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家具行業的原材料價格上漲與消費者對紅木家具的多元的質量與種類要求,中國古典紅木家具企業的生存環境愈發惡劣。紅木家具企業出于生存發展需要,對其質量管理水平提升有著迫切的需求。本文通過運用TQM的相關理論。立足于紅木家具四大流派之中的“仙作”,選取之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型紅木家具生產企業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其質量管理方面的具體問題加以分析,以找出解決中小型紅木生產企業具有代表性的質量管理問題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全面質量管理理論(TQM);質量體系;紅木家具生產制造企業
一、引言
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與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家具消費者在對中式家具的產品中提出了新要求,同時也產生了影響。在這樣的環境下,紅木家具逐漸進入家具消費者的視野。這種需求變化源于新中產紅木消費人群仍處于自我辨別階段,他們愿意通過尋找額外的符號來完善自身的形象構建,并區別于其他群體。
在中國古典家具史上,尤其是明清時代的中國古典傳統家具曾對各國家具的發展產生過深遠的影響,而"仙作"家具在中國傳統中式家具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仙游紅木家具制作(以下簡稱“仙作”)憑借其獨特的雕刻手藝、歷史傳承與地區特色與成為中國紅木家具制作的四大流派之一。不僅如此,“仙作”作為福建省重點培育的“全國知名輕工業產業集群”與莆田市培養的三大“千億產業集群”之一,是仙游縣最具備技術優勢、地方特色與工藝基礎的地方支柱產業。自2011起,“仙作”在全國紅木市場的市場營銷額超過其余流派的總和,占據市場營銷額的72%以上,當前有數千家紅木家具企業在仙游縣蓬勃發展,作為仙游縣的支柱行業,該行業的總年產值超過300億。
然而中小型紅木家具企業作為整個紅木家具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仍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還面臨著規范化程度不足、管理粗放、質量控制水平低等問題。不僅如此,由于紅木家具消費者鑒賞水平的上升與對個性化設計需求的增加會使得紅木家具企業更多地選擇多類別、少批量的生產模式。這樣的生產模式對于大部分中小型紅木家具制造商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它需要企業需要對自身產品的質量管理問題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以便找出有效的質量管理控制手段。
二、文獻綜述
目前福建省乃至全國紅木家具企業面臨著一個同樣的質量問題:其生產管理相對落后,質量控制意識非常淡薄。質量管理是指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協調的活動。通常包括制定質量方針與質量目標,以及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與質量改進。國際標準化組織在ISO9000 質量管理標準對質量做出定義,質量即“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比绾问辜t木家具在傳統的基礎上有更好的發展或更進一步的提升,是當下紅木家具行業面臨的一大難題。質量管理是各級管理者的職責,由最高管理者領導,其圍繞市場需求與企業發展目標,使企業、顧客、社會三方得益。
作為傳統制造行業的典型代表之一,家具企業管理對于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的具體實施力度不足,難以實現持續改進質量的目標。質量管理體系指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管理體系,是企業有效開展質量管理的核心,其需要不斷地健全和完善。管理體系指建立方針和目標并實現這些目標的體系,其指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一組要素。
現如今,國內高端消費市場處境不佳,這讓紅木家具產業陷入了尷尬的十字路口,中小型紅木家具企業處境艱難使得紅木家具企業必須調整內部的經營生產,因而質量管理與生產控制勢在必行。全面質量管理(TQM)是基于組織全員參與的一種質量管理形式;全面質量管理最主要的內容是“三全”,即全過程、全員參加、全面的質量;其目的是實現產品的質量目標,獲得客戶滿意度及社會效益,以“三全”為準則建立一個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從而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傳統紅木家具設計資源較少,無法完全匹配紅木市場需求所帶來的產品樣式多樣化的轉變。
三、“仙作”公司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制定、分解配料與凈料的標準不明確。該公司的單位產品利潤率波動比較大,究其原因是其產品質量參差不、泥沙俱下,這源于其對紅木家具成品與半成品目標的模糊制定與分解。紅木的配料與凈料是家具質量策劃的起點,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對于仙作公司來說,其配料與凈料的方針通常由總經理與木工協商決定。由于紅木料小,該企業的許多家具采取短料接長、長料拼搭等手段。而每一種木料有著不同的紋理、與彎曲方向、色差、以及白邊等許多不同,許多工匠沒有明確的配料目標,而將許多不同木種的小料隨心拼接,出現了大量白邊。不僅如此,在凈料過程中,由于凈料目標不統一,導致許多木料的榫眼大小不一,一些半成品無法繼續進行本單的生產,只好放在倉庫之中成為了積壓庫存。
多件套型家具生產周期過長。在公司的設計與生產過程中,存在許多不合理的流程。從仙作公司的企業生產流程上來看,其主要采用的處理方式是批處理方式,這樣的處理方式有利于半成品的批量轉移,但不利于后續工序的等待,容易造成人力資源的不完全利用問題。仙作公司主打的紅木家具的生產周期常常在5個月以上,多件套家具的生長周期過長的問題又可以分解為流程不夠優化、部門交流不足、缺乏生產上的標準等多個子問題,這些問題都屬于質量管理中的質量控制。因此,如何在保證健康的家具生產周期的前提下保證產品的質量成為了中小型紅木家具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配料與凈料車間交流不足。紅木家具的生產技術源于老一輩的紅木家具生產匠人,仙作公司中的生產員工存在技術上參差不齊的現狀。由于沒有規范的紅木工人培養方法, 大部分員工的手藝基本來自于不同水平的師傅。這就導致了企業內缺乏每一道流程的操作標準,工人們的生產水平在平均線上下來回徘徊。仙作公司雖然部門與員工數量較少,但由于各部門只對總經理負責,因而各部門之間缺乏足夠的技術討論與交流。部門之間交流不足很可能出現一直向前的責任推諉狀態,涂飾不佳的工人會將問題歸咎于凈料不完全,凈料工人會將凈料不完全的問題推卸給配料不齊的工人。出現質量問題時各部門大打太極拳會阻礙質量管理問題的分析,加大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的尋找難度,從而影響公司提升自身的質量管理水平。
四、“仙作”公司質量管理方法的改進與完善
改變單一的質量改進思路。公司在質量改進的過程中應重視質量改進的原則,在理解質量改進的九個原則的具體內涵的情況下,列舉出所有的質量改進方法,最后再根據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企業自身所處的環境與企業未來的發展目標權變地確定質量改進原則中各原則的重要程度。
完善凈料與配料標準。該企業存在的對紅木家具成品與半成品目標的模糊制定與分解問題。因此,仙作公司應對配料的半成品進行分類,對凈料的部門采取兩步走的目標計劃方法。首先,由市場部門優先接洽對榫眼規格有著特殊要求的單子,優先處理榫眼規格特殊的半成品,盡快地處理庫存;其次,不再大批量生產特殊規格的榫眼與打磨半成品,避免庫存積壓。以市場上流通量較大的榫卯縫隙與榫眼半成品為藍本制定完善的凈料與配料目標。
優化家具設計流程。在設計流程之中,不僅僅要重視來自管理者、設計師、售后部門的反饋,也應該重視市場部門的意見,從而達到優化設計流程,完善設計構思,進而達到優化流程的作用。仙作公司的設計多以管理者與設計師的設計經驗為主,以顧客反饋的信息為輔,即依靠管理者與設計師的設計經驗與售后反饋作為設計發起與設計審核的依據。這樣的設計模式與設計流程可以滿足一定的生產需求,但在設計種類較多的中小型紅木家具生產企業之中,具有潛在的影響成品質量、生產進度、材料耗用等負面作用。
五、結論
中小型紅木家具企業的具體問題包括企業的配料與凈料目標分解粗糙,及以下的企業質量方針制定不明確;質量目標設定較為單一等子問題。還包括內部流程不夠優化,生產周期長,及以下的部門之間交流不足;缺乏生產上的操作標準。不僅如此,還包含隨意進行質量改進及以下的不完全遵循應有的原則;質量改進策略單一。上述的質量問題是許多中小型紅木家具制造企業的常見質量問題,在當今這個紅木家具制造企業急需提升自身質量管理水平的時代,重視這些質量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徐贛麗,劉言.新中產人群消費行為的文化回歸與文化自信——基于紅木家具消費者的訪談[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1(04):135-143.
[2]黃德荃.當其無,有器之用——制木品牌“無有”與非遺傳承[J].裝飾,2019(03):22-26.
[3]邊玉剛.質量管理在家具企業中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9(04):132-133.
[4]徐榮桃.紅木家具產業質量提升三問[J].中國林業產業,2018(12):64-68.
[5]周陽峰.板式定制家具企業制造過程質量管理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8.
作者簡介:
方涵(1998-),男,漢族,福建莆田人,中央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質量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