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產業的發展關系到社會和諧穩定及經濟發展,當前中國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得到顯著提升,農產品總量在全世界占據領先地位。在農業種植管理期間,需重視病蟲害預防管理工作。菏澤市病蟲害種類較多,發生范圍較廣,危害較重,要想促進菏澤市農業持續發展,就要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減少病蟲害問題。本文分析了菏澤市農業病蟲害防治存在問題及防治對策,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1農業病蟲害防治存在問題
菏澤市位于山東省西南部,轄8縣1區,是山東省棉花、糧食、蔬菜及油料的重要產區,病蟲害種類較多,發生范圍較廣,危害較重,已經成為限制當地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該市農作物常年播種面積110萬~125萬hm2,病蟲害常年發生面積290萬~430萬hm2,通過防治措施,每年挽回農產品損失3 600萬~6 700萬kg,實際損失1 100萬~2 500萬t。2020年菏澤市小麥種植面積為61萬hm2,主要病蟲害包括小麥條銹病、白粉病、葉銹病、紋枯病、莖基腐病、蚜蟲、麥蜘蛛等,病蟲害綜合發生程度為2.63級,病蟲害發生面積為275萬hm2,比2019年增加36.3%。
1.1過于依賴農藥
很多地區在防治工作中主要運用噴灑農藥的方式,雖然見效較快,但是長時間使用會讓害蟲產生抗藥性,影響土壤質量,破壞土壤自我修復能力。長期運用農藥進行防治,會增加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難度,加劇其他外來物種的入侵。除此之外,大量使用農藥,會使得農作物表面殘留較多的農藥,影響人們的健康[1]。
1.2對于防治知識缺乏了解
目前,中國農業種植病蟲害防治技術較為完善,基本上適應了農業生產要求。但病蟲害防治技術存在普及度不足的問題,很多生產者對于防治技術缺乏足夠的了解,并未有效掌握各項技術,導致防治工作成效較差,對于病蟲害防治具有消極影響。
1.3管理工作不到位
不同類型農作物的管理技術方法不同。在種植前,很多農民并沒有合理處理種子,導致后期發病率較高[2]。應結合農作物實際生長狀況,預先處理好有病蟲的種子,確保科學選種。
2農業種植中病蟲害防治措施
2.1加強監測預警
為了加強病蟲害防治,就要加強監測預警工作。首先,全面發揮病蟲監測點的作用,規范實施系統調查。發動各種防治服務組織,實施大田普查,及時了解麥田病蟲害發生情況。其次,監測重大病情。對于重大流行性、遷飛性病蟲害加強監測工作。受外地菌源多、氣候條件適宜等多因素影響,菏澤市2021年小麥條銹病發生明顯重于常年。對此,全市各級認真落實“統防統治、群防群治、聯防聯控”機制,突出抓好“早安排、早監測、早報告、早預警、早動員、早防控”的綜合措施,迅速行動,科學防控,全面推進防治工作,有效控制了病情快速傳播擴散,防控成效顯著。由于指導有力,防控及時,沒有形成大面積災害,將小麥病蟲害影響降到最低,為保障全市乃至全省糧食豐收做出了積極貢獻,確保了夏糧安全生產。后續應進一步加強重大病蟲監測預警和防控,嚴格監控突發性重大病蟲,如草地貪夜蛾、東亞飛蝗等,提升預警能力,保證農業生產安全。如果暴發農作物病蟲害,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需馬上啟動應急響應,采取相關措施,包括劃定應急處置范圍和面積;組織和調集應急處置隊伍;啟用應急備用藥劑、機械等物資;實施應急處置行動。最后,嚴格信息報送。實施周報制度,每周報送條銹病發生情況
2.2加強知識和技術推廣工作,培訓種植人員
為了促進防治工作的科學開展,政府和有關部門技術人員就要落實好技術推廣工作,保證農業生產者能夠了解到更多的防治知識,普及簡單的防治技巧。運用多元化的種植理念,側重于知識和技術宣傳教育,從源頭上控制病蟲害帶來的損失。農業科技人員和基層人員要協調配合,對于病害問題,實施多層次的培訓工作。結合病蟲害特點進行技術指導,幫助種植人員掌握病蟲害防治方法,在技術應用中要明確側重點[3]。
種植人員是農業種植的主體,也是落實病蟲害防治工作的主體,其專業素養關系到工作效率和質量,要想提升防治工作水平,促進農業經濟發展,農業部門就要注重培養農業種植人員的專業素養,積極開展技術指導及培訓工作,將理論和實踐有效結合,提高種植人員病蟲害防治工作經驗。
2.3做好農業種植管護工作
在種植前應合理選擇農作物品種,考慮其抗病能力,選擇抗病性較強的品種,在播種前還需正確處理種子,晾曬或浸泡種子。總結歷年發生的病蟲害規律,在此基礎上,針對性優化栽培制度。此外,還要合理選擇播種時間,盡可能避開病蟲害高峰時期,選擇害蟲生長薄弱期及益蟲生長旺盛期播種。結合苗木生長狀況,及時修剪受害枝條,幫助苗木定花定果。為了促進農作物健康生長,還需做好種植園衛生管理工作,及時清除雜草,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構建健全的預警措施,在病蟲害發生初期,建議優先選擇生態防治措施,盡可能避免使用化學農藥,促進農業種植的健康發展。
2.4綜合應用防治措施
在以往農業種植中,主要通過噴灑化學農藥的方式來防治病蟲害,但是若長時間使用化學農藥,就會出現生態失衡的問題,還會加劇病蟲害的發生,帶來更嚴重的后果。噴灑農藥雖然見效較快,但是會有較多的農藥殘留在農作物上,不利于農作物質量安全,同時會影響人類健康。此外,長時間使用化學農藥會污染土壤及水源,不利于農業生態平衡。要想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就要進行用藥技術指導,推動農藥減量行動。菏澤市加大農藥安全作用技術的宣傳和培訓力度,采用多種形式,普及科學用藥和施藥機械使用知識,提升農民的安全用藥意識,提高全市安全用藥水平,控制作物藥害和農藥殘留,確保農業生產安全。例如牡丹區皇鎮街道辦開展科學使用農藥宣傳活動,通過懸掛條幅、發放宣傳資料、張貼農藥使用宣傳畫報、口頭解答群眾問題等方式,切實提高了經銷商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提高了群眾農藥應用風險防范意識。
在防治工作中應盡可能避免運用化學農藥,側重于運用物理防治方式,例如在種植園中飼養食用害蟲的家禽,也可以在園內布置誘蟲燈,在其周邊設置紗網捕殺害蟲,提升防治工作效果。運用性誘劑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其技術原理就是人工仿生假的雌性害蟲,釋放性信息素,進而引誘及捕獲雄性害蟲成蟲,減少田間害蟲數量,降低成蟲交配率,進一步控制害蟲基數。最后,可以用生態工程技術,利用害蟲天敵實施防治,不僅能夠提高農作物產量,還能促進生態的可持續發展[4]。
2.5加強組織部署
為了確保小麥生產的安全性,菏澤市植保站及早行動,制定了科學合理的防控預案,下發技術意見,加強安排部署,指導做好全年的病蟲防控工作。菏澤市農業農村局印發了相關文件,為農業重大病蟲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指導,科學部署。
2.6加強早春防控工作
在落實好疫情防護的基礎上,菏澤市植保部門利用多樣化措施,例如在線咨詢、發布預報、田間指導等,實施早春病蟲防控工作。2021年2月28日,菏澤市植保站通過網絡召開專門視頻會議,重點會商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安排部署全年測報工作重點,特別對小麥條銹病的查治做出重點安排。3月5日在定陶區南王店鎮召開了早春小麥病蟲害統防統治現場會,4月8日在曹縣召開小麥穗期重大病蟲統防統治現場會。
綜上所述,在農業種植中,病蟲害防治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為了提高農業生產效益,需加強防治技術宣傳工作,提升種植戶的防治意識,采用合理的防治方法等,提升防治工作的有效性,以促進農業生產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揚.淺析農業種植中病蟲害的防治對策[J].農村百事通,2021(5):32.
[2]馬智.淺析農業種植中病蟲害的防治對策[J].農村實用技術,2021(1):92-93.
[3]溫保民.淺析農業種植中病蟲害的防治對策[J].新農民,2021(3):78.
[4]劉惠芳,石景明.綠色防控技術在小麥病蟲害防控中的應用研究[J].鄉村科技,2018(18):96-97.
(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農業農村局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