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玉米種植范圍廣,是重要的糧食作物,玉米產量與品質對于河南省農業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在促進種植人員增產增收、助力脫貧攻堅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新時期,在農業結構不斷調整的背景下,還需進一步做好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和推廣,促進農業生產發展。
1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1.1選種
在玉米種植過程中,可供選擇的玉米品種非常多,在選種時,需結合本地區的氣候環境及地理位置、土壤條件等特征,選擇合適的玉米品種。首選顆粒飽滿、抗病能力強、適應能力強的玉米品種。可選擇當地農業部門大力推廣的玉米品種,為后期的農業生產奠定良好的基礎,注意要從正規途徑購買品質較好的種子。
1.2種子處理
做好玉米種子處理,有助于保證玉米發芽率,并提高其抗病能力。首先,要及時挑出玉米病粒,并在播種前3~5 d,選擇晴朗天氣適當晾曬,有效殺滅病菌。之后可進行浸種消毒工作,激發種子酶活性,提高種子發芽率,縮短出苗時間。可選擇冷水浸種和溫水浸種方式。冷水浸種即用清水浸泡種子12~24 h,之后取出晾干。溫水浸種可選擇55~58℃的溫水浸泡種子6~8 h。浸種后,適當晾干,再使用50%多菌靈1 000倍液浸種10 min,消毒作用較好,后期能夠有效抵御病蟲害侵襲。
1.3土壤處理
玉米生長狀況與種植地土壤有著緊密聯系,前期需做好土地整理工作,可提前做好土壤翻耕工作,提高土壤透氣性,并及時清除土壤中的各種雜物,施足基肥,為玉米后期生長奠定良好基礎。播種時,要注意科學選擇播種方式,并控制好播種密度。一般情況下,可選擇寬窄行播種方式,將玉米和大豆等作物進行套種,科學利用土地資源,給玉米留下充足的生長空間,還能夠抵御各種疾病,便于后期進行病蟲害防治。
1.4科學施肥
玉米不同生長過程對于營養物質的需求量和需求種類不同。在施肥時,要注意科學施肥,加大對有機肥使用量,適當降低化肥使用量。在玉米長出3~4片葉時,可結合生長情況,施加玉米苗肥。可使用有機肥并輔助施加適量尿素;玉米拔節期時,可增施適量的拔節肥,在施有機肥、尿素基礎上,及時補充鉀、鎂等元素,有助于促進玉米根系生長,起到壯桿增穗的作用;大喇叭口期即生長發育旺盛期是對營養物質需求量較大的階段,須及時補充各種營養物質,保障玉米產量。
1.5做好灌溉工作
玉米生長離不開水源,需結合玉米生長實際情況,為玉米提供充足的水源。灌溉時,要科學選擇灌溉技術,提高灌溉效率與灌溉質量,避免造成水資源浪費。當前,河南省積極引進了各種先進的玉米灌溉技術,例如膜下滴灌等技術,灌溉優勢十分明顯。一般在玉米發芽出苗期對于水分需求量大,可結合土壤墑情適時灌溉,保證根系較好生長,及時吸收水分;拔節期可及時灌水,有助于促進葉片生長,增強光合作用,促進果穗生長;抽雄開花期對水分需求量大,需及時做好灌溉工作;灌漿期做好灌溉工作,有助于促進有機營養向果穗運轉,促進玉米生長。
1.6病蟲害防治
玉米生長過程中難免會遭遇各種病蟲害侵襲。河南省常見的玉米病害有青枯病、莖腐病、大斑病、小斑病等,蟲害有草地貪夜蛾、玉米黏蟲、玉米螟等。無論蟲害還是病害,都對玉米種植工作造成了不利影響,需做好防治工作。
玉米黏蟲在每年5月下旬會對玉米生長造成不利影響,防治時可利用其趨光、趨黃性等特征,應用糖醋液、性誘捕器、捕蟲燈、粘蟲板等無公害防治技術進行誘殺。藥物防治時,可首選高效低毒的藥物,50%鋅硫磷乳油或20%滅幼脲3號懸浮劑500~1 000倍液兌水進行噴霧能夠獲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防治玉米大、小斑病時,可在玉米抽穗前后及時控制病情,避免病情擴展。可選擇50%敵菌靈可濕性粉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兌水噴霧,還可以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噴霧,間隔7 d使用1次,連續使用2~3次,防治效果較好。
2玉米種植推廣技術
2.1完善技術推廣體系
為進一步做好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工作,相關農業部門要對于該工作給予重視,構建完善的技術推廣體系,定期開展技術推廣工作,保證各項推廣細節較好落實,技術推廣工作有序開展。建立良好的溝通平臺,及時對種植人員給予有效指導。新時期,傳統的種植技術難以較好滿足玉米種植業的發展,農業部門要積極做好種植技術的推廣,創新推廣模式,幫助種植人員掌握更多的高產栽培種植技術,提高技術應用范圍。
2.2做好玉米新品種的推廣和應用工作
新時期,需不斷進行玉米新品種的研發與推廣,選擇更適合在本地區進行種植的優質玉米良種。在推廣前,可先進行試種工作,建立示范田,讓更多種植人員感受到新品種的優勢,進而積極應用新品種和新技術,提高推廣工作效果。當前,河南省玉米新品種為紫玉米,不僅提高了種植品質,且玉米營養價值高,秸稈可提煉花青素,市場前景好,保證廣大農民增產增收。為打消村民對于新玉米品種的疑慮,利用集體帶動農戶的途徑,先進行試點,提高農戶認可度,之后積極在各村、各鄉中進行推廣。
2.3做好技術推廣宣傳工作
信息時代,技術推廣時除了運用傳統的宣傳推廣方式外,還需充分運用新技術進行技術推廣。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技術宣傳效果,還能夠提高技術宣傳效率。首先,可通過建立網站的方式,讓更多農民瀏覽網站上的技術知識;通過微博平臺、微信公眾號等及時向種植人員傳遞技術知識;另外,可邀請相關業內專家和技術人員舉辦講座,保證農戶更好地進行技術學習;最后還可以通過建立示范田的方式,通過各種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利用直播、拍攝視頻、現場參觀等方式,進行技術推廣工作。
2.4重視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
基層農業技術人員是技術推廣的主體,其專業素養關乎技術推廣效果,相關農業部門要積極做好推廣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提高其綜合素養。首先,要做好技術人才的引進工作,選拔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參與到技術推廣工作中,為推廣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相關技術人員需對自身工作有清晰認識,積極學習,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農業部門還需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培訓計劃,定期進行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其綜合素養;在師資方面,需邀請權威專家進行培訓工作,同時為推廣人員創建良好的工作環境,適當提高其薪酬待遇,提高工作積極性和推廣質量。
(河南省安陽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房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