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鳳蘭
摘要:聽覺是人們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聽覺障礙(hearing impairment)兒童由于聽力損失,在認知、語言和情緒行為等方面都會碰到困難。在我校隨班就讀學生中,聽力障礙兒童占了全校特殊兒童的50%,因此對聽障兒童進行情緒行為干預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對聽障兒童個案的基本情況、行為問題的分析與評估、實施策略和方法、取得的成效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聽障兒童;情緒;行為;實踐
一、案例基本情況
1.自然情況:小騰,男,12歲,小學六年級學生,先天性耳聾(兩側),聽力殘疾二級,聽覺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重度損傷,較好耳平均聽力損失85dB,佩戴人工耳蝸9年,學習成績不理想,平時情緒不穩定,易怒,自控能力差、自卑、消極。在課堂上,專注力較差,喜歡沉迷于自己的世界里,課堂中會突然無故大叫或站起來,說一些別人聽不懂的話,不說話的時候喜歡低著頭做自己的事情,思路完全沒有跟著老師走。下課喜歡自己呆在一個沒人的角落看書,不喜歡跟同學交流。小騰從幼兒園開始到現在都是在普通學校就讀,沒有到專門的機構進行干預。
2.家庭情況:小騰的父母工作穩定,家庭和睦,經濟條件尚可,文化程度中等。小騰是家里的獨生子,由于先天耳聾,家長對其非常溺愛,期望值低,所以對他的需求會盡可能滿足,對他學習要求不高;從而導致他只追求自我感知的滿足,待人缺乏真誠,不考慮他人感受,不懂得明辨是非,缺乏責任感。由于小騰覺得任何事物都很容易得到,缺乏奮斗的體驗,所以孩子的耐挫能力比較差。在生活或學習上很容易因為小事情產生較大的情緒波動。
3.現有水平:小騰認知水平尚可,注意力較差,發音尚清晰,但語調不準,語法較差,偶爾出現自序顛倒、漏字及替代等錯誤。能正常與老師和同學溝通交流,在遇到困難或批評時情緒波動很大,想法偏激、固執、易沖動、內部控制力較差。
4.需要干預的問題行為
選擇小騰在課堂上隨意站起來、大聲叫喊和走出位置的行為進行干預。其目標行為的定義如下:
小騰在上課的時候(不管是什么科目),都會突然站起來、大聲叫喊,甚至隨意走出自己的位置,不聽老師的勸導。
二、行為問題的分析與評估
1.課堂自控能力弱
通過觀察,小騰在課堂中容易發生情緒波動的情況,沒有特殊的原因和外界刺激,他會突然站起來大聲喊叫,甚至自言自語。在一次語文課堂上,語文老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們在認真聽講,突然,小騰站起來大聲叫喊:“啊,我知道為什么啦”。同學們和老師當時都覺得很驚訝,但類似的事情經常發生,有時候甚至突然蹲在桌子底下,可以看出小騰經常沉迷于自己的世界里,在課堂上很難跟著老師的思路走。
2.脾氣倔強、好沖動
小騰不管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都不難看出其倔強的一面。在學校,只要他認為對的事情,他都要據理力爭,不停重復自己的觀點,而且還會一直追問為什么,我這樣做不可以嗎?不聽取老師和同學的意見,當遇到與別人意見不合的時候,情緒波動較大。在家情況更為嚴重,由于父母的溺愛和過度保護,當小騰因為某些事情而發脾氣的時候,家人一直選擇退讓,這讓他更肆無忌憚,以自我為中心。
3.缺乏自信心
雖然小騰佩戴了人工耳蝸,但聽力始終不能達到正常狀態,因此在學習上很難跟上。尤其是英語這一科,小騰的英語成績每次都不能及格。在一次英語考試中,由于分數比預期中低(平時50分左右,這次40多),他的情緒非常激動,把試卷撕爛,抱頭痛哭。后來了解到小騰在考試前,其媽媽鼓勵他只要努力一定會有效果的,因此他考試前一星期都比平常要努力,希望這次考試會比平常好,可是最后結果并不理想。小騰對于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情緒波動非常大。
三、實施策略和方法
1.建立融合教育團隊
一個好的團隊是成功的開始,建立我校融合教育團隊是實施融合教育的前提條件。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團隊的建立,我們融合教育的路才能走得更寬更遠。在融合教育的實施中,家長的參與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各方面的行為表現情況,做好評估。要了解一個學生的行為和情緒表現,只看在校情況是不夠全面的。只有掌握學生在不同環境中的行為特征,才能更好地了解他。對于一個特殊的學生,這更為重要。教師通過與家人的緊密溝通,能更好地記錄孩子在家的行為表現和情感特征,結合在學校的各種情況,考慮環境的因素對孩子的情緒影響有多大,同時在不同階段掌握孩子的不良行為的發生率。
2.制定個別化教育支持計劃表(ISP)
根據小騰的身心特征和實際需要,我制定了一個ISP個別化教育支持計劃和學生課堂行為記錄表,通過對小騰課堂上的行為表現,記錄他的不良行為表現頻率,并根據小騰的情況制定符合他的教學支持計劃。
3.善用資源教室,對個案進行個別化教育
2018年下半年,我校資源教室建成,這是我鎮第一間資源教室。這為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特殊教育專業服務的場所。我校配有一名專職資源室教師,資源教師通過觀察、詢問和問卷調查等方式對小騰的情況作出評估,并制定每周兩次的特殊教育課程,為小騰提供專業聽力訓練和語言訓練。小騰的發音雖然比較清晰,但語調不準,語法較差,偶爾出現自序顛倒、漏字及替代等錯誤;在聽力上注意力也比較差,因此,每周一次進行聽力訓練和一次語言溝通訓練,提高小騰聽說以及溝通的能力。
4.通過消退法減少或消除不良行為
消退法是通過消弱或撤除某不良行為的強化因素來減少該項不良行為的發生率。一般常用漠視、不理睬等方式,達到減少或消除不良行為的目的。小騰的不良行為主要是在課堂上隨意站起來、大聲叫喊和走出位置。這些不良行為對課題教學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影響課堂的教學質量,同時也讓其他同學對小騰產生不好的想法。因此,我跟各科任老師一起討論解決的方法,發現小騰的這些行為目的是故意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所以決定當小騰出現以上不良行為時,我們故意不理睬,或者用轉移注意力等方法,讓小騰和其他學生不在關注這些不良的行為,從而達到減少和消除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論(第二版)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2020.07
[2]劉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論(第二版)第六章聽覺障礙兒童2020.07
[3]昝飛.融合教育——理想與實踐第一章緒論融合教育的概念與關鍵性問題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