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怡,沈 婷,郭展宏,孔穎宏
(常熟市第二人民醫院,江蘇 常熟 215500)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一種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異常導致視網膜出現缺氧和缺血,進而引發視網膜出現病變[1]。糖尿病血糖的水平情況與DR發生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所以控制血糖對其病情的進展至關重要。2014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宣布批準禮來研發的度拉糖肽用于治療成年人2型糖尿病,其能夠降低病患血糖含量,尤其是二甲雙胍,具有明顯的降糖效果,改善胰島β細胞的功能,降低病患的體重,耐受性良好[2]。本文對DR非增殖期晚期和增殖期早期行激光光凝治療后,聯合度拉糖肽治療,對其療效進行分析,總結報道如下。
本研究選擇64名內分泌科已行激光光凝術后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收治時間為2019年12月—2021年1月。納入標準:(1)DR非增殖期晚期和增殖期早期行激光光凝治療后;(2)年齡35—80歲;(3)患者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排除標準:(1)具有其他眼科疾病;(2)具有心、腎、肝等損傷;(3)孕婦或正處于哺乳期的婦女;(4)具有精神疾病。根據隨機分配的原則,將所有病患平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2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P均>0.05,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
所有參與研究對象均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在非增殖期晚期或增殖期早期后,在常熟市第二人民醫院眼科行眼底全視網膜或局部激光光凝治療,治療后均給予聯合羥苯磺酸鈣連續治療8周。對照組患者給予甘精胰島素注射液(賽諾菲北京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40052)0.2 μ/(d·kg),睡前22:00皮下注射,根據患者血糖變化調整胰島素劑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皮下注射度拉糖肽(德國禮來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190022)治療。每周為患者皮下注射一次,依據體質量選擇不同注射量,注射量范圍一般為0.75~1.50 mg。
(1)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8周后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胰島素、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
(2)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前以及接受治療8周后的情況,包括視力情況、眼底病變情況以及其他不良反應。
療效評定[3]:如果視力在4行以上或視力超過1.0,眼底各類病癥有兩種以上恢復,則表示顯效;如果視力進步在2行以上,眼底各類病癥有1種出現緩解,則表示有效;如果各項指標都沒有好轉,則表示無效。視力及眼底情況:視野灰度值、視網膜厚度、黃斑中心凹厚度、視野平均缺損。
采用 SPSS 20.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卡方檢驗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胰島素、血紅蛋白、空腹血糖、VEGF比較均無顯著統計學差異性(P均>0.05);治療8周后研究組空腹血糖和血紅蛋白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均有顯著統計學差異性(P均<0.05),但兩組患者的VEGF比較仍無顯著差異性(P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情況比較
研究組的總有效率為72.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7.92%,比較有顯著統計學差異性(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8周后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視野灰度值、視網膜厚度、黃斑中心凹厚度及視野平均缺損比較均無顯著統計學差異性(P均>0.05);治療8周后研究組的視野灰度值、視網膜厚度、黃斑中心凹厚度及視野平均缺損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比較均有顯著統計學差異性(P均<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視力及眼底情況比較
糖尿病容易誘發產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逐漸改善、人口老齡化及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的患病率不斷上升[4]。目前全世界已有9 300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其中1 700萬為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如何有效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目前的研究熱點,也是需攻克的難點。激光光凝術是高危增殖性DR及某些嚴重非增殖性DR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法。它的主要機制是將激光的光能轉化為熱能,破壞高氧耗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及光感受器復合體,使其瘢痕化,降低視網膜的耗氧量,促進血管內的生長因子生長[5]。此外,臨床常采用羥苯磺酸鈣配合胰激肽原酶進行治療,羥苯磺酸鈣能夠有效改善視網膜屏障,讓血液的黏度降低,阻止血小板凝集,產生抗氧化,進而保護血管,最終治療DR[6]。研究表明,高血糖會誘發微血管出現病變,促進線粒體氧化,從而導致細胞凋亡,損傷病人視力[7];此外,高血糖還會導致晶狀體出現渾濁,血管的基膜變厚。所以控制血糖也是控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進展的關鍵。
度拉糖肽作為新型降糖藥,是GLP-1受體激動劑周制劑,其作用于糖尿病發病多個環節,改善胰島素抵抗,葡萄糖依賴性地促進胰島素分泌,改善胰島的形態及促進胰島細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抑制肝臟葡萄糖的輸出及胃腸道蠕動、延緩胃的排空等降糖機制[8]。本研究結果顯示:采取度拉糖肽的研究組其血糖和血紅蛋白控制效果顯著優于采取甘精胰島素治療的對照組,其對視網膜病變的臨床療效也更顯著(P<0.05);治療8周后視野灰度值、視網膜厚度、黃斑中心凹厚度及視野平均缺損均低于對照組(P均<0.05),提示度拉糖肽通過優異的控糖效果來有效控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進展。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是一種與肝素結合的同源二聚體糖蛋白,可刺激血管生成過程中內皮細胞的增殖和遷移,也是導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病理基礎,本研究中并沒有發現度拉糖肽能夠有效降低VEGF的水平。
雖然目前仍未出現度拉糖肽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在生化機制上的文獻報道,但筆者相信隨著臨床度拉糖肽運用范圍的不斷推廣,其運用在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上的研究會越來越深入,機理也會越來清楚。