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宏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目標的進一步轉向,學校教育體系納入了更多關于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層面,引導學生更好滿足社會需求、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教師在小學階段納入學生的健康體質養成。健康體質不僅指的是學生的身體層面,更多是從學生的身心發展雙向出發提高學生的形態、機能和品德。而家庭是學生體質健康養成的首要課堂,因此,本文主要探討家校合作模式下培養小學生健康體質的路徑探析。
關鍵詞:家校合作;小學生;健康體質
前言:
教育方針向著學生素養的方向發展使得學生的健康體質養成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在新的教育方針的引領之下,家庭和學校如何相互契合以滿足青少年健康的發展十分關鍵。一個爭取的家庭理念輔之以學校的系統教育能夠有效滿足小雪時健康體質發展的要求,因此,教師應當基于家校合作模式推進家庭教育的責任,發揮家庭和學校的合力帶動小學階段學生的健康發展。
一、拓展體質健康宣傳,提高家庭教育理念
由于中國推行素質教育的時間比較晚,所受到的阻力比較大,這就導致大部分家庭和學校都沒有對學生體質健康的養成引起足夠的重視,對健康體質的認知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進學校和家庭將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放在重要的地位。因此,學校應當通過拓展健康體質宣傳的方式提高家庭的教育理念。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體質養成處于關鍵時期,但是部分家庭的教育理念相對落后,不利于輔助學校進行健康體質的培養,教育系統就應當肩負起宣傳的責任。例如,學校首先要以先進的體育教育理念來引領家庭教育,開展陽光體育、健康心理等一系列相關講座,并且邀請家長充分參與到教育學習中,促進家長了解健康體質的重要性才能夠從根本上發揮家庭對學生的培養作用,為后面的合作助力。另外,家庭在學生的體質健康管理方面也有重要價值,教師可以帶頭引發一些重要的體育心理健康資料,引導家長了解健康體質的內涵,增進家長了解如何培養學生體質健康的知識,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當家長能夠參與到體育健身的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得到激發,家長也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定的體質鍛煉引導。
二、展開家校合作活動,增進家庭教育責任
當家庭教育具備了一個一定的教育支持之后,學校就應當思考如何發揮家庭這一重要的角色,因為學生大部分的生活時間都在家里,而體質健康也離不開家庭的參與,在引導家長樹立起正確的育人觀念之后,學校就要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從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出發來提高學生的健康體質。
健康體制的養成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才能得以實現,有意識地帶動學生進行體質鍛煉在這個過程中十分重要。教師可以設計多樣化的家校合作活動來豐富學生的體質鍛煉體驗,從而發揮學校與家庭的教育合力作用。例如針對學校進行體育活動或者競賽時可以邀請家長參與組成家長隊,因為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壓力,許多家長參與體育鍛煉的機會也很少,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體育鍛煉的機會也很少,而體育鍛煉是增強學生體質的關鍵,也是培養學生堅堅韌意志的重要途徑,所以家長和學生、教師共同參與的體育活動必然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從而使學生更好地了解體育競賽的風貌,促進德育的發展。另外,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參與體育活動或者賽事的照片展示出來,這樣一個過程可以宣傳體育文化。
三、加強學校師資指導,形成家校合力
學校教育能夠以系統化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健康體質,而家庭教育更加從學生個性化出發來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在加強學校師資隊伍的同時,學校也要對家庭教育展開一定溝通,從家庭教育中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并通過學校教育補充家庭教育的缺陷。
由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認知結構、培養模式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兩者互相補充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的體質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和氛圍。例如,教師可以搭建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的平臺,利用線上聯系方式如微信和線下聯系方式如家長會了解學生的體制鍛煉情況,并且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學生的體制發展提出一定建議,如有的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性不高,身體素質較差,教師就可以與家長進行商討,首先培養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如家長可以在一定的時間段內陪伴學生進行簡單的體育鍛煉如跳繩,這樣就可以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助力。還有的學生肥胖問題比較嚴重,教師就可以從家長那里了解學生的飲食情況和體育參與情況,從而幫助學生通過健康的運動改善體質。
結語:
體質健康問題關乎學生的心理健康和身體發展,尤其是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健康的體質更是為他們的終身發展提供著重要保障,培養小學生的健康體質需要家庭和學校的雙向互動和參與。因此,學校應當加大健康體質培養的宣傳力度,為家長展開家庭教育提供一定指導,并且結合家庭教育進行一定補充,從而帶動小學階段學生養成正確的體育參與態度和習慣,從而養成健康體質。
參考文獻:
[1] 李衛華. 家校合作強化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 小學時代(奧妙),2020(3):100,封3.
[2] 何丹. 關于家校合作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探討[J]. 新課程,2020(26):228-229.
[3] 佟瑩. 家校合作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分析[J]. 基礎教育論壇,2021(19):19-20.
[4] 鈕琳. 家校合作培養小學生健康體育行為的策略研究[J]. 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5(5):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