影響其個人成長和發展。為此,筆者對市場營銷知識核心內容進行重構、梳理和整理,在教學過程中加入隱性素養內容,以體現重視學生顯性技能和隱性素養養成的雙向提升。
以其中的“新產品的開發”這一章節為例,為培育學生隱性素養,筆者在課堂中創設“職來職往”平臺,在班級組建求職團,并將學生分為5個學習小組,用以培養團隊成員互相幫助、互相協作的精神。
在平臺搭建前的日常學習過程中,學生面對困難,很容易流露出畏難情緒,但自從有了團隊的支撐,他們明顯有了解決問題的內動力。
在此基礎上,筆者還延伸出一項課題“新產品的開發”,企業要立足市場,武器就是產品,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各學習小組對新產品進行思考,即“什么是新產品”“怎樣的產品才能迎合市場需求”等,這樣使得課程教學實現了顯性技能和隱性素養全面培養目標。
(二)弘揚浙商精神
“踏遍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排除千難萬險”的“四千萬”浙商精神早已深深植入浙江這片創業熱土中。一家企業在生存過程中面臨的最大隱患,就是創新精神的消亡、合作精神的缺乏。
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技工學校,應在浙商精神的引領下,指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提升創業能力,以營銷技能為教學重點,培育學生隱性素養,讓他們在感受企業家精神的基礎上,發揚企業家勇于突破的創新精神和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這也是每一個市場營銷專業教師應該予以重視并落實的教學任務。
例如,為了帶給學生們充分且直觀的認識,筆者在專業課教學中引入民營企業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發展史的例子,講述該企業從成立到現在,在面對一次次社會經濟改革與轉型的艱難抉擇之時,迎難而上,勇于創新并取得成功的故事,通過這些講述讓學生明白,再成功的企業也會經歷坎坷,但是在面對困難時,要勇于迎難而上,變危機為機遇,在市場腥風血雨的搏擊中實現企業的更大發展。
由此,筆者在課堂中引入更多隱性素養內容,課程教學關注的不僅僅是對學生顯性技能的培養,更重要的是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的隱性素養,如創新、頑強拼搏、善于應變等品質。
除了將顯性素養培育融入專業課教學外,要想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還應當開設專門的、富有區域特色的創業教育課程。該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和開拓能力,通過課程學習,學生掌握了創業基礎知識,對浙商精神有了更充分的認識和更深刻的認同,同時通過創造性的思考,學會把知識有效地轉化為隱性素養,由此實現學生的多元化成長。
四、小結
隱性素養從根本上奠定了市場營銷專業人才提高實踐能力的基礎。隱性素養促進了直覺的形成,且形成過程是無意識的,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顯性技能與隱性素養,前者體現市場營銷專業人員崗位技能的掌握程度,后者反映市場營銷專業人員所擁有的職業素養能否滿足崗位的需求。顯性技能是市場營銷人員擁有的知識基礎,包含了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而隱性素養是市場營銷人員在思維意識上的認知,對崗位的認同度、參與度、專業度等,它決定了市場營銷人員今后職業發展的走向,包括實際應用中的工作經驗、默契的團隊合作精神、富有精巧的營銷手段、老到的溝通能力等。
隱性素養還能夠提高市場營銷專業人員的創造力,因此,在專業教學過程中凸顯隱性素養培養可以幫助學生鞏固顯性技能,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并以此培養學生運用創新性、發散性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目的,最終實現校企市場營銷人才培養的有效銜接。
參考文獻:
[1]張廣敬.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課程實施策略研究[J].中國市場,2015(7).
[2]張鵬.隱性知識顯性化的市場營銷學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價值工程,2016(15).
[3] 陳曉慧,石蕾,史寶中.淺析隱性知識與市場營銷人才實踐能力培養[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2).
[4]劉巧蘭.如何把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融入專業核心課程中:以市場營銷專業《市場營銷實務》課程為例[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3(8).
[5] 徐浩.弘揚浙商血脈,提升學生創業能力:芻議中職市場營銷項目教學課程中的“企業家精神”培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
(作者單位:寧海縣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