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涵,岳喜龍,朱炳龍,趙 雨,曾詩豪,張 瑩,任 芳,吳 娟,3,*
(1.江蘇理工學院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1;2.江蘇寧達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揚州 225231;3.南京理工大學 國家特種超細粉體工程研究中心,江蘇 南京 210094)
日益發展的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在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給環境也造成巨大的危害[1]。環境對絕大多數重金屬的受納能力有限,一旦超過環境承載力就會引起生態失衡[2-3]。以錳污染[4]為例,采錳的礦場、金屬冶煉廠等涉及錳元素使用及加工的產業排放的含錳的廢水、廢氣、廢渣,造成的錳污染問題不容忽視。大氣中的錳可進入水體和土壤,在土壤中不斷累積,尤其是酸性土壤對大氣中的錳極為敏感,土壤中過量的錳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被植物吸收,據研究,當植物含錳量超過600 mg/kg時就可能發生毒害作用,植物體累積的錳又隨食物鏈進行生物累積,最終進入人體,造成人體神經系統的損傷,一旦錳的攝入量為5~10 g時可致死亡[5]。因此,設計和制備一種能夠在水體中進行快速高效吸附高錳酸根離子的吸附劑顯得尤為重要。
近年來,研究人員已經開發了多種從廢水中去除高錳酸根離子的方法,例如化學沉淀法、電化學法、生物法、吸附法等[6]。其中,吸附法操作簡單且去除效率高,運行成本低,是目前最有發展前景的方法之一。然而,一些傳統的吸附劑如活性炭、活性氧化鋁、硅膠[7]等,雖然具有大的比表面積、化學性質穩定、選擇性好等優點,但不易從水體有效分離,易對水體造成二次污染。納米材料的迅速發展有效解決了這些問題[8],磁性Fe3O4納米材料,因其具有原材料易得、性能穩定、靈敏度高、易分離富集等優點被廣泛用于水環境治理領域[9-10]。然而,Fe3O4磁性納米粒子長時間暴露于環境中易發生氧化,故常通過表面修飾、負載包覆構筑復合材料等方式對Fe3O4材料進行保護。石墨烯(GO)是一種二維碳納米材料,包含羥基、羧基等含氧官能團,由于片層間易發生聚集,故常負載金屬氧化物等形成復合粒子,如RGO-Fe3O4[11]、RGO-ZnO[12]等,此外,二氧化硅(SiO2)[13]由于其具有易變形性,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及親水性,也已被廣泛用作Fe3O4納米材料的表面改性劑。
基于此,本文以氧化石墨烯(GO)為原料,經氧化還原法制備RGO,通過一步水熱法負載Fe3O4制備Fe3O4-RGO復合材料,接著包裹SiO2后接枝EDTA得到磁性納米吸附材料[14](Fe3O4@SiO2@EDTA-RGO)。采用透射電子顯微鏡(TEM),X-射線衍射儀(XRD),振動樣品磁強計(VSM)等對吸附劑進行表征,通過改變吸附條件(吸附劑投加量、高錳酸根離子初始濃度等)研究吸附劑對高錳酸根離子的吸附性能。
氧化石墨烯(GO)、十二烷基苯磺酸鈉(SDBS)、乙酸鈉(NaAc)、水合肼、乙二醇、一縮二乙二醇、六水合三氯化鐵(FeCl3·6H2O)、正硅酸乙酯、氨水、無水乙酸鈉、無水乙醇、乙二胺四乙酸二納(EDTA)、高錳酸鉀,以上試劑均為分析純。
精密增力電動攪拌器(JJ-1常州市江南實驗儀器廠),智能靜電超聲波清洗機(XM-3200UVF太倉精宏儀器設備有限公司),電子天平(CP153奧豪斯儀器常州有限公司),實驗室純水系統(Basic-Q15-IT 上海和泰儀器有限公司),循環水式多用真空泵(SHZ-Ⅲ 南京嘉美倫科學儀器有限公司),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DHG-9036A 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氣浴恒溫震蕩器(SH2-82A常州市江南實驗儀器廠),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1800PC 上海菁華科技儀器有限公司)。
1.3.1 RGO的制備
準確稱取70 mg GO粉末、70 mg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置于燒杯中,加入70 mL去離子水,28 kHZ超聲處理30 min。接著在上述溶液中加入250 μL 質量比80%的水合肼溶液,繼續超聲攪拌5 min后轉入三頸燒瓶,在80 ℃的水浴條件下攪拌24 h,攪拌速度為200 r/min。反應結束后冷卻至室溫,經3~5次抽濾、洗滌后冷凍干燥得RGO。
1.3.2 Fe3O4-RGO的制備
量取37.5 mL乙二醇及37.5 mL一縮二乙二醇于燒杯中混合,在超聲(28 KHZ)攪拌作用下,依次加入0.21 g FeCl3·6H2O、3.75 g NaAc以及適量RGO,待形成均一體系后轉入高壓釜中,200 ℃下反應8 h,反應結束后冷卻至室溫,采用磁傾析法將產物分離并用乙醇和水洗滌2~3次,室溫下晾干即可得到Fe3O4-RGO納米材料。
1.3.3 Fe3O4@SiO2-RGO的制備
首先向制備所得Fe3O4-RGO中加入80 mL去離子水和少量濃氨水,超聲(28 kHZ)分散至溶液充分混合后轉入三頸燒瓶中攪拌(200 r/min),在攪拌下滴加0.3 mL TEOS,準備20 mL的乙醇溶液在5~8 min內加入燒瓶中,室溫條件下攪拌12 h。最后將溶液進行磁分離,將產物用水和乙醇洗滌2~3次,室溫條件下干燥,制備得到Fe3O4@SiO2-RGO納米復合材料。
1.3.4 Fe3O4@SiO2@EDTA-RGO
首先將所得的Fe3O4@SiO2-RGO納米粒子經超聲分散于20 mL超純水中,分散完全后轉入三頸燒瓶中,70 ℃水浴攪拌(200 r/min)下滴加12 mL濃度為0.125 mol/L的EDTA溶液,滴加完畢后繼續反應2 h。反應完成后,經磁鐵固液分離,經乙醇和超純水洗滌2~3次,室溫下干燥得Fe3O4@SiO2@EDTA-RGO磁性納米除錳劑。
1.4.1 形貌分析
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分析實驗樣品的形貌。將樣品加入乙醇中超聲分散均勻后滴加到銅網上,自然晾干后進行測試。
1.4.2 晶型分析
通過Advance D8型X-射線粉末衍射儀(XRD)對Fe3O4@SiO2@EDTA-RGO磁性納米粒子進行晶型分析,Cu靶Kα射線,掃描范圍10°~80°,觀察所得衍射峰型。
1.4.3 磁回收分析
借助磁鐵的外加強磁性吸附Fe3O4@SiO2@EDTA-RGO納米粒子混合液,觀察納米粒子混合液在吸附前后的沉降情況。
1.5.1 溶液配制
高錳酸鉀溶液:準確稱取高錳酸鉀0.115 1 g置于燒杯中用去離子水溶解,轉置100 mL的容量瓶中定容,量取1 mL配制的高錳酸鉀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用去離子水定容得到濃度為3 mg/L的高錳酸鉀儲備液模擬待深度處理的含錳工業廢水(錳含量≤5 mg/L)。
1.5.2 吸附量的計算
稱取一定量制得的Fe3O4@SiO2@EDTA-RGO磁性納米材料于不同濃度梯度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控制不同的反應時間,在25℃氣浴恒溫振蕩器中震蕩,取出后在外加磁場下使吸附劑從溶液中分離出來,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吸光度,對照標準曲線,計算出吸附量。
公式如式(1):
(1)
式(1)中:Q——達到吸附平衡后的吸附容量,mg/g;



m——吸附劑的質量,g;

(2)
圖1為Fe3O4@SiO2@EDTA-RGO磁性納米吸附劑的透射電鏡TEM圖,圖中大面積的褶皺狀物質為還原氧化石墨烯,可明顯觀察到黑色晶體納米顆粒為Fe3O4納米粒子,納米粒子周圍包裹的淺色部分為SiO2,其平均粒徑約為108 nm(圖2)。SiO2均勻地包覆在磁性納米粒子表面,形成表面平滑分散性能良好的石墨烯基磁性納米材料,磁性納米粒子Fe3O4均勻地負載在RGO表面,無明顯團聚現象,從以上材料的表征分析可見Fe3O4@SiO2-RGO已成功被制備出來。

圖1 Fe3O4@SiO2@EDTA-RGO磁性納米吸附劑的TEM圖Fig.1 TEM image of Fe3O4@SiO2@EDTA-RGO magnetic nano-adsorbent

圖2 Fe3O4@SiO2@EDTA-RGO磁性納米吸附劑的粒徑分布圖Fig.2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Fe3O4@SiO2@EDTA-RGO magnetic nano-adsorbent
通過XRD對Fe3O4@SiO2@EDTA-RGO納米粒子的晶型結構進行分析,如圖3所示,在2θ值為30.2°、35.2°、43.1°、57.0°、62.3°處出現強烈衍射峰,峰型明顯且尖銳,分別對應(220)(311)(400)(511)和(440)的晶面,與Fe3O4的JCPDS-19-0629標準卡片基本一致,表明了復合物中有Fe3O4納米粒子的存在。在2θ值為21.7°處產生的寬泛峰來自RGO,表明了復合物中RGO的存在。XRD表征圖中沒有明顯的SiO2的衍射峰,可能是由于SiO2出現的位置與RGO的寬泛峰重合[8],故在該譜圖中尚未體現出來。

圖3 Fe3O4@SiO2@EDTA-RGO納米吸附劑的XRD圖Fig.3 XRD pattern of Fe3O4@SiO2@EDTA-RGO nano-adsorbent
如圖4所示,(a)為未經磁鐵吸附的Fe3O4@SiO2@EDTA-RGO納米材料混合液,此時溶液處于一種均勻分布的狀態,(b)為外加磁鐵吸附1 min 左右后的混合液,此時混合液中的納米粒子在磁鐵的作用下基本沉淀,納米吸附劑在燒杯底部聚集,表現出良好的磁響應性能。這一優點也使得Fe3O4@SiO2@EDTA-RGO納米吸附劑在后期的水處理應用中能通過外加磁場的作用順利從處理體系中分離出來,不會造成水體的二次污染。
2.4.1 不同吸附時間對吸附性能的影響

圖5 吸附時間的影響初始濃度為3 mg/L,吸附劑投加量為0.5 mg)Fig.5 The effect of adsorption time (Initial concentrationof is 3 mg/L,and the dosage of adsorbent is 0.5 mg)
2.4.2 不同溶液濃度對吸附性能的影響


圖溶液濃度的影響(吸附劑投加量為0.5 mg,吸附時間80 min)Fig.6 The effect of solution concentration (Thedosage of adsorbent is 0.5 mg,and the adsorption time is 80 min)
2.4.3 吸附劑投加量時吸附性能的影響

圖7 吸附劑投加量的影響初始濃度為3 mg/L,吸附時間80 min)Fig.7 The effect of the adsorbent dosage initial concentration is 3 mg/L and the adsorption time is 80 min)
2.4.4 吸附動力學

(3)
(4)
上式中:t——時間,min;

k1——準一階動力學平衡速率常數,min-1;
Qe1——準一階動力學最大吸附量,mg/g;
k2——準二階動力學平衡速率常數,g/[mgmin]);
Qe2——準二階動力學最大吸附量,mg/g。


圖8 Fe3O4@SiO2@EDTA-RGO吸附劑對吸附的吸附動力學模型Fig.8 Kinetics models of adsorption on Fe3O4@SiO2@EDTA-RGO adsorbent
2.4.5 循環實驗

表1 循環5次期間Fe3O4@SiO2@EDTA-RGO對的去除率

圖9 循環吸附5次后Fe3O4@SiO2@EDTA-RGO吸附劑的TEM圖Fig.9 TEM image of Fe3O4@SiO2@EDTA-RGOadsorbent after 5 cycles of adsorption

(1)成功制備了磁性納米除錳劑Fe3O4@SiO2@EDTA-RGO,經理化表征證實所制備的Fe3O4@SiO2@EDTA-RGO的晶型結構良好,形貌規整,其中Fe3O4@SiO2平均粒徑約為108 nm,大小均一,均勻地負載在RGO表面,無明顯團聚現象。通過磁性能實驗表明所制得的除錳劑具較好的磁響應性能,可通過外加磁鐵將其從溶液中分離并回收,在實際應用中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