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喜

本文作者在深圳股票股權登記回執,共三份,顯示本人共持有4400股。
在我收藏的數百種老股票中,有著名的老字號企業——山東東阿阿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山東東阿阿膠廠)在改制之初發行的內部職工股配股、托管與上市交易的單據,至今已20余年。盡管我所持股份只有區區幾千股,但如今這些單據卻足以成為珍貴的證券史料。它們詳細記錄了東阿阿膠在資本市場的早期軌跡,也見證了我國股票市場逐步規范的歷程。
作為生產阿膠的老牌企業之一,“東阿”牌阿膠頻頻斬獲國內外大獎——3次獲國家質量獎金質獎,獲傳統藥長城國際金獎、全國質量獎……
山東東阿阿膠廠于1952年建廠,1993年由國有企業改組為股份制企業并進行內部籌資發行股票,當時的發行價格為每股1.4元、國家股1680萬股、公司內部職工股500萬股、法人股2500萬股。由于當時無人認購法人股,經過勉力推銷后被外地聞訊而來的人大量收購,最終發行后總股本達4680萬股。
當時正值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初期,全國出現了近千家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它們發行了大量的內部職工股。這些內部職工股采用記名股權證形式,不印制股票,盡管嚴格限定在本公司內部,不得向公司以外的任何個人發行和轉讓,但仍有公司內部職工由于各種原因在所謂的一級半市場轉入股份。本人即參與了1993年東阿阿膠內部職工股的認購,依稀記得當時公司發了股權證。但由于我們很多人一起購買,并委托當地的朋友辦理手續,因此沒有留下相關資料。
1996年7月5日,東阿阿膠股票公開發行,當時允許20%的內部職工股一起上市算特例,但有關政策規定內部職工股要等公眾股上市三年后才可上市。本人曾于1996年7月30日賣出東阿阿膠股票880股,賣出的價格為每股11.25元。以此推之,本人當時共持有4400股東阿阿膠內部職工股(記得我實際應認購了4000股內部職工股,但當年公司分紅每10股送1股,因此我的股份又增加了400股)。
內部職工股上市前夕,按照有關規定,我將個人持有的部分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登記機構進行了托管,托管單共三份,顯示自己當時有三個股票賬戶,每個分別為2200股、1100股、1100股,合計4400股。當初購買與登記是分開的,托管單也是分別開具的。此次上市880股,剩余3520股按當時規定應在滿三年后即1999年7月才能賣出。
在此之前,我持有的這部分內部職工股所享有的權益與公眾股等是一樣的。1998年東阿阿膠配股時,內部職工股也在列,我至今仍保留著當年的配股單據。這張送轉配股收據上除了標明當時的配股數量及價格,還記載了配股前公司歷次的送股與轉增股數量,可以看出,公司資本擴張的步伐明顯加快。
另外,東阿阿膠公司給投資人的回報也十分可觀。記得公司于股票發行上市當年,每股就派發了0.25元的紅利。配股單還顯示我當初的原始股份為3200股,在經過先后三次送股后,我的股份增加至6828元,按比例配售1055股。本人當初購買4000股內部職工股時共花費5600元,要是能夠一直留存至今,我在該公司的股份應該有30000股左右,市值也應超過百萬元了,從中也可看出在這家公司進行長期投資的價值回報之高。

在賣出880股之后,本文作者的原始股數應為3200股,但在經過先后三次送股后,股份增加至6828元,按比例配售1055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